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營造學社作為一個學術團體消失了,但它對中國建築史研究的影響仍在繼續。尤其是以梁思成、劉敦楨為代表的一批中國營造學社的成員,之後一直是中國建築史研究的學科帶頭人,由他們培養的學生,也成了新一代研究力量的中堅。
一、建築史研究的主要成果
1949年後,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清華大學等大學及研究院相繼成立了建築史研究機構,為建築史研究與人才培養提供了條件。從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國建築史的研究雖然波折不斷,但研究成果仍可謂高潮迭出。梁思成的《〈營造法式〉注釋》(卷上),劉敦楨的《中國住宅概說》、《蘇州古典園林》,童寯的《江南園林誌》,劉致平的《中國居住建築簡史》、《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陳明達的《〈營造法式〉大木作研究》、《應縣木塔》,陳從周的《蘇州園林》、《說園》,賀業钜的《〈考工記〉營國製度研究》,龍慶忠的《中國建築與中華民族》,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編的《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等,都是頗具代表性的建築史學力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起,在劉敦楨主持下,調動全國研究力量,曆時七載,八易其稿,於1965年成稿,1980年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建築史》,迄今仍是公認的最權威中國古代建築史專著之一。
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此時梁思成、劉敦楨等不少前輩學者已經故去,但以傅熹年、楊鴻勳、潘穀西、郭湖生等為代表的新一代學者群開始形成,他們與在世的上一代學者一起,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中國建築史研究領域。如傅熹年對元明清皇家建築型製、構圖與象征的研究,楊鴻勳對古代著名建築的複原研究,潘穀西、郭湖生及其學術梯隊分別進行的建築文化和中外建築關係係列研究,宿白對宗教建築的研究,汪寧生對古代明堂的文化人類學分析,龍慶忠及其學術梯隊的古建築防災係列研究,汪坦主持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張馭寰對寺院、古塔的研究,陸元鼎、黃漢民、路秉傑等各自對華南一些典型傳統民居的調查研究,陳誌華等所進行的鄉土建築調查研究,曹汛對古建命題的縝密考證,張良皋對華夏建築亞文化圈的推論,蕭默的敦煌建築研究,王世仁、侯幼彬的中國建築美學理論研究,王其亨等對風水內涵的發掘詮釋等,都對中國建築史領域的拓展和研究的深化產生了影響。
台灣的賀陳詞、葉大鬆、黃寶瑜、漢寶德等學者也都出版過很有學術價值的中國建築史著作。香港建築師李允,從建築設計的角度,撰寫了《華夏意匠》一書。這部著作以論帶史,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在20世紀80年代內地中青年學者和建築師中曾轟動一時。書中的主要觀點,受到了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所著《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一書中建築分冊的影響。這部著作雖然在“史”的方麵隻能算作漣漪,但在“論”的方麵卻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進入21世紀後,隨著由劉敘傑、傅熹年、郭黛姮、潘穀西、孫大章擔任各卷主編的五卷本《中國古代建築》的陸續完成與出版,中國建築史又有了一部係統性的力作。該書共400餘萬字,按年代分為五卷:第一卷為中國古代建築的初創、形成和第一次發展高潮,包括原始社會、夏、商、周、秦、漢建築;第二卷為傳統建築繼續發展、佛教建築的傳入以及中國古代建築的第二次發展高潮,包括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第三卷為中國古代建築進一步規範化、模數化,第二次發展高潮的延續時期,包括宋、遼、金、西夏建築;第四卷為中國古代建築的第三次發展高潮,包括元、明建築;第五卷為第三次發展高潮之持續和向近代建築的過渡期,即清代建築。
從中國營造學社開始,中國建築史研究便以中國學者為主體,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逐漸地建立起一個較為成熟的學科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