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文走向趙先生,趙先生握住楊素文的手:“素文此次出行有無目的。”楊素文輕答:“素文如今在鹿山學劍,此次隨林師父出世行走江湖,要去昆侖山蓮花峰。”趙先生展眉一笑:“哈哈,此次北上,你要經過我在青州的家鄉,你可否進去坐坐,停留幾日?”素文不知趙先生為何如此熱情,卻見周圍人都是一副含著笑意奇怪的神情,回頭望望林老,林老慵懶地飲下一口酒,點點頭表示許可。
“趙先生如此熱情相邀,素文自當從命。”趙先生拍拍素文的肩膀,微笑道:“嗯嗯,好孩子,回去坐吧!”
眾人得知素文是李若寒弟子,自然免不了叫素文作詩詞聽聽。素文心中有些鬱悶,畢竟江湖人皆識得我,我卻不識得自己。空生煩悶也熬不過眾人起哄,大家提議素文寫一寫這春雨。素文起身,開始念句。
“春雷動,雨微冷。
茶肆靜坐,書卷輕冷。
無酒驅寒度日,便寫就一個醉字。
心微醺,春日至。
世間風流,與我無幹又何如。
依舊可聽風雨聲。”
雖然大家齊聲叫好,素文卻覺心中鬱鬱,作的詩也平平無奇,便言不勝酒力,要出亭走動清醒一下。
走在麻麻小雨裏,連衣服也不會濕,夜風清寒,吹在盛了水的樹葉上,泛起一片簌簌聲。
素文繞出後庭,卻見到書房的燈還在亮著,便走了進去。
原是葉夫人還在桌前磨墨,見素文進來,葉夫人輕輕一笑。“素文,為何不和他們共宴飲酒去呢?”素文輕輕一揖:“素文不勝酒力,下來走走醒醒神,見房中有燈火便進來看看,打擾夫人了。”葉夫人一笑:“無妨,外麵有些寒涼,屋中暖和,你便在裏頭坐坐吧!”說完卻自己咳嗽起來,用白色絹帕捂住口鼻,雖有些刻意掩蓋,卻依舊讓素文看見了帕子上的一抹殷紅。
“我有些風寒,便先下去休息了,你自己盡管在此處休息。”葉夫人找了個理由便辭別出門,可楊素文自幼熟讀各門書籍,岐黃之術也有涉獵,剛才那個情形,加之葉夫人麵黃清瘦,這分明是癆病之狀,此病常發與窮苦難以溫飽人家,葉家雖不是金玉人家,溫飽絕是不成問題,葉夫人為何有如此病症。素文想不通,輕輕搖頭。
忽而窗外一陣風襲來,書桌上的書被吹落下來。素文想到葉先生如此癡迷寫書,定是廢了不少心血,連忙替他撿起來。
書已被吹開兩頁,素文撿起,順便瞟了一眼。
“八歲識劍,十五初成,三十入聖。戰紛爭江湖,未嚐一敗。至三十有八時,折上代劍聖……八步蓮花峰,斬眾魔頭,逐之昆侖以北。問劍李書聖劍仙,驅之海外蓬萊,大定新唐江湖。於南海守燈,立誓為新唐之磨劍石,世人皆可挑戰……世上知劍之人,無不言扶風之稟賦,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武榜第一,非之莫屬。”
合上書卷,書名《新唐書——武俠卷》。
素文把書放在桌上,卻又像想到了什麼……
葉修文喝了幾壺酒,起身如廁。出了廁所經過書房,卻見燈火還亮著,低頭一思楊素文還未回到宴席,暗道不好,連忙快步走進書房。
卻見楊素文躺在椅子上小憩,檢查桌上書卷,並沒有翻動過。
叫醒素文,素文連連道歉:“方才葉夫人叫在下在此休息,不想一下竟睡著了,實在是失禮。”葉修文道:“還是回房休息吧,在此處睡著,容易感染風寒。”楊素文自然是拱手離開。
回到房裏,素文神情有些呆滯。
葉修文一個讀書人自是不知,習武之人耳力過人,自己的步伐不知多遠就已被聽見。
《新唐書——武俠卷》第一篇乃是南海劍聖,孫扶風。而第二篇卻是這樣寫的:“……楊玉環雖為女子,不喜女紅禮樂,卻獨愛詩文劍術,折新唐大半須眉……紅顏早逝,難與江湖各豪俠較武,卻是天下獨一女子書聖劍仙,此處列第二,表葉某一介須眉之敬意……”
此時世人皆知,楊玉環乃天子寵妃,愛女紅,識音律,舞步冠絕天下。
楊素文看向窗外雨中黑幕,聽風雨聲,卻難出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