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一個人的高考(2 / 3)

這時候英語趙老師已經複課,不過林玲和她總顯得別扭,不大得勁。同樣,全班同學在她的課上都有一種無形的壓迫感,提心吊膽的,特別是林玲,課堂聽講無比認真,卻不知道聽了些什麼。從那以後,她的心中陰影不散,對英語有了不由自己的抵觸,全憑吃以前的老本。滿分150分的考試,她的成績從以往的120、130分,倒退徘徊在100分左右,而全班的英語成績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班主任姚老師曾經做過一次全班的民意調查,征詢同學們對林玲事件的意見,所有排名靠前的同學都認為林玲有錯,連累了大家。不過其他老師都也同情林玲,其中地理老師在給林玲批閱了作業後,特地留了批語:“一切都會過去,好好加油!”林玲看了,倍感溫馨。

三個月後,英語趙老師調到別的班級。而經過這次風波的林玲,似乎長大了不少。

轉眼就是高二的下半學期。好像沒有什麼先兆,林玲突然間感覺到高考即將來臨的壓力和緊迫,不知道不對勁的氣氛從何而來。一天晚上回家,看見迎候她的父親鬢邊明顯多了白發,心頭忍不住哆嗦一下,那種期望,實在是無聲勝有聲。林玲在班裏的排名,其實還是穩定在前十名左右,但她已經一下子與高一時判若兩人,變得不再愛說愛笑,終日沉默寡言,時間也好像太匆促起來。

實際上作息時間足夠緊湊:早上草草吃飯,6:00準時離家,到學校後上一個早自習外加5節課,11:50放學回家午飯;飯後寫作業,一般到13:20,然後午休半小時,起來再去學校,從14:30上課,下午到晚上連自習算8節課,其中19:05到19:35,半小時吃飯時間,可以到食堂吃,也可以到校外買,同學們大多是一次性購買大包的麵包、方便麵,儲備一周隻用,很少離開教室;晚上22:10放學,十分鍾回家。到了高三後,晚間再加一個自習,放學就是23:00了。這些45分鍾一節的課間,上午下午第一節課後休息十分鍾,第二節課後算課間操時間,休息20分鍾,其餘課間休息五分鍾,拖遝的人上廁所都來不及。

至於所謂的自習,名義上一天6個,但老師基本占用了講課,搶趕教學進度。別的學校,一般是高二下半學期學完全部高中課程,高三全年複習;但朔城區一中的重點班,高二上半學期就要完成全部課程,複習時間為一年半。就這還得擠時間。林玲在高二期間,學校推廣“衡水經驗”,就是說學生買了語文、英語、曆史、地理和政治的口袋書,利用上學路上或吃飯之際的一切點滴時間,背誦學習。據說最早學得衡水經驗的一位原先學理科的同學成績上升很快,所以這一經驗很快在林玲和同學間風靡,見效不見效也莫須有。

2011年秋季,林玲升入高三。高三就搬到朔州南環的新校區學習,同時入駐的是高一的幾個重點班,免除一切幹擾,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門禁嚴格不得隨意出入,同學們稱之為“魔鬼訓練營”。不過學校允許家長在校區租住老師們的住房,不出校門陪讀性質。老師多數住在市區,新校區分到的樓房奇貨可居,百十平米的居室,年租金動輒接近2萬元,不錯的一筆副業收入,而且很快爆滿。林玲父親稍微慢了一步,已經沒房可租,隻好讓林玲住在學生宿舍。宿舍並不緊張,找個熟人一說,林玲還住了二人間,按理沒有擁擠和嘈雜之憂,但她好歹沒法適應。一來宿舍管理嚴格,每天11:50務必熄燈就寢,否則要被扣除生活分,一旦扣完20分,那就失去住宿資格,可是林玲每晚起碼需要學到12:30,甚至更晚,顯然時間不夠。二來她也手忙腳亂照顧不了自己,因為住宿舍需要打掃衛生,拖地掃地、疊軍被什麼的浪費時間,別看頂多20分鍾,在寸陰寸金的高三卻是個可觀的數字。對此林玲深有體會,她說每天5:00起床,假如睜眼一看是4:59,也會感覺很幸福,因為還有一分鍾的睡眠時間!

勉強住了7天學生宿舍,林玲和父親提出說不行,父親旋即在校區多方物色搜尋,居然找到僅剩的一套待租的樓房,離教室最遠,也很偏僻,步走有10幾分鍾的路程,跟原先在舊校區時林玲跑家差不多。這也無可挑剔了,馬上租下,年租金1.9萬元,不包括水暖電氣。林玲搬進來,大姐先來照管她,一個月後因為家有小孩拖累,再換了二姨過來,擔任林玲的免費保姆,無私無怨的直陪到林玲高中畢業。

生活安頓妥當,林玲就心無旁騖投身更加緊張的學習。學校的節假時間也做了變更:原來每兩周休息一天半,暑假15天寒假10天,現在是每三周或者一個月才休息一天半,剩下一個寒假安排不變。也許是形勢所迫,高二還會注重儀表的林玲,跟班裏大多花季女孩一樣,再也顧不得考慮自己的形象,整整一年多她幾乎不洗臉不洗澡,一副邋遢摸樣。高考前十個月,“倒計時三百天”的牌子就立起在每個同學的心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比醒目無比真切,好像聽得見秒針“哢哢哢”跳動的聲音,一下一下撞擊心扉。班裏的氣氛奇怪地同時驟變,即使下課的幾分鍾,都沒人閑聊說話,一個一個形同陌路。林玲吃驚地發現,她自己的心態開始不穩定了,原來的好朋友一律疏離。仍在月考,仍在排名,無形中好像每個同學都在互相競爭。雖然老師一再強調:你們要放眼全省、全市競爭,不要把眼光狹隘地隻盯著自己的班級和同學。這個道理大家心知肚明,但還是不由自主地提高警惕,看著誰也好像競爭對手,誰也好像隨時危及過來的敵人。

一天的勞動量加大了。一共6門課程,每門都在上課,晚自習各門輪流組織“限時練”,由老師出題考試並限時收取,練習同學們的做題速度,強化基本功。這些考題有的偏難,有的偏易,由同學們自己選擇,根據各自的需要可做可不做。這些程序化的學習之餘,同學們還自發地到書店購買了試卷,每天挑選各門的6套,完成後自己批改,對照答案評分,但每人所買的試卷各不相同,不知是防範或者戒備,總之刻意采取各自為戰的形式吧。

很快,全校性的模擬大考拉開帷幕,

按計劃一共十次,前邊的間隔一個月,後邊的密集一些。十場模擬考試,用以熟悉門道,進入臨場,適應模式,發現短板,積累經驗,磨練意誌等。用打仗來形容的話,應該的比喻是實彈演習,場場刺刀見紅。

第一次模擬考試時間是2011年9月,也即高三開學的一個月頭上。全校統一組織,同學們如臨大敵。完全和正式高考一樣,打亂教室和座位,排好了考場。前五個考場30人,後麵的是45人。所謂的指標生都在前五個考場,按平時的名次隨機排座,以後根據成績再行更替。全校文科生,加上五個補習班共有1000多人,考後排名時600位之後就不上榜公布,類似陪太子讀書的角色了。林玲以第117名的基礎名次,被抽選到第三考場,然後一切就緒。

考試十分正規,紀律嚴厲,首先屏蔽了考場的通訊信號、開啟了視頻監控設備。每間考場兩位老師監考,領導小組成員不斷巡查,考生不得帶入手機和書包,隻能攜帶裝有筆尺的透明資料袋,6門課時間也是兩天半。林玲坐在考場之際,心情很激動,信心也十足,渾然沒什麼思想包袱,因為她自恃經過高二後半學年的複習和鞏固,早已積蓄了足夠的能量亟待爆發,所謂“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衝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希望一展所學,一炮打響。

考完了,林玲的自我感覺良好,保守估分為529分。滿分750分,參照慣例,529分差不多就達到大學一本的錄取線,畢竟首次亮相,可以知足。然而,成績公布時大出林玲預想,竟然隻有498分,就算剛達二本線也還勉強。不知是閱卷嚴格,還是她的經驗實在稚嫩了些,而全班的情況大致類似,多著眼高手低,雖說林玲在全班還在第九名,在全校文科生中卻排在第213名,直跌96名。當下林玲不能接受眼前的現實,到班主任那兒哭得很厲害,慚愧自己沒能給班級爭光。班主任教誨她說,總是第一次麼,不能有什麼負擔,結果實屬正常,而同學間的排名密度很大,往往多一分可能就會前進三十名的。老師還分析說,因為應屆生跟補習生混在一起考試,補習生往往壓人一籌。說心裏話,林玲原先不怵補習生,認為凡是補習的肯定是學習差勁所致,因此她才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理,誰料到補習生臥薪嚐膽不容小視,其成績不少都在560分左右,最好還有600多分的。相應地,林玲轉而對補習生心存畏怯,有如被大山壓頂,歎氣攔路虎凶猛,不怕不行。

老師的開導並沒能使林玲放鬆多少,她不知道怎麼跟父親交代。那天很早就歇息了,卻整整想了半宿,直到深夜12點才拿出手機,用短信將失望的消息告訴了父親,懺悔一樣表達她的歉意。第二天早上,她還是忐忑不已,自習都沒去上,7:40手機響了,是父親打來的,可是她不敢接聽,硬讓姐姐代勞,姐姐接完了,轉告父親的安慰,說是要她穩定心情。

稍稍冷靜下來,林玲自己總結,還是數學不行,150分總分隻得到93分,剛及格的樣子。她真的對數學沒有好的辦法,終歸是基礎不紮實。雖說平日已把精力和時間盡力向數學傾斜,而且自上了高中,每周的兩節體育課都犧牲掉去找數學老師補課,兩節課80元的補課費也沒少掏,成績卻仍然鮮有起色。那麼是不是補課老師隻讓做題點撥不到位?於是林玲跟父親商量一回,第一次模擬考試後趕緊換了補課老師,還是一位親戚,每周兩節的費用漲成400元。這回見了效,後邊有一次數學考了116分,等於放衛星了——是後話。

頭一次考砸了,還得整軍再戰呀。一個星期從沮喪中不能自拔,第二個星期需要汲取教訓,第三個星期製定整改計劃,第四個星期剛要實施,倉促之間又一次全校模擬大考已經來臨,各項規程、形式照舊。這次上了考場,林玲就非常緊張,坐在那裏雙手冰涼,但暗暗鼓勁決心要絕地反擊,一雪前恥。考完還是覺得可以,分數下來是510分,倒也提高了12分,不料整體的成績都高,考題稍微簡單了,結局的格局變化不大。跟全校文科生去排名,林玲居然落到230名,再次後退了17名。左思右想,她根本不敢再去向父親提及,隻是隔天回家時母親小心翼翼地問她:“成績下來沒有?”她含糊著嘟囔說:“有點退,不好。”母親再也沒說什麼,父親則問都沒問。

那次是晚自習公布了成績的,林玲失意之下,三個自習都沒寫作業。回到住處,也不睡覺,而是開了電腦上網,大量瀏覽網上關於勵誌的名言,什麼“眼淚不是我們的答案,拚搏才是我們的選擇”,什麼“懷才好像懷孕一樣,懷得久了才能顯現出來”,等等此類。然後,她用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鼓勵自己:我懷得分明不夠久,機遇也還沒等到異彩綻放的那一天,所以還要豐富底蘊……

朋友不在身邊,又怕父母擔心而不能傾訴,所以滿腹心事隻能自己和自己說。那天林玲給自己寫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玲玲,你繼續努力!你最棒,你加油!”她還把對這次考試的檢討和反思寫上紙條,比如數學哪道題不該錯卻錯了,哪道題是蒙對的還是怎麼回事;多少明確考試的範圍究竟包含有哪些不同的類型,哪門課還有可以提高的空間和方向等。仿佛《封神演義》各路神魔祭出的法器,林玲除了精神勝利法,另有心理暗示法。早上起來,她對著家中一麵鏡子,跟鏡子裏的林玲揮舞拳頭,說:“玲玲,你最棒!加油!”開始口羞,聲音幾如蚊鳴,後來每天都說,臉皮也厚了,練得聲音稍大,就像傳銷的一樣。她自以為心態得到調節,保持了一種豁達的愉悅,但事實上壓抑的陰影隱藏得更深,威脅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