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不可無視身邊的小事(1 / 2)

對預測有積極意義的信息往往很小,甚至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信息雖小,有時作用很大。所以,留心觀察細微小事,是發揮預見力不可欠缺的一個環節。

1948年的一天,瑞士人喬奇·德·曼斯塔爾帶著狗出外打獵。當他們穿行在植物叢中時,狗身上和主人的毛料褲管上都粘了不少刺果。

回到家裏,為了弄清刺果粘牢在皮毛上的原因,曼斯塔爾用顯微鏡仔細觀察。他發現每個刺果都有數百根細小的鉤子刺入平坦的皮毛中。這使他突然想到,作為扣件,刺果是無與倫比的。受此啟發,他發明了以一叢細小的軟鉤子齧合另一叢細小的圈環的新型扣件——凡爾克羅。曼斯塔爾經過廣泛調查,認為凡爾克羅用途廣泛,於是決定成立一家凡爾克羅開發公司,進行大批量生產。這種既能輕易扣住又能方便脫開,既輕便不鏽又可以水洗的尼龍扣件,一經投放市場,立即大受歡迎並成為暢銷不衰的搶手貨,已被廣泛地應用於服裝、室內裝潢,醫療及飛機、汽車製造等行業。

僅生產凡爾克羅的頭一年,他就賺了七千萬美元,由於發明了小小扣件——凡爾克羅,曼斯塔爾很快成了億萬富翁。

刺果粘人的衣服,不少人都遇到過,可曼斯塔爾卻從這次機遇中發現了黏附的秘密,並預見到它的廣泛運用的可能,他終於成了億萬富翁。

有一個和唐老鴨、米老鼠一樣風靡世界的兒童動畫片“啄木鳥伍迪”的形象,也是美國動畫大師瓦爾特·蘭茲和妻子偶然之機獲得啟發而創造的。

這是1940年8月29日,瓦爾特·蘭茲偕新娘到加利福尼亞度蜜月,他們剛在一家質樸宜人的農舍安頓好,就聽見從屋頂上傳來啄木鳥“塔塔”的啄木聲,聲音非常有力,大有啄破屋頂之勢,甚至嚇也嚇不走它。

後來,他們在銀幕上塑造了一個勤勞、頑強、可愛的藝術形象“啄木鳥伍迪”。以伍迪為形象的係列動畫片暢銷世界三十五年,蘭茲夫婦名利雙收,成了藝術界的巨富。

機遇,人人都有,但不要讓它失之交臂;對生活多一份熱心,就不會讓機會溜走。

法國人李比希是19世紀最傑出的化學家之一。1825年,年僅20多歲的他已是大學教授。一天,一個製鹽工廠的熟人給他送來了一瓶浸泡過某種海藻植物灰的母液,請他分析鑒定其中的化學成分。經過一番處理,李比希從中提煉出某些鹽類。他又將剩下的母液與氯水混合,再加一點澱粉試劑,母液立即呈藍色,這說明母液中含有碘化物。第二天一早,李比希又拿起這溶液來看,發現在藍色的含碘溶液上麵還有少量的棕色液層。這液層是什麼?他並沒有進一步深入研究,李比希認為,既然這液體是通入氯氣後生成的,那麼它無疑就是氯化碘了。他在裝著這種紅棕色液體的瓶子外邊,貼了一張“氯化碘”的標簽,就把它擱置一旁,不去理它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