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婦、乳母的營養

①孕婦的營養與膳食;②乳母的營養與膳食。

二、嬰幼兒的營養

①嬰兒的營養;②幼兒及兒童的營養;③嬰幼兒合理膳食的要求。

三、老年人的營養

①老年人營養的重要意義;②老年人的營養需要;③老年人的膳食特點。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孕婦、乳母的營養

1.孕婦的營養與膳食

(1)孕婦的營養

孕期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素全部由母體供給,對各種營養素需要量隨之增加。

①熱能:孕初期與正常人相似,孕中期及期,每日需增加熱能攝人0.831。熱能攝人不宜過多,尤其最後2個月,以免胎兒過大。

②蛋白質:孕期對蛋白質的需求量增加,以滿足母體,胎盤胎兒的生長需要。孕期蛋白質需要量隨孕周增長而增加,尤其最後10周,胎兒需要更多蛋白質。我國營養學會建議孕中期每日膳食增加蛋白質攝人量158。孕末期每日增加258。

③無機鹽及微量元素:胎兒骨骼,牙齒的鈣化在孕期已經開始,尤其後期迅速加快,孕婦如果鈣供應不足,將導致母親產生骨質軟化,我國營養學會建議孕中期每日攝入鈣1000;孕末期1500!。孕期婦女可出現“妊娠生理性貧血”,但不一定表示鐵缺乏。孕婦對鐵的吸收明顯增加。除了滿足孕婦、胎兒和肌肉組織的需要外。胎兒出生時體內儲藏一部分,以供出生後6個月內的消耗。由於我國居民膳食鐵主要來自於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故建議膳食鐵供給量提高到28出#日。也可適當補充鐵劑。胎兒對鋅的需要量是末期最高,但鋅對孕早期胎兒器官形成也極為重要。因此膳食中宜適當補充。碘缺乏可導致胎兒生長發育障礙,孕期碘的需要量隨之增加。我國營養學會建議膳食中碘攝入量日增加。

④維生素:許多維生素在血液中的濃度於孕期降低,並不一定反應其需要量增加。孕期應特別考慮的維生素是六、維生素0及8族維生素,足夠的維生素人可維持母體健康及胎兒的正常發育,並可在肝內有一定量的儲存,維生素0可促進鈣的吸收及在骨骼中的沉積,維生素每日應增加0.2~0.4118。如孕婦膳食中微生素叫供給不足,可致便秘、嘔吐、倦怠、肌無力等。甚至胎兒出生後可出現先天性腳氣病。

(2)孕婦的膳食

懷孕初期,應以易於消化,少食多餐,少油膩,味清淡為主。中期,應多供給營養豐富的食物如:奶、蛋、魚、肉類,為防止便秘,注意供給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末期應做到飲食多樣化,供給足夠的各種營養素等。

2.乳母的營養與膳食

(1)乳母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