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①農業生產的勞動衛生;②鄉鎮工業勞動衛生特點及服務內容。

難點、疑點

一、農村生產的勞動衛生

二、鄉鎮工業勞動衛生特點及服務內容

1.鄉鎮工業勞動衛生特點

①發展迅速,生產規模小,分散而廣,人數多,而且青年女工占的比重大。

②設備簡陋,衛生技術力量薄弱,易發生嚴重的急、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事故的發生情況與一般大廠相似;而慢性影響,常與嚴重的環境汙染同時出現。

③職業危害因素種類複雜多樣,數量大,加之勞動條件差,危險程度高。城市大廠將部分可致嚴重職業損害的產品,轉移給鄉鎮工業小廠加工,但未同時配備和提供預防設施,易造成對接觸者的嚴重損害。

④生產管理人員對有毒作業的危害認識不足,缺乏工業衛生知識,防治機構不健全或缺乏,沒有積極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以致在城市或較大工業中早已看不到的急、慢性嚴重屮毒,在鄉鎮企業中又重新出現,危害人民健康。

⑤農村中衛生人員缺乏勞動衛生知識,工業衛生監督跟不上形勢發展,對具有嚴重危害的工廠企業的約束不力,難以適應工作發展的需要。

⑥職業危害因素可以直接、間接進入家庭,影響全家,影響後代,影響整個生活環境。如石棉製品、紡石棉繩等部分工作由散在家庭中生產。

鄉鎮工業勞動衛生服務內容

①鄉鎮工礦企業進行勞動衛生基本情況調查。

調查內容包括企業概況、產品、生產過程、職業性有害因素的種類和產生環節、接觸情況、防護情況以及有害作業工人健康狀況等。

②生產環境監測。對存在職業性有害因素的鄉鎮企業,進行環境監測,當地衛生防疫站應結合本地區危害分布的實際情況,分清主次,抓住重點,製定監測方案,並提供監測技術服務。

③健康監護。對從事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的鄉鎮企業職工,應按國家規定進行就業前和定期健康檢查。

④勞動衛生監督。

⑤宣傳教育。

⑥術培訓和技術谘詢。

衛生防疫站或職防機構應開展預防知識和技術的短期培訓班,指導企業加強預防,消除職業危害,同時可提供谘詢服務。

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評價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①職業性有害因素的監測;②職業健康監護的基本內容;③職業流行病學調查方法、步驟和常用分析指標;④勞動衛生學調查類別和步驟。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作業場所空氣中化學因素的監測可提供經呼吸道途徑的“外接觸”狀況資料,是評價生產環境衛生狀況的重要手段;然而,它不能反映作業者在不同作業條件下,通過各種途徑的全部接觸狀況。而生物學監測則通過測定接觸者生物材料中化學毒物、化學毒物代謝物含量,或由它們所引起的生物化學效應強度,可以估計通過各條途徑接觸所致體內負荷,即“內接觸”狀況。由於檢測技術、個體差異及體內正常代謝的影響等限製,目前能夠應用生物學監測方法進行監測的毒物還不多。因此,生物學監測不應取代空氣中毒物測定,而應兩者並用,發揮互補作用。

二、職業健康監護的基本內容

健康保護是通過各種檢查和分析,掌握職工健康狀況,早期發現健康損害征象的重要手段,主要目的在於評價職業有害因素對接觸者健康的影響及其程度,以便采用預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患的發生和發展。

健康監護的基本內容包括健康檢查、健康監護檔案建立和運用、健康狀況分析以及勞動能力鑒定。

1.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可分為就業前檢查和定期檢查兩種基本類型。此外,在調換工作崗位或從事特殊作業時,工傷事故後或長期病休後複工前,也要進行健康檢查。有時還要組織較大規模的職業病普查。

就業前檢查的目的在於了解:①受檢者是否適宜於該項作業;②就業前的健康狀況的基礎資料,供今後動態觀察對比之用。

定期檢查的目的在於:①及時發現職業性有害因素對健康的早期影響;②早期診斷和處理職業病、工作有關疾病及其疾病患者;③檢出易感人群和具有職業禁忌證的工人。定期檢查屬第二級預防,是健康監護的重要內容。

2.建立健康監護檔案

為了奠定危害因素評價的基礎,有的放矢地開展職業病及工作有關疾病防治工作,廠礦及地方有關醫療機構,應十分重視收集和保存健康檢查及日常醫療工作中有關的資料,建立健康監護檔案。每一職工設一健康監護卡,記錄下列各項信息:①職業史和病史;②接觸有害因素及接觸水平;③家族史;④基礎健康資料;⑤監護項目;⑥其他。

3.健康狀況分析

對職工的健康監護資料,應及時加以整理、分析、反饋,使其成為開展勞動衛生工作的重要依據。在健康檢查和病傷記錄資料整理程中,常需計算職業病、工作有關疾病和工作的檢出率、發病率、平均發病工齡等。

(1)發病率

是指在某期間內,從事某種職業人群某種職業病的發病人數與該期從事該職業的總人數之比。

(2)患病率

是指某時點或某個較短的期間內檢查發現的所有患者與在該時點所有受檢人數的比值。

三、職業流行病學調查方法、步驟和常用分析指標

1職業流行病學調查方法

職業流行病學常用分析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如采用斷麵的現況調查、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設計。

(1)斷麵調查

即現況調查,是在某時點或某一個較短的時期調查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者的健康狀況,與不接觸者的健康狀況進行比較,以研究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危害。斷麵調查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其主要缺點是代表性不足。例如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所致的重症病人已調離,而輕病人繼續壘持工作。對危險因素的危害性可能估計偏低。此外,斷麵調查是在同時收集接觸與疾病的資料,很難證實因果聯係。若能在同一人群中連續進行幾次斷麵調查或在性質相同的人群得到相同的調查結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一次性調查的缺陷。

(2)隊列研究

也稱為前瞻性研究,是從開始接觸某種職業性有害因素的開始起,觀察接觸人群中可能發生的健康損害,並以不接觸的人群作為對照組。隊列研究可根據不同情況,從現在幵始追蹤隨訪一直觀察到未來的某時間,也可以從過去某時點開始,一直從過去到現在或未來的某時點終止。回顧性研究與前瞻性研究各有優缺點,在實際工作中兩者可相互結合,取長補短,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是先從多方麵多角度反複進行回顧性研究,探討並找出接觸某因素與疾病間的聯係,反複斟酌確定進行隊列研究的因素。隊列研究結果固然可靠,但決不可貿然從事。因一旦失敗,損失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