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2 / 3)

江南地區留存的蘇州玄妙觀三清殿、浙江武義延福寺大殿、金華天寧寺大殿等南宋、元代建築,雖具有江南建築的地方特色,但仍保留了較多了《營造法式》所規定的結構形製和式樣做法。明代的蘇州、徽州、贛東北等地,仍保留著梭柱、月梁、木、板壁隔斷等宋代舊法。這些無疑是《營造法式》對江南建築產生影響的結果。隻是南方地區留存下來的南宋及元代建築數量有限,人們容易忽視這種影響力的存在罷了。

江南建築是否對《營造法式》產生過影響呢?這一問題李誡在談及《營造法式》編修過程時已有暗示。李誡在《進新修〈營造法式〉序》中說:“臣考閱舊章,稽參眾智。功分三等,第為精粗之差;役辨四時,用度長短之晷。以至木之剛柔,而理無不順;土評遠邇,而力易以供。類例相從,條章具在。在為申請《營造法式》印發所撰的公文《劄子》中李誡又寫道:“臣考究經史群書,並勒人匠逐一講說,編修海行《營造法式》,元符三年內成書,送所屬看詳,別無未盡未便,遂具進呈。從“臣考閱舊章,稽參眾智”和“臣考究經史群書,並勒人匠逐一講說”的字裏行間來看,李誡在編修《營造法式》時所參閱的文獻應該極為豐富,為他講說建築製度、做法的工匠亦絕非個別。

這一點在《營造法式?看詳》中體現得更為清楚。在《看詳》中,李誡對《營造法式》的條目來源作了說明和統計:

今編修到海行《營造法式》,總釋並總例共二卷,製度一十五卷,功限一十卷,料例並工作等第共三卷,圖樣六卷,目錄一卷,總三十六卷;計三百五十七篇,共三千五百五十五條。內四十九篇,二百八十三條,係於經史等群書中檢尋考究。至或製度與經傳相合,或一物而數名各異,已於前項逐門看詳立文外,其三百八篇,三千二百七十二條,係來自工作相傳,並是經久可以行用之法,與諸作諳會經曆造作工匠詳悉講究規矩,比較諸作利害,隨物之大小,有增減之法,各於逐項製度、功限、料例內創行修立,並不曾參用舊文,即別無開具看詳因依,其逐作造作名件內,或有須於畫圖可見規矩者,皆別立圖樣,以明製度。

也就是說,全書正文34卷(不包括《目錄》和《看詳》),共分為357篇,有條目3355個,其中“四十九篇二百八十三條,係於經史等書中檢尋考究”而得,有“三百八篇,三千二百七十條,係來自工作相傳,並是經久可以行用之法,與諸作諳會經曆造作工匠,詳細講究規矩,比較諸作厲害,隨物之大小有增減之法”。前者占全書的8%,後者占全書的92%。

由此可見,把《營造法式》看作是一部“集當時全國優秀建築經驗之大成”之作並不為過。盡管李誡在《進新修〈營造法式〉序》、《劄子》、《看詳》都沒有明確提到《營造法式》與江南建築的關係,但《營造法式》對江南建築傳統、建築經驗借鑒和運用仍有跡可尋。如上所述,唐宋時期,江南的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建築技術也呈現趕超中原之勢。李誡在“考閱舊章,稽參眾智”時,不會忽視具有高超技術的江南建築的傳統與經驗。

李誡身為將作監的最高的官員,而又是通過完成多項重要建築的業績從下層逐步升遷的官員,一定深知各地工匠們經驗,尤其是具有高超技術的江南地區工匠們經驗對於其編著《營造法式》這樣具有建築規範性質書籍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測,在李誡查閱參考的“經史群書”中或許就包括了江南建築名匠喻皓所著的《木經》,在為李誡“逐一講說”過程中或許就有掌握江南地區建築技術的“都料”、“作頭”參與其事。這一推測從《營造法式》卷目中所列的“竹作製度”及其中記述的“造笆”、“隔截編道”、“竹柵”、“護殿簷雀眼網”、“地麵棊文簟”、“障日”等種種竹材用法中可以得到初步的印證。竹子盛產於我國南方,很早就用作生活器具和建築材料。竹席鋪地及遮陽(即“地麵棊文簟”、“障日”)在南方早已普遍使用;唐宋以來流行的編竹夾泥牆(即“隔截編道”)與中原及北方地區厚重的磚泥牆體有顯著的不同。誠然宋時的汴京及其他北方地區已較多地使用竹材,然這畢竟是受南方影響的結果,帶有濃厚的南方建築色彩。

更值得注意的是,李誡在《營造法式?大木製度一》中的“總鋪作次序”有這樣的記述:“凡鋪作逐跳上安栱,謂之計心;若逐跳上不安栱,而再出跳或出昂者,謂之偷心。凡出一跳,南中謂之出一枝。計心謂之轉葉,偷心謂之不轉葉,其實一也。

在此,李誡專門提到了“南中”對鬥栱出跳、計心造、偷心造的地方性稱謂。南中在古代文獻中有二意:一是特指今貴州、雲南及川南地區,大多見於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文獻,如《華陽國誌》中就有《南中誌》。二是泛指南方或南部地區,唐、宋以後的文獻常用此意。如宋《西湖老人繁勝錄》說:“金國奉使下節步行,爭說城裏湖邊有千個扇麵,不啻說,我北地草木都衰了,你南中樹木尚青。蓋江南地如此,蔬菜一年不絕,此月有台心菜、黃芽菜、矮菜、甘露子、菠菜、芋頭、芋奶、山藥之類,蔥韭尤多。”《營造法式》所指的南中也應是南方或江南之意。這說明李誡在“勒人匠逐一講說”的過程中,確實注意到了南方建築的傳統與經驗。

三、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建築特點的啟示

初祖庵是少林寺屬院。位於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的少林寺,是佛教禪宗祖庭。南北朝時,天竺僧人佛陀到中國,善好禪法,頗得北魏孝文帝禮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為佛陀立寺,供給衣食。寺處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據佛教傳說,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在梁普通八年(527)泛海達於南海(今廣東廣州),廣州刺史具禮迎接,梁武帝遣使請其至金陵(今江蘇南京),因晤談不契合,於同年潛行至北魏,寓於嵩山少林寺,於寺內麵壁九年,傳法《欏伽經》。此後少林禪法師承不絕,傳播海內外。初祖庵就建於相傳為禪宗初祖菩提達摩麵壁處,為紀念菩提達摩而設,故名初祖庵。初祖庵創始年份不詳。從庵中有大殿建造前的黃庭堅書法刻石看,至遲在宋代此庵已頗興盛。

此庵坐西北、朝東南,規模不大,東西寬35米,南北長75米,占地約2600平方米。庵內原有山門、正殿、配殿、千佛閣等,大多已毀,現隻存宋代所建大殿以及清代建造的兩個方亭,新近重建了千佛閣、山門等。初祖庵被群山環抱,環境優美。山門前三麵臨穀,形勢高險。庵內依山勢起伏,布置前、後院落。大殿位於前院平坦的台地上。從該殿柱上所刻施捐者題記看,大殿建於北宋宣和七年(1125)。題記內容為:“廣東東路韶州仁化縣潼陽鄉烏珠經塘村居奉佛男弟子劉善恭,僅施此柱一條,麵向真如實際無上佛果,菩提四恩忽報,三有齊資,願善恭同一切有情早圓佛果,大宋宣和七年佛成道日焚香書。”

大殿麵闊、進深各三間,單簷九脊殿,建在高約1米的磚砌台基上。前、後當心間施板門,前簷次間裝直欞窗,側麵前次間施木板壁,餘用牆封閉,石砌下肩有壓地隱起水浪紋浮雕,內間魚、龍、獅、人物等。台基僅於當心間前出踏道,後簷因室外地平升高,台階隻有一步之差。兩後內柱間砌扇麵牆,前設佛壇。殿內外共用16根內外同高的石柱。露明者作八角斷麵,埋入牆體者作方形抹角。八角石柱徑48厘米,當心間柱高3.53米,柱高與柱徑之比約為7∶1。角柱升起7厘米,與《營造法式》“三間生二寸”的規定,完全一致。采用側腳做法,側腳正、側麵均為9厘米,相當於柱高的2.5%,與《營造法式》規定的正麵柱“每長一尺側腳一分”,側麵柱“每長一尺即側腳八厘”,雖然偏小,但畢竟運用了側腳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