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章(2 / 3)

二、浙江寧波保國寺大殿

保國寺位於浙江寧波西郊靈山,舊名靈山寺,唐僖宗廣明元年(880)改今名。大殿位於寺內中軸線上偏北處,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所建,是江南地區保存最好的宋代木結構建築。20世紀50年代發現。

大殿麵闊三間,約11.90米;進深三間,約13.36米;單簷九脊殿。清代在四周加一圈下簷,形成重簷歇山頂。其內柱高於簷柱,前後簷柱上的梁後尾插入內柱柱身,近於宋式廳堂型構架,但柱上重疊多層柱頭枋,前部裝平棊、藻井,又具有宋式殿堂型構架的特點。柱頭鋪作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單栱偷心造,下昂昂身長達二椽架,昂尾與立在中平槫下的短柱相交,中間承下平槫,作用如斜梁。前、後簷當心間及山麵南、中兩間用兩朵補間鋪作,餘間各用一朵。補間鋪作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單栱造。昂身長一椽架,托在下平槫下。殿前簷及山麵南側一間的闌額為月梁形,其餘各間用上下兩層闌額。柱子係拚合而成,作八瓣瓜棱狀,宋代稱為“八觚”或“八混”。柱頭櫨鬥也隨柱身做八瓣,補間鋪作為方形訛角鬥。這些特點有的與《營造法式》所載相一致,有的屬唐、五代遺製。殿內石佛壇上有北宋崇寧元年(1102)紀年銘刻,但佛像已毀。詳見第十二章。

三、江蘇蘇州玄妙觀三清殿

蘇州地處江南腹地,曆史悠久,文化昌盛。但因時代變遷,遺留至今的早期建築尤其是木結構建築已是鳳毛麟角。玄妙觀三清殿為宋代遺構,頗為珍貴,是江南地區現存的唯一南宋時期的木結構建築。

玄妙觀坐落在蘇州古城中心,始建於西晉鹹寧二年(276),初名真慶道觀,唐時更名為開元宮,北宋時改稱天慶觀,元代至元年間更名為玄妙觀。玄妙觀早期的麵貌在南宋紹定年間所刻的《平江府城圖》碑中尚可窺見一斑。圖中所繪天慶觀有欞星門、中門、三清殿、回廊等,其中三清殿為重簷頂,兩側有挾殿。後經元、明、清各朝曆次重修、重建,麵貌已有很大變化。現玄妙觀有殿堂七座,中路有山門、三清殿,東路有文昌殿、觀音殿、壽星殿,西路有雷尊殿、財神殿等。唯三清殿為南宋遺構,其他均為晚近建築。

三清殿係南宋淳熙六年(1179)重建。麵闊九間,約43米;進深六間,約25米;重簷九脊殿。下簷本為副階,但目前已與殿內空間完全相通。大殿正立麵當中三間及後簷當心間皆用槅扇門四扇,其餘各間除盡間為實牆外,皆開窗。門窗、屋頂瓦飾等外立麵裝修已非南宋原物,是後期重修所留。

殿身每縫構架用五柱,即前、後簷柱,前、後內柱,中柱。除前、後簷柱外,內柱與中柱皆以天花為界,分為上下兩段,上段柱子立於下段柱頭的鋪作之上。上段柱子間用三椽栿、乳栿及劄牽連絡。三椽栿、乳栿、劄牽一頭插入柱身,另一頭由蜀柱支承,並承托平槫。其中脊槫、中平槫由柱頭直接支承。上段構架明顯地帶有明清時期江南建築中穿鬥架的痕跡,絕非南宋遺物,應是後代重修時所換,改動明顯。下段柱子間由額枋及串枋連絡,柱頭施柱頭鋪作,柱間有補間鋪作及襻間鋪作。下簷深二椽架,下簷柱與上簷柱(老簷柱)間施乳栿及劄牽。乳栿與劄牽一頭入上簷柱柱身,並以丁頭栱承之,另一頭入簷柱鋪作,並承簷槫。

大殿鬥栱由上簷鋪作、下簷鋪作和內簷鋪作構成,與柱梁構架一樣,原有形製與後世改建交織在一進,較為複雜。上簷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皆為七鋪作雙杪雙假昂,裏轉七鋪作出四杪,裏外第一跳偷心,其餘各跳皆為單栱計心造。假昂做法宋代罕見,而明、清建築普遍使用,說明上簷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已留有明顯的後世改動痕跡。上簷轉角鋪作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另於45度角出角華栱、角昂。下簷鋪作較為簡單,柱頭鋪作為四鋪作單下昂,裏轉出一杪以承乳栿;補間鋪作同樣為四鋪作單下昂,裏轉出一杪承托昂尾。轉角鋪作在柱頭鋪作基礎上,斜出角昂,承托由昂。內簷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為六鋪作雙杪單上昂,第一跳偷心,第二跳施靴楔以承上昂。襻間鋪作做法簡單,似明清時期隔架科。

四、福建莆田元妙觀三清殿

除了華林寺大殿,福建地區尚留存有幾座早期建築,莆田元妙觀三清殿便是其中之一。不過這些建築後世改動較多,大多隻留下早期建築的某些風貌而已。

元妙觀位於莆田北麵東岩山麓,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初名天慶觀。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改名玄妙觀,清康熙後改稱元妙觀。元妙觀規模宏大,殿宇眾多,原中軸線上有山門、三清殿、玉皇殿、九禦殿、四官殿、文昌殿等,兩側又有東嶽殿、西嶽殿、五帝廟、五顯廟、太師殿、元君殿等。惜原殿大多不存,現僅有三清殿仍留有宋代建築的某些風貌。

元妙觀三清殿麵闊七間,進深六間,重簷九脊殿。宋構建築為麵闊五間,約23.30米;進深四間,約11.70米。從現存構架情形看,兩梢間改動較多,隻有中間三間基本保持了宋構建築的麵貌。當心間與次間的四縫梁架形製接近於《營造法式》中所提到的“八架椽屋前後用四柱”的結構類型。構架內外柱不同高,乳栿一端搭在外簷柱頭鋪作上,另一端插入內柱柱身,並用丁頭栱承托。四椽栿搭在內柱柱頭鋪作上,上置駝峰、櫨鬥以承平梁。

構架中所用的鬥栱極具地方特色。外簷柱頭鋪作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第二、第四跳計心,其餘偷心。其中第二跳跳頭上承瓜子栱、慢栱、素枋,第四跳承令栱與下昂形耍頭相交,上承橑簷枋。昂尾及耍頭後尾平行向上向內伸過下平槫後,與內柱柱頭鋪作三跳華栱後尾相抵。在乳栿背施駝峰、散鬥,承第一跳昂尾,其上再施橫栱兩重,承第二跳昂尾及耍頭尾。裏轉出雙杪偷心造,承托乳栿。外簷補間鋪作同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裏跳出三杪及靴楔,承下昂及耍頭尾。內柱柱頭鋪作僅施三跳華栱,偷心造,柱中心縫施單栱、素枋兩重。華栱裏跳承四椽栿,後尾與外簷鋪作昂尾及耍頭尾相抵。內簷補間鋪作簡單,類似明清建築的隔架科。

真如寺,原名萬壽寺,俗稱大寺,初建於宋代官場(今大場附近)。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僧永安改建後名真如院,取佛經《成唯識論》中“真實”、“如常”之義。元延祐七年(1320)僧妙心把佛寺從原址官場移建至桃樹浦之濱,改名真如寺。後來因寺得名,遂稱附近市集為真如鎮。1963年,真如寺進行維修,在正殿內額枋底部發現“大元歲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巳二十乙日巽時鼎建”雙鉤陰刻墨字題記,成為該寺建造年代的佐證。

受“伽藍七堂”的影響,原寺院主體建築由山門、韋馱殿、東西配殿和正殿等七座殿宇組成,它們組合成前後兩院。明清時期,陸續興建了許多偏殿樓閣:東廡有送子觀音殿、伽藍殿;西廡有十王殿、痘司殿;寺東有東嶽行宮、忠顯王殿;正殿西有城隍行宮、地藏殿;正殿前有韋馱殿、鄂王殿、魯班殿、財神殿、北方殿;正殿後有大悲閣、文昌閣、西方境等,形成規模頗大的寺廟建築群。後幾經戰火,配殿及附屬建築大多被毀,獨正殿尚存。

真如寺大殿為單簷九脊殿,麵闊三間,約13.40米;進深三間,約13米;平麵幾呈正方形。梁架采用前四椽栿、中四椽栿、後乳栿用四柱的方式,因此進深三間達十架椽。這與現存的江南地區其他宋元時期木結構建築,往往采用八架椽屋前三椽對後乳用四柱的梁架方式有所不同。進深三間的深度比值約為2∶2∶1,前槽空間頗為寬敞。前槽在四椽明栿上立蜀柱,在蜀柱和前內柱間施平棊。平棊從次間轉向山麵,延至後內柱止。前、後內柱間施四椽栿及平梁,形成大殿主空間。

大殿內柱均呈梭形,柱頂有覆盆式卷殺,形製優美。當心間柱下置石和素覆盆柱礎,次間柱下僅置石。外簷柱有明顯側腳,並有生起,使簷口呈一緩和的曲線起翹。這說明大殿雖為元代建築,但保留了一些宋代建築的特征。

鬥栱較為簡單,為四鋪作單昂,出耍頭。昂已是假昂,後尾另出有挑斡,承托下平槫。補間鋪作當心間置四朵,次間各用兩朵,都較《營造法式》的規定為多,具有從宋代建築向明清建築過渡的特點。梁栿采用矩形斷麵的月梁,砍製工整,近於宋式做法,唯無琴麵,與同時期的武義延福寺大殿、金華天寧寺大殿也有顯著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