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對照研究

亦稱回顧性研究。是根據現有資料,從已經發生疾病的病例入手,選擇一組確診的病人為病例組,再根據病例的情況,選擇一組不患病例組的人,但其他方麵與病例組盡可能相同的其他人群作為對照組。通過回憶的方式追溯病例組和對照組人群在過去的生活經曆中,接觸或暴露於某種有害因素或有毒物質的可能性。根據兩組的暴露情況或暴露比值去推箅某因素暴露與不暴露與疾病的聯係。通過比較某因素在病例組和在對照組的暴露比值,確立某因素是否與疾病有關。病例對照研究可在短期間內完成,不像隊列研究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花費大量時間。

1.調查步驟

(1)調查設計

在擬訂調查設計時,根據調查目的進行選題,選題要明確、具體、切實可行。職業流行病學調查目的有:調查致病原因,闡明致病條件,尋找接觸-反應關係。與此同時,還應檢索和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本課題的研究動向,即有關研究的深度、廣度,解決或有待解決的問題,從而明確主攻方向,為獲得預期效果奠定基礎。

2.選擇調查方法

根據調查目的選擇調查方法。要求:所選方法較易執行,耗費不多,在短時期內能夠完成,所得資料充分、確切。選擇調查對象

根據調查目的和調查方法選擇調查對象。在病例對照調查時,要考慮是否需要病例配對,通常將年齡、性別、血緣關係、周圍環境作為配對因素,或某些因素與待查因素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效應時也列為配對。

四、勞動衛生學調查類別和步驟

1.勞動衛生學調查類別’

勞動衛生調查可分為勞動衛生基本情況調查,專題調查和事故調查三大類。

(1)勞動衛生基本情況調查

勞動衛生基本情況調查的目的是掌握所轄區域或係統內工業企業的基本狀況和需求,建立工業企業完整的勞動衛生檔案。在常規勞動衛生工作中,需隨時將環境監測和健康檢查結果、職業病發病情況,以及生產和企業的變更情況等予以記錄檔案。

勞動衛生基本情況調查內容:

①企業的一般概況;②主要生產產品和工藝流程、操作程序;③主要車間、工段和工種;④職業性有害因素的種類、性質、質量監測及其接觸人數;⑤作業環境基本狀況及接觸者的健康狀況;⑥已往環境監測和健康監護資料;⑦防護設施及使用維修情況;⑧勞動組織及班次;⑨生產福利和醫療衛生設施;⑩工人對勞動衛生工作的反映情況。

(2)專題調查

專題調查是對某局部地區或某係統某行業對某些有害因素的勞動衛生基本情況調查。某塚統在所轄區內占比重較大;某因素的危害比較突出,接觸人數較多;采用新技術新工芑,而出現的新的有害因素。

專題調查的目的在於探索職業性有害因素對職工健康的影響,或對其他具體問題的專項研究。

專題調查的具體項目,根據需要加以選擇:

①有害因素與健康關係的調查,主要揭示劑量一反應關係;②與工作有關疾病的調查,主要探討有害因素與導致非特異性疾病間的因果聯係;③生產環境檢測方法調查.主要評價測定方法的靈敏度,特異度及質量控製要求;④生物材料檢測指標調查,主要闡明指標的町靠性,以及早期檢測職業性損傷的作用;⑤預防措施效果的衛生學評價,主要比較采取措施前後的健康和疾病狀況,以及投人與產出的效益分析和效果評價。

事故調查

常屬計劃外的應急調查。當發生急性事故時,勞動衛生醫師應會同臨床有關的各科室醫師參加搶救工作。診斷醫療機構應按職業病報告辦法,向所屬衛生防疫機構報告,醫療衛生機構應會同有關部門,深人事故現場進行詳細調查。查明事故發生原因,指出預防對象,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故。

到現場了解事故發生的全過程,包括氣象條件、設備運轉狀況、作業狀態、操作規程及防護措施,通過中毒人員了解事故發生前的細節。對未進行處理的現場,要采樣檢測可疑毒物的含量。根據調查資料,做出對本次事故發生的綜合判斷和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用書麵形式報上級機關並分發給有關單位,以吸取教訓,杜絕類似事故的發生。

調查步驟

(1)準備階段

①查閱文獻資料:根據調查目的和任務,檢索、查閱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了解目前研究狀況與水平,為調查提供理論依據。②製訂調查計劃:周密、科學的調查計劃(調查設計書)是順利完成調查任務的基本保證。③人員培訓:通過培訓使調查人員了解掌握本次調查目的、任務、步驟、操作技術、人員分工及完成指標等。④統一方法:調查表格的填寫方法、客觀指標的選用、主訴症狀的詢問等都必須事先統一,以保證調查質量。⑤器材校正:在調查前,必須將所有使用的器材進行檢查和校正。⑥試點調查:為檢查調查計劃是否切實可行,及早發現調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在正式調查前應先作試點調查,以便及時補充和修正。

(2)實施階段

實施中應隨時檢查工作質量和抽查原始記錄,複核補漏,及時彙總和整理調查資料,掌握工作進程,注意工作中的相互配合與協調,以保證按質按量如期完成調查任務。

(3)總結階段

包括調查原始資料的整理、統計和分析,以及根據調查目的,進行總結。

調查報告一般由題目、前言、內容方法、結果、討論、結論(結語、小結八參考文獻七個部分組成,但根據具體情況,有時某些部分可以合並或省略。

①勞動衛生標準及其應用;②勞動衛生和職業病管理;③勞動衛生監督。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勞動衛生標準及其應用

製訂、頒布、實施勞動衛生標準,是標準化工作的組成部分。標準一經批準發布,就是技術法規,各級生產、建設、科研計劃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都必須嚴格執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標準。對違反標準而造成不良後果以至釀成重大事故者,要根據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各種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目前,我國的勞動衛生標準具有技術指導作用和一定的行政約束力,還不具備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