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3)

彩兒:“萍水相逢,素不相識,你待我這麼好,無以回報啊!”

月兒:“日後我還要向前輩請教茶道呢。”

彩兒:“月兒姑娘是上等茶娘,豈敢班門弄斧?你陪我一整天,實在過意不去。”

茶樓打烊後,月兒安排彩兒住進旅館,付了住宿費,留下些錢,然後告辭回家……

時間過得飛快,彩兒在崇川尋成先生幾個月了。轉眼間已是臘月廿三。崇川流傳著“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在平民百姓的心中,臘月廿三就是小年。這天要舉行“祭灶”儀式。顧家的灶間早已設置好新的灶王爺神位,神位的兩邊貼上新墨未幹的對子,上書: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保佑全家老少平安。

這一切都做妥善後,就是祭拜灶神。丫鬟們把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九、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等各式各樣的菜式和糕點擺在神位前的案上,顧環、顧爾就在馮管家的帶領下開始拜祭。因為民間一直流傳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所以顧家的女人都不能參與祭灶神,不過卻可以遠遠地看著。太太帶著一眾女眷,遠遠地看著。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似乎所有的不快和戾氣都化解在祥和之中。

黃昏時分,又舉行了送灶神的禮儀。顧家的老老少少都擠在灶房裏,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麵做成的糖瓜,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連同供奉了一年的舊的灶神畫像一起燒掉。燒掉神像之前,馮管家還特意取蜜糖塗在灶王爺的嘴邊,邊塗邊說:“好話一籮筐,不好話沒有。”據說這麼做是為了讓灶王爺升天後,在玉帝麵前,隻說好話,不說壞話。一切都做完後,由顧環、顧爾一起把簇新簇新的灶王爺的新掛畫重新貼到神位上去。

一切舉行完畢後,一家人就可以圍坐在一起吃熱氣騰騰的餃子和美味的菜肴。下人們也可以吃到與主子同樣的飯菜,還可以拿到一份可觀的分紅。大家圍攏在一起,說說笑笑。太太說:“從今個兒起,可就大忙了。臘月廿五‘照酒坊’,廿六殺豬割年肉,廿七宰雞趕大集……”

天色已經很晚了。北風呼嘯著,門上的燈籠被風刮的明明滅滅,忽閃不定。一陣冷風從門口襲來,月兒忽然覺得遍生徹骨沁心的寒意。彩兒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她要找的“成老爺”呢?

保太祥策劃著大做特做顧家大小姐顧韻未婚先孕的文章沒有做成。

四先生病逝後,保太祥祥躍躍欲試,上躥下跳,拉攏同黨,想一步登天坐上崇川商會的第一把交椅。他的競爭對手是顧大成,於是他抓住顧家大小姐未婚先孕的醜事,在全城散布流言飛語,搞臭顧家的名聲。他洋洋得意時,顧府派人送請柬,恭請某日參加顧府許傑和顧韻的結婚大典。他賞兩塊大洋給來人,試探問情況:“顧小姐陪讀當了顧家的女婿?”送請柬的人說:“許傑和顧韻在國外教堂已經結過婚,現在補辦婚宴,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喝個喜酒。”保太祥傻眼了。這一次,保太祥又沒有扳動顧大成,他想,騎著毛驢看唱本,等著瞧吧。

許傑和顧韻結婚那天,崇川商界人物、街坊鄰居、親朋好友都來了。顧家別出心裁,獨領風騷,女兒在國外結婚,國內補辦婚禮開創崇川先河。既文明又傳統,兩全其美,皆大歡喜;酒席辦得很別具一格,中西餐結合,有刀叉又有筷子,有洋酒又有國酒,外加崇川老黃酒,各取所需,婚禮進行曲吹拉彈唱,開席後留聲機播放著西方輕音樂。席間,月兒贈送“天水茶樓”早茶卡給每位來賓。憑卡免費一個月到茶樓喝早茶。賓客領情,盛讚顧家大氣、義氣、和氣生財。可是也有人生氣了。誰?保太祥。

保太祥氣不打一處來,恨死顧大成太精明能幹。借此機會把茶客全拉到“天水茶樓”,又拉了競爭商會會長的選票。看來,他費九牛二虎之力不如顧大成一張早茶卡。

顧大成獲多數票順順當當當選上崇川商會會長。

四先生任崇川商會會長期間,崇川繁榮昌盛,被譽為“模範縣”,成為“近代第一城”,而聞名於世。顧大成感到壓力很大,任重而道遠,如何當好會長呢?他決定舍小家顧大家,一切以大局為重,把顧家的經營管理大權交給兒子,騰出雙手,集中精力搞出名堂,使崇川錦上添花,更加輝煌,踐行張四先生“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的諾言。

如果顧大成不當會長,那麼顧家也不會存在讓誰來經營、管理的當家問題。他的兩個兒子仍然可以養尊處優、舒舒服服當少爺,過舒坦的日子。顧家兄弟不會出現那麼多狀況。有時,聰明人為了從大目標、大事業出發,免不了忽視局部的妥善安排。顧大成走馬上任商會會長前,當著全家人宣布:“二少爺接我的班,當這個家。大少爺協助二少爺,負責顧家的業務,收入與支出全由二少爺做主。財務核算每月報給我過目。老馮每月將府上的開支預報給二少爺審批。不經二少爺批準,任何人不可以從賬房支錢。”

大少爺反對說:“爹,我不同意二少爺當家。我是大少爺,當家應該由我當!”

顧大成:“我讓誰當家要你同意嗎?你會算賬理財嗎?你的數學不好,不能當家理財管錢!”

大少爺不讓步說:“錢有賬房管,府上的事有馮伯管。我不需要撥弄算盤,這是權力問題,崇川哪一家是老二當家,老大靠邊站的?爹太偏心!”

顧大成又搖頭:“當家人要有主見,要有思路,你不具備條件。顧家每個人的能力有多大,我心裏明白得很。你不如你弟的地方,就是思路不清,看問題隻看眼前,沒有遠見卓識,顧家這麼大的攤子,能交給你管理嗎?”

二少爺:“爹,我怕挑不起這擔子,讓大哥當家吧,他是顧家的大少爺。我協助、配合他。”

顧大成:“你要義不容辭挑起擔子。我已經為你們打下堅實的基礎,何愁不光宗耀祖?再說,就是有什麼難事還有我呢!”

大少爺:“二少奶奶掌管的茶樓收入呢?”

顧大成:“顧家的茶樓並不以盈利為主。它是顧家的一個窗口,一個平台,但從茶樓開業以來,月兒做得不錯,天天客滿,繳給櫃上的錢,差不多夠顧家大宅的日常開支。投資建茶樓的錢隻要兩年就全部收回了。”

二少爺:“月兒有‘天水茶’茶方,酒香不怕巷子深,當然能把生意做上去。”

顧大成:“月兒的成功不全靠祖傳茶方,她的茶藝精湛又敬業,四先生誇她是茶狀元。”

大少爺不服氣地吼叫起來:“爹,你心裏隻有顧爾和月兒,給他們逞能的機會。你嫌棄我,何必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