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智責禁令(2 / 2)

優孟棄琴起身,拱手為禮道:“小民以為,此令絕非莊王所頒!”

“何以見得?”

“以莊王之賢,豈肯隻顧自己遊樂開心而置黎民之疾苦於不顧!”

莊王聽了此言,心頭一熱,如遇知音。然一轉念,故作惱怒道:“大膽樵夫!此令正是孤王所頒!難道你竟不怕斧鉞之誅嗎?”

優孟泰然自若地答道:“臣當忠君,民當愛國。小民深信大王乃仁德之君,絕非暴戾之主。所以敢負故都丹陽民眾之望,冒違令之嫌,潛入禁地,以琴相邀,當眾轉達民眾之意,使大王知民心,曉民意,投袂而起,重振朝綱,中興社稷。能如此,則小民因違令而飲恨黃泉也無遺憾!”

“你是何人?”楚莊王見這一樵夫舉止言談不凡,琴藝十分驚人,急切地問道。

“小民優孟,乃故都丹陽宮中俳優的後人。適才見大王寄情於劍,頓見肝膽,故特以琴相邀,以期晉見,亦不負百姓之托、萬民之望。”

楚莊王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哦,想必卿之祖父是先朝首席樂師吧!”

“正是。”優孟接著道,“小民聽祖父常說古代聖帝,功成之後,都先作樂;樂成之後,以祀上帝,一致嘉祥。如今大王蓄精養銳三年,肯定會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何不先作樂呢?”

楚莊王笑道:“適才琴劍合契,已覓知音,還是你了解我的心思。不過要作樂,必須先要有精於樂理的人,自我即位以來,苦苦尋覓,未得其人。沒想到龍山圍獵遇到勝任之人。卿速隨我回京,製樂以振朝綱、揚國威。”

這樣,優孟便留在楚國王宮內擔任首席樂師,伴隨在楚莊王左右。由於他滿腹經綸,演技也很高,深得楚莊王的賞識。

楚莊王有一匹心愛的馬,平時養在漂亮的馬廄裏,披著絲綢繡衣,吃著上等飼料。後來,這匹馬死了。楚莊王竟然要按大夫的禮遇為它安葬,並要大臣們為它守喪哭靈。大臣們紛紛勸阻,楚莊王竟勃然大怒。這下子,誰也不敢勸諫了。

優孟聽說楚莊王一意孤行,心生一計。他披頭散發,奔入宮中,在死馬麵前撥弄琴弦,托寄哀思。那琴音悲涼淒涼、如泣如訴。

楚莊王聞訊趕來,聽到這哀傷的琴曲,潸然垂淚。

優孟隨之放聲大哭起來。

楚莊王見優孟這個樣子,就驚奇地問是怎麼回事?

優孟道:“這匹馬是大王心愛之物,我見大王悲痛,作臣子的當然更傷心。想我楚國是個堂堂大國,辦事要夠氣派。這匹寶馬隻按大夫的禮遇安葬,太不夠了,我請求用國君的禮遇安葬它!”

楚莊王愣了一下,問:“那……該怎麼弄?”

優孟道:“請大王準備寶玉紋飾的棺槨,用上等的木料圍穴,派士兵挖墓運土,再封給這匹馬萬戶的食邑,並讓它在太廟裏受祭祀。這樣,就可以讓天下人都知道,我楚國的國君輕視國人,看重畜牲!”

優孟一席話,說得楚莊王麵紅耳赤。他感慨地說:“若不是卿弦外之音提醒本王,我真要犯下大罪過了。請問該怎樣來處置這匹馬呢?”

優孟見楚莊王已經悔悟,便說道:“請大王按六畜的禮遇處置它;用灶作槨,用鍋作棺,加上佐料升火祭祀,然後把它‘安葬’在大家的肚子裏。我再彈出哀樂,那寶馬豈不榮耀!”

楚莊王於是收回原來的命令,馬上吩咐手下人把馬烹煮了,召來大臣們分食,以示悔過。

大臣們吃著鮮美的馬肉,聆聽著美妙的琴音,都從心底裏稱讚優孟的詼諧和機智。

☆優孟:春秋時期著名伶優,被譽為中國幽默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