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遜先生笑了笑,正準備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說:“您不知道,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瞎的。都是二十三年前布爾頓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爾遜先生一震,問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廠爆炸中失明的嗎?”
盲人仿佛遇見了知音,興奮得連連點頭:“是啊是啁,您也知道?這也難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九十三個,傷的人有好幾百,可是頭條新聞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動對方,爭取多得到一些錢,他可憐巴巴地說了下來:“我真可憐啊!到處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頓沒下頓,死了都沒人知道!”他越說越激動,“您不知道當時的情況,火一下子冒了出來!仿佛是從地獄中冒出來的!逃命的人群都擠在一起,我好不容易衝到門口,可一個大個子在我身後大喊:“讓我先出去!我還年輕,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著我的身體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覺,等我醒來,就成了瞎子,命運真不公平啊!”
威爾遜先生冷冷地道:“事實恐怕不是這樣吧?你說反了。”
盲人—驚,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對著威爾遜先生。
威爾遜先生一字一頓地說:“我當時也在布爾頓化工廠當工人,是你從我的身上踏過去的!你長得比我高大,你說的那句話,我永遠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長時間,突然一把抓住威爾遜先生,爆發出一陣大笑:“這就是命運啊!不公平的命運!你在裏麵,現在出人頭地了,我跑了出去,卻成了一個沒有用的瞎子!”
威爾遜先生用力推開盲人的手,舉起了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櫚手杖,平靜地說:“你知道嗎?我也是一個瞎子。你相信命運,可是我不信。”
同是不幸的遭遇或失敗,有人隻能以乞討混日為生,有人卻能出人頭地,這決非命運的安排,而在於個人的奮鬥與否。
麵對自己的不幸,屈服於命運,自卑於命運,並企圖以此博取別人的同情,這樣的人隻能永遠躺在自己的不幸上哀鳴,不會有站起來的一天。可失敗並不意味著失去一切,靠自己的奮鬥一樣可以消除自卑的陰影,贏得尊重。
心靈語思
“弱者困於環境,智者利用環境”,反複述說自己的不幸隻不過給了別人一個聽故事的機會,博取別人的同情永遠不能彌補自己的損失,要抓緊時間努力奮鬥,拿回屬於自己的那份東西。
14.上帝的恩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艘船被炮彈擊中沉沒,全船隻有—個人活著漂到孤島,獨自一人在島上艱苦地生活。
他天天站在岸邊大搖白旗,希望有人來救他,可是一直都沒有結果。
有一天,他千辛萬苦所搭蓋的茅屋,突然起火燃燒,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把他所有的“家當”都燒光了。
他傷心之餘,埋怨上帝:“我唯一的棲身之處,我僅有的一點生活用品,都化為灰燼,上帝啊,你為何使我走上絕路?”
不久,忽然有人駕船來救他,他問他們怎麼知道島上有人。救他的人說道:“我們起先也不知道,但是看見島上有火光,所以船長派我們來看看。”
他起初的埋怨,變為大大的感激,因為上帝借這把火救了他。
失去並不可怕,即使不是每個人的命運都會如同上麵故事裏的主人公那麼幸運,也不會是世界末日。可怕的在失去的時候,你心中的那盞希望的燈也跟著熄滅了。
索斯說:“失敗不是氣餒的來源,而是新鮮的刺激。”著名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的一場意外遭遇恰恰給這一說法下了一個注腳。愛迪生費盡大半的財力,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實驗室,但不幸的是一場大火,幾乎將之吞筮殆盡,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他一生的研究心血也幾乎付之一炬。
當他的兒子在火場附近焦急地找他父親時,他看已經六十七歲的愛迪生,居然平靜地坐在一個小斜坡上,看著熊熊大火燒盡一切。
愛迪生看兒子來找他,扯開喉嚨叫他兒子快去找媽媽來,“快把她找來,讓她看看這難得一見的大火。”
大家都以為這場打擊可能對愛迪生造成重大的挫折,但是他卻說:“文火燒去了所有的錯誤。感謝上帝,我們又可以重新開始了。”
沒有多久,留聲機就被發明出來了。
心靈語思
真正的人生屬於生活的強者。困苦與不章對生活的強者是一種財富,不能以堅忍對抗厄運,才會加劇人生的不幸。所以,隻有強者在有幸與不幸交織的人生中,才能體會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加倍地去珍惜和感激生活。
15.雨的心情
從前有一個魚夫,脾氣非常暴躁。他每天都會去離家不遠的一條河裏去打魚。有一天,他剛剛撒下網不久,天上竟雷電交加,不一會兒傾盆大雨就劈頭蓋臉地灑了下來。看著自己剛剛撒下的網和空空如也的魚簍,魚夫非常生氣,他懷著滿腹的“倒黴”二字開始用力地收網,可事有不巧,魚網被河底裏的水草纏住了,任他怎樣抖動,就是收不起來,後來一氣之下,他將魚網撕扯得破破爛爛,這還不夠,最後又一頭裁進了池塘,再也沒有爬上來。
那時候,我想:這世界上哪有這樣的傻瓜,這一定是大人們哄小孩子的故事。因為在我的家裏,我認為下雨時是最愜意的時候,不但可以不去下地幹活,還可以躺在溫暖的土炕上睡大覺,或者是嚷著爸爸媽媽和哥哥姐姐們湊在一起玩牌,這時候父母通常是不會反對的,而當家人都不在家時,每逢下雨,我就會把收音機調到有音樂的波段,然後放到最大音量,從來都不曾有過魚夫那樣糟糕的心情。
後來,漸漸長大了,發現,現實生活中還真存在著那麼一些人,天氣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境遇也是如此。
也許你正遭受挫折、傷心、難過;也許你在質疑自己,也質疑環境;也許你在大聲咒罵,憤憤於這個世界的不公。
這些都沒有什麼,也都是正常的情緒,因為不如意事,往往是十有八九,這早就是古聖先賢們肯定的事實。
但你想總是如此嗎?你想改變嗎?你想總是讓自己陷入這樣不快樂的情緒嗎?
也許你會懷疑自己做得到嗎?
但我要告訴你,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幫你做到!
你絕對可以讓自己快樂,隻看你願不願意而已。
上司的咆哮、隔壁鄰居養的狗、總是混亂的交通、忽晴忽雨的天氣,這些都不是我們能控製的,也是不能改變的,可是,讓自己變快樂,絕對是我們能做到的。
大環境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也許有人夠努力,也辦到了,但這需要許多時間、耐力以及運氣,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辦到。
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快的方法,那就是:改變自己。
晴天可以令人高興,雨天當然也可以令人高興;成功可以令人欣喜,失敗當然也可以令你快樂。
晴天可以令萬物得以活動,雨天令植物可以滋潤;成功令一切的努力有了代價,失敗令錯誤的決定方針可以重新調整。
一切的事情都會發生,隻是看你心態如何調整而已。
心靈語思
心情被天氣影響。其實,你完全可以用你的心情去影響天氣,而人生曆程中的種種挫折和不幸,就如書頁中的一幅幅插圖畫,可以讓人欣賞,讓人產生美好的回味,成為奮進的原動力。
16.原諒別人
兩個朋友在吵架,吵到最後隻想不見對方,原本很好的朋友,卻因一次次的爭執,而成陌路。
甲是重視隱私的人,乙是喜愛分享的人,常常甲向乙說些秘密時,乙又說了出去。甲一次次地忍耐,乙一次次地再犯,最後,天真的乙說:“把過去的一切都忘掉,我們重新來,我願意改!”
你想,有可能嗎?發生的一切都已發生了,乙隻想要甲“忘掉”,那些信任已被乙一次次地破壞了。現在,乙要求一切重來,如果你是甲,你願意嗎?
甲不願意,乙也很氣:“她就是不肯原諒我。”
乙忘了,原諒這個東西是不能要求和勉強的,越是如此,越是得不到。也許,乙該做的隻是道歉。她如果願意道歉,一切都會有所不同,但她自覺沒有錯,甲的態度也令乙不滿了,所以,乙也不願原諒甲。
二人間的關係就如此僵持著,因為不肯原諒。
有一位台灣作家曾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例故事:
有一個婦人,平時溫文有禮,也很懂得持家,常常一大早就在家門口洗衣服,但她有一個不定時發作的毛病:發瘋。
她可以黃昏時拿把菜刀、棍子在家門口破口大罵;也可以一大早就如此。剛開始,人們以為那是誰家的廣播劇,後來才知道,是這位婦人在發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