具有胚胎毒性的某些職業性危害因素。可使胚胎發生致突變、致畸、致癌等毒性作用。其結果可導致胚胎死亡而流產;胎兒出現形態結構異常或畸形,化學物質對胚胎發育的作用,因有毒物質的暴露劑量和作用時間而異;胚胎或胎兒發育遲緩;機能發育不全等。
其中有胎盤毒性作用的某些化學物質,可通過胎盤進入體內,對胎兒產生毒作用,對胎盤造成損傷,間接影響胎兒的發育。
3.職業性有害因素對新生兒和哺乳兒的影響
職業性有害因素對新生兒和哺乳兒的影響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一是通過父母的工作服、鞋、體表汙染物,將毒物帶到家中,影響到嬰兒的健康。二是化學毒物進入母體,可通過乳汁分泌進人乳兒體內造成對嬰兒的危害。
二、婦女勞動衛生問題
婦女在一生中的不同階段,可遇到許多不同的勞動衛生問題。
1.參加一般的體力勞動
負重作業使腹壓增高,加以分娩損傷或體質較弱造成子宮周圍的支持組織鬆馳,可引起子宮脫垂。孕婦從事負重工作易導致流產和早產。對未成年婦女負重作用可導致骨盆畸形。長期站立作業或長期靜坐作業可致盆腔淤血等。
對婦女月經功能的影響月經功能障礙是化學物質作用於女性生殖係統最常見的現象。如接觸苯係物、汽油、二硫化碳、三硝基甲苯的女工,易出現月經過多綜合征,接觸鉛、無機汞、三氯乙烯的女丁易出現月經過少綜合征。以上毒物可以是直接作用於內分泌係統,也可以是慢性中毒的表現。
對婦女生育功能的影響①婦女在生育過程中,由於母體對毒物的易感性增高而受到影響。②由於化學物質的致突變,致畸、致癌作用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③對胚胎的直接毒性作用。
化學物質作用的毒性因暴露劑量和時間不同而異。在妊娠18天至8周是對化學物質最敏感的時期,在該期間要盡可能予以禁忌接觸毒物或可能有毒的物質,以確保胚胎的安全。
2.對新生兒和乳兒的影響
工作場所的衣物和各種汙染物帶人家中,如鉛塵、苯胺染料、石棉等可經該途徑影響嬰兒的健康。
不少化學物質,還可通過乳汁的分泌而進人嬰兒體內。已經證實的有鉛、汞、砷、二硫化碳、多氯聯苯及其他有機溶劑均可通過泌乳過程而影響到嬰兒的正常發育。
三、婦女勞動衛生的主要措施
婦女勞動衛生的主要措施有:
①貫徹執行國家的婦女勞動保護政策;②改善勞動條件,合理安排婦女勞動;③加強婦女五期保護,五斯保護即指婦女在月經期、孕期、圍產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的五期保護;④婦女勞動衛生工作與婦幼保健工作密切結合;⑤宣傳和普及婦女勞動衛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