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先生:“大成賢弟落難,我不救他誰救他?這些年來,他也做了不少事。崇川的全國八個第一也有他的一份功啊!”
玉鳳說:“四先生,你身體欠佳,豈能親自去警察局去求姓刁的局長,打個電話叫老馮去警察局交涉吧!”
四先生:“不,我親自去一趟。時間尚早,咱們先去‘天水茶樓’看看去。”
玉鳳說:“那太好了。備轎。”
四先生:“不坐轎子。咱們走過去。”
玉鳳說:“四先生,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幫人幫到底,送佛到西天。”
玉鳳心裏明白四先生和顧家人步行去茶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四先生:“喝‘天水茶’,吃‘甜夾鹹’燒餅爽哉,爽哉。聽說,你們顧家的‘天水茶樓’有位從揚州來的茶娘,身懷絕技,祖傳的茶藝……茶客對她評價很高。”
玉鳳說:“她叫月兒。顧大成在揚州開茶樓的朋友之女。月兒爹臨死前把月兒托付給顧家了。”
四先生:“我想見見月兒。太太,你知道嗎?正是月兒請更俗劇場的薛經理求梅蘭芳找我救顧賢弟的呀!”
玉鳳說:“原來如此。都怪我不好,繞了個大圈子。我說月兒怎麼認識大名鼎鼎的梅大師呢!”
四先生:“茶娘認識茶客嘛。”
玉鳳想弄清楚四先生怎麼知道得這麼詳細,且提出到茶樓坐坐。於是她說:“先生,也想喝她泡製的‘天水茶’,對嗎?”
四先生:“月兒泡製的‘天水茶’治好更俗劇場薛經理的嗓子病,還治好梅蘭芳的嗓子病……我看‘天水茶’會成為崇川茶館、茶樓的品牌,太太,顧賢弟這個人識貨、識人,我賞識他。”
玉鳳陪四先生邊走邊說。
顧環和顧爾左右護衛著。
馮管家跟在他們身後……如此穿街走巷,讓人知道四先生是顧家的摯友,不但為顧家茶樓金匾題字,還在顧家落難時關照著顧家。
玉鳳對雲兒說:“你們先到茶樓去,讓月兒留張桌子。”
此刻,罩在顧家母子頭上的烏雲漸漸散去,青天浩蕩,從濠河裏傳來的“機器快”船的汽笛聲,令人精神振奮、意氣風發。四先生在顧家太太、少爺和管家的陪同下,來到“天水茶樓”,月兒迎上,攙著四先生上樓,在雅座落座。
四先生:“月兒,你把祖傳的茶方帶到崇川,是崇川的福音。”
月兒介紹飲茶方式有三種:一是蓋碗式;二是茶娘式;三是功夫茶。四先生饒有興趣地請月兒先說說功夫茶。月兒很專業地介紹道:“功夫茶起源於宋代,盛行福建閩南一帶和廣東潮汕地區。此茶在選茶、備器、煮水、衝泡、斟茶、品飲上都很講究。選茶要選高檔的烏龍茶。如閩北烏龍五夷岩茶:大紅袍、肉桂、水仙;閩安溪烏龍茶:鐵觀音等,這些都是茶中極品。”
四先生:“選用什麼茶具?”
月兒說:“茶壺、茶杯、茶船、茶盅、茶蒿、茶中、茶匙、茶托、茶罐、茶盂。茶壺、茶杯選用宜興紫砂最好,也可選用江西景德鎮的陶瓷。功夫茶的茶味濃厚,而紫砂吸水透氣性好,所泡茶水香氣醇厚,久而久之,茶壺本身就會遍體含香。”
月兒指著實物講解:“茶船也叫‘茶池’,有盤形和碗形、長方形三種。茶池中空,池上有一個可揭開的盤,盤上有小孔,開茶洗盞時和衝泡茶水時,剩水、剩茶從孔中流入茶池。茶盅也叫‘公道杯’,泡茶時可將茶水先倒入茶盅,而後再把茶盅中的茶水斟入各茶中,起到每杯茶水味道均勻。第一道茶湯為‘雋永’的茶湯,味道最美,泡出後先盛於茶盅,用來添加於其後幾巡的茶湯中,讓每巡茶湯的味道都達到最佳,讓每個人都能喝‘雋永’的茶湯。”
月兒先將茶葉倒於茶荷之中,讓四先生觀其形、聞其香,而後才用茶匙留茶至茶壺中……講完備器,她深鞠一躬,說:“月兒才疏識淺,不當之處,請前輩指正。”
四先生:“月兒姑娘,請繼續茶道。”
月兒按程序衝泡,將茶壺、茶杯置於茶船上,先用蝦須水衝入茶壺中至滿壺,而後把水注入各茶杯中,取一茶杯唇至另一茶杯中慢慢旋轉,同樣方法作用於每個茶杯,然後把杯中和壺中的水倒進茶盂中。完成了清洗和湯壺、湯杯過程,用茶匙將茶葉從茶荷中取出,茶葉填滿茶壺的七分,用沸水循壺邊緣緩緩衝入至水滿茶葉後把水倒入茶盂中。洗過茶,再用沸水循壺邊衝入至滿壺,用茶壺壺蓋撥掉茶水表麵的浮沫,蓋緊壺蓋,再用沸水衝淋壺身,讓茶葉充分受熱,茶葉充分浸泡出來。泡茶的時間在3分鍾左右。斟茶前,先將茶杯並圍在一起,再把茶湯從茶壺慢慢注入杯中,注入時按順序依次在各杯中巡回。月兒說,這個過程叫“關公巡城”。而後,她將壺底濃汁均勻地點滴至各杯,月兒便說,這個過程叫“韓信點兵”,一壺茶水恰好斟滿各杯。月兒把茶水用雙手依長幼次第端奉客人,又說:“功夫茶是一種精神寄托,包含著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氣息。飲茶以客少為貴,客多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曰神、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月兒說出茶道和功夫茶對品茶人數的規定後,再說:“功夫茶不宜空腹喝,本茶樓專門為老前輩訂做了‘甜夾鹹’燒餅。”
陶醉在茶道氣氛中的四先生接過玉鳳雙手捧呈過來的“甜夾鹹”,咬一口餅,酥而脆,喝一口茶,香而醇,於是開了胃口,兩塊“甜夾鹹”下肚,長了精神,他極幽默地說:“太太和少爺慢用,我受人所托,該去會會顧賢弟了。”
月兒問:“太太,這位前輩……”
玉鳳說:“顧家的恩人,狀元四先生哪!”
四先生:“姑娘也是茶狀元,了不起啊!”
月兒說:“小女有眼不識泰山,關羽麵前舞大刀,胡說亂侃,不到之處,請老前輩海諒。”
玉鳳說:“四先生最愛人才,神針沈壽就是四先生從江南引進到崇川來的,還有建築大師孫支廈……荷蘭水利工程師特來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