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概念
①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②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二、膳食結構與膳食指南
①膳食結構;②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寶塔。
三、食物的合理烹調
①食物烹調的意義;②合理烹調的要求。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概念
1.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
合理營養指營養素能滿足機體的需要並達到相互之間的平衡。平衡膳食指膳食中所含營養素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膳食中提供的營養素與人體的需要能保持平衡。
合理營養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膳食中含有機體所需要的一切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②食物本身無害無毒,不含任何致病微生物和有毒物質。③膳食製度合理,進餐時間規律,各餐量分配合理。④加強科學烹調方法,盡量避免營養素的損失,提高食物消化率。⑤膳食應多樣化,感官性狀良好,色香味俱全,並能滿足飽腹感。
2.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中國營養學會2000年10月公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人量包括4項內容:平均需要量、推薦攝入量、適宜攝人量和可耐受最高攝人最。
平均需要量化是根據個體需要量的研究資料製訂的,是根據某些指標判斷可以滿足某一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群體中50個體需要量的攝人水平。這一攝人水平不能滿足群體中另外50個體對該營養素的需要。
相當於傳統使用的110人,是可以滿足某一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群體中絕大多數(97~98950個體需要量的攝人水平。長期攝入隻肌水平,可以滿足身體對該營養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維持組織中有適當的儲備。隻見的主要用途是作為個體每日攝入該營養素的目標值。
二、膳食結構與膳食指南
1.膳食結構
膳食結構是指食物種類及其數量的構成,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基本上屬於發展中國家模式。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居民中存在營養不良,主要是蛋白質不足,有的同時存在熱能不足,以致體質低下,抵抗力下降。
2000年我國人民食物消費和營養的基本目標是:
①人均每日營養素供給量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熱能108781,蛋白質726,脂肪728。②在堅持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副的同時,大力提高動物性食品的消費水平。基本目標是:口糧2134,肉類254,蛋類10化,奶類64,水產品9#,水果23化,蔬菜1204,食用植物油84,食糖8化。
2.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寶塔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概括為:①食物多樣化;②饑飽適當;③油脂適量;④粗細糧搭配;⑤食鹽限量;⑥甜食少吃;⑦飲酒節製;⑧三餐合理。
三、食物的合理烹調
1.食物烹調的意義
食物烹調可以改善感官性狀,使食物易於消化,提高消化率,烹調還可去除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具有消毒殺菌作用,保證食品的安全。
1.合理烹調的要求
烹調對食物的質量有重大影響,合理的烹調可以減少營養素的損失,改善食物質量,合理烹調有以下要求:合理洗滌;科學切配;沸水燙料,適當加醋,酵母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