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傘初曆江湖 第十章:此去南海欲尋竿(1 / 3)

第十章:此去南海欲尋竿

回到了包間,李成和張友生還趴在桌子上睡覺,昨晚不知是幾時才睡。

楊素文也喝了不少酒,頭有些痛卻很清醒,更多的是有些失魂落魄,並沒有入睡,隻是靜靜坐著等兩人醒來。

直等到午時兩人才扶著頭相繼醒來,楊素文提醒張友生要上路了,張友生一拍腦袋,自己忘了要上路,惹惱了林老,他不教自己劍術就壞了。

於是趕忙拉著楊素文向碼頭跑去。後麵的李成想要挽留,卻喝多了還走不動路,踉踉蹌蹌追出明月樓,卻是再也跑不動,隻好對著前麵的楊素文大聲的喊:“素文,友生,到了京城可以到應天府找我。”

楊素文回頭揮手,卻被張友生拉著跑得話都說不出。江湖一麵,江湖再見。

兩人狂奔到碼頭,卻看見一個老頭還抱著酒壺在地上打呼嚕,時不時還翻個身。

楊素文和張友生皆是撓頭:“看來是我們想多了……”

暮春初夏時江南的天總是陰陰沉沉的,空氣潮濕,讓人感覺有些重,梅雨綿綿中似乎真的有黃梅的香味,興許第一次見識江南暮春的人會喜歡這輕愁感的棉意。不過行船數日,就算水性好的東海人素文和江南人張友生也感覺腹中有些反胃,從早到晚在船裏搖搖晃晃,就連睡覺也不例外,確實叫人難以忍受。林老頭反正整日醉昏,好像倒是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於是也就不準船靠岸,美其名曰行程吃緊,要抓緊趕路。說這話林老頭又灌進去一口酒,好像一點也沒看見楊素文和張友生的白眼。

春時的江水流速並不快,船在微風之中搖搖晃晃的緩緩前行,過往的漁夫往往呼號著水鳥,目隨魚動,也有釣客在江麵靜垂,心無旁騖。兩岸或是熱鬧的碼頭,有一眾漢子冒雨背著貨物;或是清淨的樹林竹林,隻有雨打樹葉的啪啪和鳥兒的輕啼。

外麵還下著微雨,楊素文和張友生隻好靜靜望著舷窗外,以緩解無聊。

忽而一陣漁歌傳來,明明聲音很近卻讓人感覺悠遠無比。

“東山伐毛竹,西桑結蠶絲。

一竿入北湖,平心撫南風。

春有黃魚秋有鱸,夏露作酒冬飲雪。

不想老來腕無力,一時魚勁痛失竿。

惜吾日曬黃綠竹,歎吾絲線斷複結。

喘息馳舟順江下,飄零十載欲尋竿。”

而後便是悲愴卻孤傲的川腔:“失吾杆,失吾杆,何處尋,到南海;不思茶,不思飯,唯思汝,為吾伴。”

明明聲音很近卻悠遠無比,江麵迂回處,一葉扁舟漸漸出現。舟頭一人孤立,無人劃槳,舟卻自動。

林老頭看了一眼對麵的船,飲一口酒,輕輕一笑。楊素文心頭一顫,莫非師父認識此人?

“吳瘋子,你又要去南海?”林老頭朗聲喊道。對麵歌聲暫停,隻剩餘音嫋嫋。“林酒鬼,你還沒有喝死?”對麵傳來了同樣的問答。

“這次能拿回你的劍嗎?”林老頭沉聲,聲音似乎不怎大,楊素文都懷疑對方是否能夠聽到。但是片刻對方便回答了,“拿得回又如何?拿不回又如何?”聲音一樣低沉,不知如何能夠傳得這麼遠。

“是啊!十多年了。”林老頭像是在和對麵說,卻更像是對自己說。

“也對!十多年了。”對麵也回答道,像是對自己說,卻也更像是對林老頭說。

“師父,他是……”楊素文好奇問道。

林老頭飲下一口酒,朗聲道:“他就是那個世人吹捧的一人即蜀國,死戰扶風而不死的狂劍吳華。”說的這麼大聲,似乎是在嘲諷對方。

吳華卻不氣惱,也是朗聲回答:“是啊!不過是打架逃跑成功,世人竟還如此吹捧,表麵是看得起我吳華,實際上是視孫扶風為神,從他手下能夠逃跑都是天大的本事。至於一人即蜀國就跟不用說了,不知多少人稱我吳華為無賴劍仙,不過我吳狂子就是無賴,打不過我就能跑,救不了國我就殺你皇帝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