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必須做最壞的打算,也做最好的準備。投資理財更應該如此。在進行任何投資前,無論你有多大的把握,都應思考一下:“未來最壞的情況可能是什麼?”然後再問最壞的情況發生時,我能不能承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隻要投資的預期報酬夠高,就應投資。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時,是我們所無法承擔的,那麼報酬不管多麼迷人,也應斷然拒絕投資。
成功一定要冒險,但冒險不一定成功。冒險一定要冒對的風險。何謂對的風險,就是長期平均而言,具有高報酬的風險。有些人不是缺乏冒險精神,而是冒了不該冒的險。他們不知道冒什麼樣的險才能投資致富。
有一種遊戲,參加者必須出100元,遊戲的結果是:有99.9%的幾率你會損失100元,有0.1%的幾率你可以獲得95000元。那麼,你會不會參加這種遊戲呢?經過調查,65%以上的學生會選擇玩這種高風險的遊戲。理由很簡單,因為這個遊戲風險固然很高,但就算輸了,頂多損失100元;若贏了,就可得到95000元的高報酬。這項遊戲,其期望報酬率為負值,就算你贏一次,但是期期玩下來,你必輸無疑,這是典型的不值得冒的風險。
你若有機會造訪美國的大西洋城等地的賭城,或者是著名的澳門賭城,你將會發現裝潢豪華的賭廳竟然看不見窗戶,也沒有時針。為什麼呢?這就是賭場要利用大數法則贏你的錢。沒有鍾也沒有窗戶的目的,是想讓你分不清晝夜,玩到忘記了時間。因為你玩得愈久,玩得愈多次,賭場輸錢的概率就愈大。玩的次數增多,會使期望值逐漸現身,賭之所以必輸,原因就是賭博的期望值為負值。少數幾次看不出來,但經過愈長的時間後,期望值逐漸呈現出來,因此賭久了,必輸無疑。這就是為什麼“十賭九輸”、“久賭必輸”,這與大數法則的原理不謀而合。所謂的大數法則,是指遊戲的次數愈多,報酬率愈接近該遊戲的期望值。賭博也許可以成為一種娛樂方式,但絕對贏不了錢,因為它平均期望報酬率比銀行存款還低。的確,賭博的最高可能報酬非常驚人,但是它的平均期望報酬都是負值,冒這種風險,不但無法致富,反而有害。
沒有高報酬的風險千萬不要冒,例如外彙保證金交易、債券保證金交易、六合彩、彩券、賭博等,這都是高風險、低報酬的活動。你可以抱著娛樂的心態去從事以上的遊戲,但千萬不要妄想,這些遊戲能夠為你帶來財富。
心靈語思
冒險之前應仔細的估計分析一下主客觀條件,這些投機活動並非真正高報酬的投資工具,但絕對是高風險的活動,這種風險不值得去冒。
7.拿破侖就是你自己
有一個法國人,42歲了仍一事無成,他自己也認為自己簡直倒黴透了:離婚、破產、失業……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存價值和人生的意義。他對自己非常不滿,變得古怪、易怒,同時又十分脆弱。有一天,一個吉普賽人在巴黎街頭算命,他隨意一試。
吉普賽人看過他的手相之後,說:
“您是一個偉人,您很了不起!”
“什麼?”他大吃一驚,“我是個偉人,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吉普賽人平靜地說:
“您知道您是誰嗎?”
“我是誰?”他暗想,“是個倒黴鬼,是個窮光蛋,我是個被生活拋棄的人!”
但他仍然故作鎮靜地問:
“我是誰呢?”
“您是偉人”,吉普賽人說,“您知道嗎,您是拿破侖轉世!您身上流的血、您的勇氣和智慧,都是拿破侖的啊!先生,難道您真的沒有發覺,您的麵貌也很像拿破侖嗎?”
“不會吧……”他遲疑地說,“我離婚了……我破產了……我失業了……我幾乎無家可歸……”
“嗨,那是您的過去”,吉普賽人隻好說,“您的未來可不得了!如果先生您不相信,就不用給錢好了。不過,五年後,您將是法國最成功的人啊!因為您就是拿破侖的化身!”
他表麵裝作極不相信地離開了,但心裏卻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偉大感覺。他對拿破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家後,就想方設法找與拿破侖有關的一切書籍著述來學習。漸漸地,他發現周圍的環境開始改變了,朋友、家人、同事、老板,都換了另一種眼光、另一種表情對他。事情開始順利起來。13年以後,也就是在他55歲的時候,他成了億萬富翁,法國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
心靈語思
心態和行為是緊密相連的:積極的心態導致積極的思維和行為,而積極的思維和行為必然養成積極的心態。所以,任何時候都保有積極的心態吧!
8.雕塑家的“病”
有一個雕塑家有一天發現自己的麵貌越來越醜了。“醜”並非指膚色、五官(他原來長得很不錯的),而是指神情、神態,怎麼就那樣的“狡詐”、“凶惡”、“古怪”,以致於使麵相本身也讓人可惡可怕。
他遍訪名醫,均無辦法。因為,吃藥也好,整容也好,都無法醫治五官之間的“關係”——無法醫治一個人的愁眉苦臉,無法醫療“滿臉橫肉,凶神惡煞”。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遊曆一座廟宇時,把自己的苦衷向長老說了。長老說,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白治,你必須為我先做一點工——雕塑幾尊神態各異的觀音像。
雕塑家接受了這個條件。
在中國千百年的傳統文化中,觀音就是慈祥、善良、聖潔、寬仁、正義的化身,她(他)的麵相神情,自然就是人民群眾心中這些概念的形象化、典型化。
雕塑家在塑造過程中不斷研究、琢磨觀音的德行言表,不斷模擬她(他)的心態和神情,達到了忘我的程度。他相信自己就是觀音。
半年後,工作完成了,同時,他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相貌已經變得神清氣朗,端正莊嚴。
他感謝長老治好了他的病。
“不”,長老說,“是你自己治好的。”
此時,雕塑家已找到了原來“變醜”的病根——過去兩年,他一直在雕塑夜叉!
正所謂“相由心生,相隨心滅”。
心靈語思
世上那個能左右你的東西,除了你自己的心態別無其它,一個人沿著自己的信心生長,你認為你行,你就行。
齊格說得好:
“役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思維方式(心態)正確的人達到他的目的,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幫助思維方式(心態)錯誤的人。”
9.勇於道歉
向感情銀行提款時,應勇於道歉。發乎至誠的歉意足以化敵為友,例如:
“是我不對。”
“我對你不夠尊重,十分抱歉。”
“在別人麵前令你下不了台,雖然是無心之過,可是也不應該,我向你道歉。”
這種勇氣並非人人具備,隻有堅定自持、深具安全感的人能夠做到。缺乏自信的人惟恐道歉會顯得軟弱,讓自己受傷害,使別人得寸進尺。還不如把過錯歸咎於人,反而更容易些。
有句名言說:“弱者才會殘忍,隻有強者懂得溫柔。”
一天下午,我在家裏寫關於耐心問題的文章。孩子們在門廳裏跑來跑去,我感覺自己的耐心正在消失。
突然,兒子戴維一邊敲浴室的門,一邊扯著嗓子大喊:“讓我進去!讓我進去!”
我衝出書房,厲聲說:“戴維,你知不知道這多妨礙我?你知不知道要集中精力寫東西有多麼難?快回你房間去,等規矩一些的時候再出來。”他隻好垂頭喪氣地進了房間,關上房門。
當我轉過身來時,我意識到了另一個問題。這些男孩原來是在4英尺寬的門廳裏玩橄欖球。有—個孩子的嘴被撞著了,躺在地上,血流如注。我才知道戴維到浴室是為了給他取條濕毛巾,但他姐姐瑪利亞正在洗澡,不讓他進去。
我知道自己反應過了頭,立即到戴維的房間向他道歉。
我推開門,他劈頭就對我說:“我決不原諒你。”“為什麼不,寶貝?說真的,我不知道你是在設法幫你的兄弟。你為什麼不原諒我?”
“因為你上星期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他回答說。換句話,他是在說:“爸爸,你已經透支了,你那樣說是不能解決你行為的後果的。”
由衷的歉意是正數,但習以為常就會被視為言不由衷,變成負數。一般人可以容忍錯誤,因為錯誤通常是無心之過。但動機不良,或企圖文過飾非,就不會獲得寬恕。
心靈語思
不勇於道歉的人是心靈的弱者,不屑於道歉的人則缺乏修養,是自私的表現。正視自己的錯誤,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一下問題,真誠地坦白自己,才會獲得寬恕,擁有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