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木塔又稱釋迦塔,位於山西應縣城內西北隅佛宮寺內,是現存的中國古代木塔唯一實物。佛宮寺創建於遼代,曆代屢毀屢修,現存牌坊、鍾鼓樓、大雄寶殿、配殿等均經明、清改製,唯遼清寧二年(1056)建造的釋迦塔巍然獨存。1933年中國營造學社對釋迦塔進行考察研究,並於1935年作了實地測繪。釋迦塔是一座平麵八邊形、五層六簷樓閣式木塔,總高67.31米。塔身矗立在一個大型磚石基座之上,基座分兩層,下層方形,上層八邊形,高4.4米。該塔每二層之間平座內設暗層,因而塔身實為九層。每層柱間安裝格子門。各層柱頭上施鬥栱懸挑塔簷,頂層呈八角鬥尖屋麵。塔刹鐵製,既瑰麗精巧又雄偉壯觀。

獨樂寺在天津市薊縣城內,建於遼統和二年(984)。寺中現存遼代建築有觀音閣和山門。1932年梁思成調查並測繪了獨樂寺,這是近代調查並實測中國古代建築實例的開端。

當時尚存有觀音閣前東、西配殿,閣後韋陀亭等建築,但均為清代所建。山門三間四架,四阿頂,總麵闊16.16米,總進深8.62米。觀音閣為一座三層木結構的樓閣,因第二層是暗層,所以外觀呈兩層。閣高23米,下層總麵闊19.93米,總進深14.04米。閣身中部設腰簷和平坐欄,上覆九脊殿頂,飛簷深遠,美麗壯觀。閣內中央的須彌座上,聳立高16米的泥塑觀音菩薩站像一尊,為我國現存的最大的古代泥塑佛像之一。

趙州橋原名安濟橋,俗稱大石橋,位於河北趙縣,橫跨洨河兩岸,是世界上現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單孔圓弧拱石橋。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595-605)由匠人李春主持修建。橋長64.4米,淨跨37.02米,矢高7.23米,橋麵寬9米。橋拱由28券(窄拱)並列組成。大石拱兩端各建有淨跨分別為2.85米和3.81米的兩個小拱,以減輕橋身自重和增大泄洪麵積。由於橋位良好、基底應力適宜,千餘年來雖經多次洪水和地震,橋身基本完好。該橋構思精巧,造型穩重,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傑作。1933年,梁思成對此橋進行了詳細的測繪,並撰有《趙縣大石橋》調查報告。

3.創辦專業雜誌《中國營造學社彙刊》

建築刊物的創辦與發行,是建築學術研究發展與成熟的主要標誌之一。20世紀初,在歐美各國,有關建築的刊物已經是充塞於書肆,而中國建築界到1930年為止,還沒有一份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建築刊物。1930年7月,隨著《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的創刊,終於改變了沒有中國人自己辦的建築刊物的曆史,也為建築史學研究提供了發表成果的園地。這些文章類別多樣,內容豐富。若按文體的內容分類,刊發的文章包括了論文、雜記、記事、營造算例、圖樣、簿錄、校刊、轉載、譯叢、維修說明、通訊、插圖、專著、書評、介紹、征文、社訊等。如按建築類型來分類,涉及城池、宮殿、廟宇、道觀、寺院、園林、陵墓、摩崖、石闕、會館、民居、塔幢、牌樓、橋梁、樓閣等。其中不乏《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山門考》、《大壯室筆記》等一大批建築史研究開拓性的扛鼎之作。

三、中國建築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中國營造學社創造性的工作,使散落四方的營造文獻和古代建築撣去了歲月的風塵,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一部生動形象、璀璨無比的中國古代建築史就這樣被徐徐打開。正是由於中國營造學社的推動,中國建築史的研究在進入20世紀30年代後呈現了一次高潮。這次高潮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

1.係統性的中國建築史著作開始出現

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著述有樂嘉藻的《中國建築史》、毛心一的《中國建築簡史》、王璧文的《中國建築》、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等。

樂嘉藻是清光緒十九年(1893)中恩科舉人,“公車上書”中貴州95名簽名舉人之一。民國以後,為進一步學習和研究中國建築,樂嘉藻曾赴日本、美國考察。經多年努力,終於在1929年完成了中國人所寫的第一部《中國建築史》。該書1933年在杭州用線裝本自費出版。全書分為三編:第一編為屋蓋、庭園建築;第二編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編為平屋、台、樓觀、閣、亭、塔、橋、坊、門,下編為城市、宮室、明堂、苑囿、園林、廟寺觀;第三篇為中國建築之美、中國建築今日改良宜經過一仿古時期、北平舊建築保存意見書。前有中國建築史緒論,後有中國建築史後序。盡管梁思成對該書的評價不高梁思成說“此書作者,既不知建築,又不知史,著成多篇無係統的散文,而名之曰建築史”。梁思成:《讀樂嘉藻〈中國建築史〉辟謬》,《大公報》1934年3月3日。,但樂嘉藻《中國建築史》的開創之功實不可沒。

毛心一係上海建築工程師,兼任多處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因不滿意於中國建築史被世人漠視的現狀,他用多年的業餘時間,深研中國古代建築。先譯介美國福開森所著《中國建築史概論》,繼之以散文體裁撰成一部《中國建築簡史》,於民國30年(1941)由《說文月刊》社出版。該書得到當時衛聚賢、聞蘭亭等人好評。全書分為13章:第一章從文字上看到的原始建築,第二章由穴居進展到宮室,第三章三代的廟堂製度,第四章春秋戰國時代的建築圖案,第五章秦漢時代的幾座大建築,第六章受佛教影響的北魏寺院,第七章曆史上放奇彩的唐代建築,第八章樸實的宋代土木工程,第九章蒙古包脫化的元代,第十章朱明建築的概觀,第十一章入主中原後的滿清宮殿,第十二章歐化的晚清建築,第十三章新時代的中國建築鳥瞰。

王璧文於1928年入中法大學,1933年入中國營造學社當研究生,開始中國古建築研究。其著述甚豐,主要論著有:《元大都城坊考》、《遼金燕京城坊宮殿述略》、《鳳凰嘴土城》、《燕王府與紫禁城》、《清官式石橋做法》、《清官式石閘及石涵洞做法》、《中國建築》、《中國建築之特征及其演變》、《中國園林建築》、《清初太和殿重建工程》、《南苑建置考略》等。《中國建築》一書於民國32年(1943)由國立華北編譯館出版,編入“現代知識叢書”。該書前有緒論,正文分為11章:第一章都邑計劃(城垣),第二章宮殿,第三章苑囿與園林,第四章壇廟,第五章陵墓,第六章衙署,第七章寺觀(塔),第八章宅第,第九章橋梁,第十章牌樓,第十一章碑碣。

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完成於1944年。由於受當時的條件限製,這部具有重大價值的學術著作未能隨即出版。1954年,為了應付高校教學的急需,才以油印方式先行印發50冊,僅供給高校有關教師教學參考。該書第一次將中國建築的“詞彙”、“文法”與發展脈絡清晰地展示在讀者麵前。。。自第二章始,按緒論的分期,從上古、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直至民國,逐代闡述中國古建築的曆史演變與發展。針對每一具體的曆史時期,先將文獻上該階段的建築活動表述於前,並把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簡要地穿插其中。這樣既有利於讀者的整體把握,又為後繼學者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基本框架。接下來便是對這一時期現存實物的逐一剖析,描述生動,文字精要。在實例研究中頗多聯係比較,其中既有同一時期建築的橫向聯係,以表明此階段建築型製的共同特征;又有不同曆史階段的縱向比較,從而體現出建築“詞彙”、“文法”的發展演變。在實例分析之後,水到渠成地總結出該時期建築的特征及與其他時期的傳承關係。

2.建築學術團體與建築專業雜誌不斷增多

建築學術團體與建築專業雜誌不斷增多,這固然與近代建築學在中國的確立有關,但中國營造學社和《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的示範效應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20世紀30年代繼中國營造學社的《中國營造學社彙刊》之後,陸續出現了中國建築師學會的《中國建築》、上海市建築協會的《建築月刊》等具有影響力的刊物。與《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的宗旨有所不同,《中國建築》、《建築月刊》等刊物主要側重於介紹西方現代建築以及中國近代建築作品。即便如此,它們所刊載的有關中國建築史的文章仍為數不少,有些還在學術界產生較大的反響。《中國建築》雜誌中刊載的楊哲明《明堂建築略考》、陳仲篪《長安都市建築工程之研究》、朱枕木《中國古代建築裝飾之雕與畫》以及孫宗文關於中國曆代宗教建築的係列研究文章等,從不同側麵探討了中國建築史的相關內容。《建築月刊》所刊登的有關中國古代建築研究文章的數量比《中國建築》更多,原因在於《建築月刊》是受《中國營造學社彙刊》啟發而創辦的,因此其雖“厚今”但並不“薄古”。尤其是以連載的形式而刊登的杜彥耿關於營造學和中外建築史的係列研究文章,對於開闊建築史研究的學術視野,凸現中國建築在東西方建築文明中的地位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上海建築協會、中國建築師學會、中國營造學社在上海共同發起並舉辦了一次中國建築展覽會。三個當時最著名的建築學術團體在弘揚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促進中國現代建築技術發展的目的下,紛紛展示各自的學術成果,盛況空前。不無遺憾的是,隨著抗戰的爆發,這樣的盛事在近代不再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