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寺正殿曾曆經修葺,明洪武年間及弘治年間,僧道馨、法雷兩次重修。清光緒二十年(1894)又由真如鎮米商楊氏發起,同上海壽聖庵僧念岸、念倫募錢1.5萬緡,將單簷三間改成重簷五間,但原梁架等主體結構仍保留元代特點。
六、浙江武義延福寺大殿
延福寺在浙江武義桃溪。後晉天福二年(937)僧宗一建。原名福田寺,宋紹熙年間改名延福寺。元延祐四年(1317)重建,明正統年間重修。之後,清康熙九年(1607)、道光十八年(1838)、同治四年(1865)、光緒三十三年(1907)多次重修。據《宣平縣誌》、元泰定元年“重修延福院記”碑、明天順七年“陶孟端延福寺重修記”碑等記述,現存大殿建成於延祐四年(1317)。
大殿為重簷九脊殿。麵闊五間,當心間廣4.60米,次間廣1.95米,梢間廣1.65米,次梢兩間之寬度相加,尚小於當心間,通麵闊11.80米。大殿進深也為五間,自南往北第一間深1.60米,第二間深2.90米,第三間深3.70米,第四間深2米,第五間深1.60米,通進深11.80米。
大殿構架為八架椽屋,前三椽栿後乳栿用四柱。原係徹上明造,當心間正中於清乾隆九年(1744)修佛像時加天花,並作粉底彩繪,飾團龍及寫生花。前、後內柱間用三椽栿,一端插入前內柱柱身,另一端架在後內柱的柱頭鋪作之上。其上平梁則一頭置於三椽栿背上鬥栱,另一端架於前內柱柱頭鋪作上。栿背鬥栱及柱頭鋪作,皆於櫨鬥中出華栱兩跳承托三椽栿。平梁之上不用侏儒柱,而是在梁中部置櫨鬥,前後出華栱一跳,上施替木,似為丁頭抹頦栱之遺製,但不用叉手。櫨鬥左右置泥道栱與慢栱兩重,以承脊槫。《營造法式》卷三十一的“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園冶》卷一的“小五架梁式”兩圖之主要構造法與此略似。此種構造法尤以元、明建築中為多見,直到明末清初還屢見不鮮。不過此殿在平梁梁頭底部與後內柱柱頭鋪作之間,加弓形月梁一道,其作用如劄牽,其方法是於櫨鬥間出一跳承托之。前簷柱與前內柱間用三椽栿一道,栿上施蜀柱,柱作瓜柱形,下刻作鷹嘴狀,此種做法,在江南地區元明清建築中也較為常見,但以此殿與金華天寧寺大殿為最早。蜀柱並非用於承托乳栿,而是在前後加弓形劄牽。後內柱與後簷柱間用乳栿及劄牽,劄牽與前簷相同,皆作弓形月梁。次間兩山簷柱與內柱間梁架做法亦如此。下簷結構,係在簷柱與下簷兩柱間施“挑尖梁”,頗類明以後做法,當為後世所加。而整個梁架之所以如此配置,在於使佛壇前有較大的空間,並求屋脊位於正中。
除柱頭鋪作外,當心間施補間鋪作三朵,次梢間各施一朵。山麵自南往北第一、二、四皆一朵,第三間三朵。其配置方法在當心間較宋代《營造法式》所規定的已增多一朵。與金華天寧寺正殿相同。闌額下施由額,上無普柏枋,此種不施普柏坊的做法,在江南地區元代木結構建築中仍普遍存在。上簷鬥栱,櫨鬥寬30厘米,耳高8厘米,平高3厘米,欹高8厘米。交互鬥寬16厘米,耳高3.5厘米,平高2.5厘米,欹高3.5厘米。材為15.5×10厘米,栔為6厘米。采用六鋪作單杪雙下昂,單栱造,第一跳華栱偷心,第二、第三跳為下昂,每一昂頭各施單栱素枋,昂麵作人字形,下端特大。第二層昂頭亦僅施令栱,耍頭與襯枋頭皆略去。在柱頭中線上利用單栱素枋兩層重疊,後尾華栱兩跳偷心,上出靴楔以承昂尾。兩跳昂尾不平行,故其下層昂尾托於上層昂尾之中段,在其上施重栱。柱頭鋪作則僅上層昂尾挑起,其下層分位乃為三椽栿或乳栿所占。下簷鬥栱,材為11.5×6.5厘米,栔為5厘米,用材小於上簷。采用五鋪作雙杪單栱偷心造,裏轉雙杪偷心。鬥栱卷殺雖上、下簷極相似,然究不如上簷老成,且後尾華栱上之素枋,雕刻已趨繁瑣,為近晚期做法,疑是明代作品,又經清代重修。
柱礎計有兩種形式,正麵當心間簷柱下施雕寶相花聚盆柱礎,刀法精深,上加石,此為江南地區元代建築習見的做法。其餘的皆為形柱礎。用料除下簷簷柱間有黃石者外,皆青石製。柱除下簷的外,均作梭柱,曲線柔和,尤以內柱為佳。柱身中段直徑與柱高比例約為1∶10。最耐人尋味的是柱上下兩段均有收分,是名符其實的梭柱,比《營造法式》所說自柱之上段三分之一開始者,更加挺秀。內柱頂施圓鬥,與上海真如寺相同。
七、浙江金華天寧寺大殿
天寧寺位於金華山城東南的山坡上。據清康熙《金華府誌》、《金華縣誌》、道光《金華縣誌》、光緒《金華縣誌》等記載,天寧寺,舊名大藏院,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賜號“承天”。崇寧中(1102-1106)改名“崇寧萬壽寺”。政和(111-1118)更今名。南宋紹興八年(1138),高宗皇帝趙構為了崇奉他的父親趙佶,賜名“報恩廣寺”,又改“報恩光孝寺”。元延祐五年(1318)重建。明正統時(1436-1449)重修,名“天寧萬壽寺”。舊有石浮圖,可登覽。大殿後有大悲閣,乾隆四年(1739)知縣伍某改建成為萬壽宮,為官司視聖之所,乾隆五十九年(1794)捐修,後圮,同治十年(1871)重建。20世紀50年代,該寺尚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閣,今僅存大雄寶殿,其餘均被拆毀。
現存的大殿,據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采用碳14測定,有的柱子距今1000年,有的梁栿、鬥栱距今800年。目前梁架下還有許多題記,全用雙鉤填墨。當心間東首三椽栿下題有“大元延祐五年歲在戊午六月庚申吉且重建,恭祝”,下句連接西首三椽栿下的題記“今上皇帝聖躬萬萬歲,福及文武官僚六軍百姓者”。前槽東首三椽栿下題有“將仕郎管領阿速木投入□□□助緣中統鈔伍拾錠,所翼祿秩高遷,宅門光大”。前槽西首三椽栿下題有“宣武將軍婺州路沿海上萬戶寧顯祖助元中統鈔伍拾錠,祈福保祐男僧家媽幼瑞掌珠,長承世祿”。當心間內額下題有“崇善庵比丘永誠(?)樂施寶鈔壹佰錠,所祈四恩等報,三有齋資”。闌額下題有“持正葆真凝妙法師、婺州路光孝觀玄學提督兼焚修提點魏善震助緣中統鈔貳拾伍錠,兩翼身享壽康心全道德”。由此可見,元延祐五年(1318)重建天寧寺大殿時,保存了一部分北宋和南宋時候的構件。
大殿麵闊、進深各三間,平麵呈正方形。通麵闊12.72米,其中當心間廣6.16米,東、西次間皆廣3.28米。通進深為12.72米,其中由南往北第一間深4.65米,第二間深4.93米,第三間深3.14米。殿內共用柱16根,側腳做法,正麵平柱向裏側為柱高的1.6%,角柱向裏側為柱高的2.0%,側麵側腳則同正麵。內柱4根,以西北後內柱為例,底部直徑0.46米,前內柱高8.76米,後內柱高7.76米。簷柱12根,以東山北平柱為例,底部直徑0.40米,前簷東平柱底部直徑0.48米,有生起,平柱高4.92米,角柱高4.97米。柱身上端卷殺。柱礎高0.40米,頂端直徑稍大於柱底直徑,自上而下逐漸向外敞開,至0.30米處呈圓形內收;其下為方形石,每邊寬0.75米。它的形製與武義延福寺、蘇州羅漢院雙塔內部倚柱下部以及洞庭東山楊灣廟正殿簷柱柱礎相同,說明是元代遺物。
係徹上明造,全部梁栿采用拚合的方法,根據自然材大小,或上下兩根,或下麵一根、上麵兩根,用木梢穿連卯合而成,並卷殺成月梁狀。這種拚合的做法,少受材料大小的限製,也比較節省木料,在我國現存古建築實例中是不多見的。前後內柱間用三椽栿一道,一端插入前內柱柱身,並出丁頭栱承托,另一端置於後內柱柱頭,由櫨鬥出一跳華栱承托。三椽栿上施櫨鬥,出華栱一跳,承平梁一端,平梁另一端置於前內柱柱頭,由櫨鬥出華栱承托。平梁之上用侏儒柱,侏儒柱的下端略似鷹嘴狀,上端施櫨鬥及橫栱承托脊槫,並由人字形叉手固定。三椽栿下施順栿串一道。前簷柱與前內柱間同樣用三椽栿,一端置於簷柱柱頭,另一端插入內柱柱身。三椽栿上用侏儒柱,做法同平梁上侏儒柱,承托乳栿一端,乳栿另一端插入內柱柱身,並出丁頭栱承托。乳栿之上置一櫨鬥,出華栱一跳,承托劄牽。後簷柱與後內柱間用乳栿,上置侏儒柱承托劄牽,下施穿插枋。
大殿正立麵,補間鋪作當心間用鬥栱三朵,次間用一朵;山麵,補間鋪作當心間用鬥栱兩朵,前次間兩朵,後次間一朵。補間鋪作鬥栱為六鋪作單杪雙下昂單栱造,第一跳華栱為偷心,其上承托華頭子,第二跳為下昂,上施瓜子栱和慢栱,承托素枋,再上為第三跳,也是下昂,昂頭上僅施令栱與橑簷枋。裏轉第一跳華栱偷心,上出靴楔以承上昂。昂尾都不平行,上昂昂尾托住第一層下昂的約二分之一處,第一層下昂昂尾又托於第二層下昂昂尾的三分之二處,第二層下昂昂尾支托一鬥三升鬥栱,上施替木,相交於下平槫之下。這種使用上昂的做法,在力學上起到了杠杆的作用,同時又節省了大量的木材,在國內現存古建中是罕見的。柱頭鋪作在櫨鬥上跳出華栱,承托月梁,其上再施兩層下昂,真昂做法,但不用上昂。轉角鋪作在櫨鬥上跳出華栱承托華頭子,其上為第二跳下昂,上施鴛鴦交手瓜栱和鴛鴦交手慢栱,再上為第三跳下昂,昂上施令栱,各自獨立,不采用鴛鴦交手栱的辦法,上施由昂,昂頭上施寶瓶承托角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