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競爭創造人才管理創造成功2(3 / 3)

國君的手下說:“你舍得花五百兩黃金買死馬,更何況活馬呢?我們這一舉動必然會引來天下人為你送千裏馬來。”果然,沒過幾天,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裏馬。

當權者言出必行,賞罰分明,跟隨他的人自然就越來越多。

37偷雞者

從前有這樣一個人,家裏很窮,但又好吃懶做,看見別人家吃肉他就饞,於是每天都要去偷鄰居的雞。妻子告訴他說:“這樣的行為不好,不符合君子之道。”但那人卻回答說:“那就偷少一點好了,以後我每月偷一隻雞,等到明年的時候,就完全不偷了。”

這也是一種循序漸進的理論?是不是很荒謬?但是我們有時候自己就做著這樣荒謬的事情。吸煙有害身體,戒掉吧,每天少抽點;企業的管理機製有問題,可是事情到了最後怎麼樣?煙依然還在抽,企業的問題還是沒有徹底解決,一步一步來嘛!

明智的管理者在製定一項政策的時候,總是會記得這樣一件事——製定一個日程安排表,不實現目標絕不罷休。為此,要反思:計劃能不能使我們的思想具體化,體現出我們期望做什麼,什麼時候做好,誰去做什麼事,以及如何做?

38小狗找工作

小狗湯姆到處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卻毫無所獲。

他垂頭喪氣地向媽媽訴苦說:“我真是廢物,什麼都不會,沒有一家公司肯要我。”

媽媽奇怪地問:“那麼,蜜蜂、蜘蛛、百靈鳥和貓呢?”

湯姆說:“蜜蜂開了美容院,蜘蛛在搞網絡,百靈鳥當了歌星,貓是工商管理學校畢業的,所以當了公司行政部經理。我和他們不能比,我沒有高等教育的經曆和文憑。”

媽媽繼續問道:“還有馬、綿羊、母牛和母雞他們都做什麼呢?”

湯姆說:“馬能拉車,自己成立了運輸公司,綿羊的毛是紡織服裝的原材料,母牛可以產奶,母雞會下蛋。和他們不一樣,我是什麼能力也沒有。”

媽媽想了想,說:“孩子,不要自卑,你的確不是一匹能拉貨運輸的馬,也不是一隻會下蛋的雞,可你不是廢物,你是一隻忠誠的狗。雖然你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本領也不大,可是,一顆誠摯的心就足以彌補你所有的缺陷。記住我的話,兒子,無論經曆多少磨難,都要珍惜你那顆金子般的心,讓它發出光來。”

湯姆聽了媽媽的話,使勁地點點頭。

在曆盡艱辛之後,湯姆不僅找到了工作,而且頂替了貓的職位,在一家公司當上了行政部經理。貓很不服氣地找老板理論,說:“湯姆既不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也不懂外語,他憑什麼頂替我那麼高的職位呢?”

老板冷靜地回答說:“很簡單,因為他是一隻忠誠的狗。”

在一個企業組織中,往往會出現4種類型的員工,一種是像馬有能力的人,一種像狗一樣有高忠誠度的人,一種是能力和忠誠度都很低的人,一種是能力和忠誠度都很高的主人翁。其中,主人翁類型的人才幾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作為老板,現實的做法是如何配置前兩種人的工作關係。

才華橫溢的“野馬型”人才,常常是推動公司進步的原動力。然而,如果沒有忠誠的“狗”來維係日常的程序性工作,所有的變革到頭來都隻是一場鬧劇。

人品和能力同樣可貴,能力可以用文憑、績效來證明,人品用什麼來證明呢?答案是忠誠。

39問題的關鍵所在

有一天,動物園的管理員們發現狐狸從籠子裏跑出來了,於是便開會討論是什麼原因所致,大家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太低。所以就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五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

第二天,他們發現狐狸還是跑了出來。所以他們又討論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狐狸跑到外麵來了。於是管理員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八十公尺。

這時動物園裏的動物們開始了討論,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閑聊。“依你們看,這些人類還會再繼續加高狐狸的籠子嗎?”長頸鹿問。袋鼠說:“很難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事出有因,問題的發生在於沒有關門,所以一味地加高籠子,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抓事情的關鍵環節,對症下藥。

40把麻煩給製造麻煩的人

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在苟陂縣一帶修建了一條南北水渠。這條水渠又寬又長,足以灌溉沿渠的萬頃農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時候,沿堤的農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邊種植莊稼,有的甚至還把農作物種到了堤中央。等到雨水一多,渠水上漲,這些農民為了保住莊稼和渠田,便偷偷地在堤壩上挖開口子放水。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一條辛苦挖成的水渠被弄得遍體鱗傷,經常因決口而發生水災,水利變成了水害。

麵對這種情形,曆代苟陂縣的行政官員都無可奈何。每當渠水暴漲成災時,便調動軍隊去修築堤壩,堵塞漏洞。宋代的李若穀出任知縣時,也碰到了決堤修堤這個頭疼的問題,他便貼出告示說,今後凡是水渠決口,不再調動軍隊修堤,隻抽調沿渠的百姓,讓他們自己把決口的堤壩修好。

這布告貼出以後,再也沒有人偷偷地去決堤放水了。

如果在執行一項政策之前就把這當中的利害關係對執行者講清楚,他們也許就不會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做出損害團隊利益的事情了。當然這隻是對素質高的團隊來說的。如果員工的素質不太高,遇到這種情況即使你說明了利害關係,他還是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偷偷地去做一些損公肥私的事情。這時,嚴格有效的監督控製機製的建立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41嚴明的紀律

《左傳》記載:孫武去見吳王闔閭,與他談論帶兵打仗之事,說得頭頭是道。吳王心想:“紙上談兵管什麼用,讓我來考考他。”便出了個難題,讓孫武替他操練嬪妃宮女。孫武挑選了一百個宮女,讓吳王的兩個寵姬擔任隊長。

孫武將列隊操練的要領講得清清楚楚,但正式喊口令時,這些女人笑作一堆,亂作一團,誰也不聽他的。孫武再次講解了要領,並要兩個隊長以身作則。但他一喊口令,宮女們還是滿不在乎,兩個當隊長的寵姬更是笑彎了腰。孫武嚴厲地說道:“這裏是演武場,不是王宮;你們現在是軍人,不是宮女;我的口令就是軍令,不是玩笑。你們不按口令操練,兩個隊長帶頭不聽指揮,這就是公然違反軍法,理當斬首!”說完,便叫武士將兩個寵姬殺了。

場上頓時肅靜,宮女們嚇得誰也不敢出聲。當孫武再喊口令時,她們步調整齊,動作劃一,真正成了訓練有素的軍人。孫武派人請吳王來檢閱,吳王正為失去兩個寵妃而惋惜,沒有心思來看宮女操練,隻是派人告訴孫武:“先生的帶兵之道我已領教,由你指揮的軍隊一定紀律嚴明,能打勝仗。”

孫武沒有說什麼廢話,而是從立信出發,換得了軍紀森嚴、令出必行的效果。

正所謂“慈不掌兵”,管理者就應該堅持正確的原則,雖然推行的結果可能是得罪一些高層人士,導致自己的職位不保,但如果你的政策推行不下去那你同樣沒有前途。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機會成本,它所運用的就是經濟學最常用的一種理論:博弈論。其實隻要你真正是客觀公正地執行政策,而不是過多糾纏於自己的私利,你成功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42猴子的生存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者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六隻猴子分別關在三間空房子裏,每間兩隻,房子裏分別放置同等數量的食物,但放食物的位置高度不一樣。

第一間房子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間房子的食物分別多次從易到難懸掛在不同高度上,第三間房子的食物懸掛在屋頂。

數日後,他們發現第一間房子的猴子一死一傷,第三間房子的兩隻猴子都死了,隻有第二間房子的兩隻猴子活得好好的。

原來,第一間房子裏的猴子一進房子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為了爭奪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動幹戈,結果一死一傷。第三間房子的猴子雖做了努力,但因食物掛得太高夠不著,活活餓死了。隻有第二間房子的兩隻猴子先按各自的本事取食,最後隨著懸掛食物高度的增加,一隻猴子托起另一隻猴子跳起取食。這樣,它們每天依舊能取得足夠的食物。

如何實現人力資源的最佳組合,一直是人力資源管理十分關注的問題。

崗位難度過低,人人能幹,體現不出能力與水平,反倒增加了內耗,如同第一間房子裏的兩隻猴子;而崗位的難度太大,雖努力卻不能及,最後人才也會被埋沒抹殺,就像第三間房子裏的兩隻猴子。

隻有崗位難易適當,並循序漸進,猶如第二間房子裏的食物,才能真正體現和鍛煉人的能力與水平,發揮人的能動性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