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弗蘭科?哈德克:平息躁怒的十五種方法(2 / 2)

11.每天早上想一些振奮人心或令人高興的事情,把它們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子裏,整個白天都要一刻不停地想著它。當自己心情頹喪心灰意懶的時候想想它,當自己怒氣難平幾乎要發火的時候想想它。賦予它神奇的魔力,使它成為自己的動力。

12.每天記下讓自己不耐煩、生氣發火、憂愁苦悶的事件。一定要確切,使它成為自己真實的生活記錄。

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把它們寫下來,讀一讀自己寫的內容,然後下決心第二天加以改進。過一段時間再看看自己的記錄,可以看到自己的提高。把日記裏記下的這些事情,作為對自己的激勵記在心裏,堅持下去直到你完全成為自己的主人。

13.在別人麵前,無論受到什麼事件的觸動和刺激也不要使自己陷入憂愁和傷感,或者表現出不耐煩甚至生氣發火。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尊嚴。你一定要記住:人活著就一定要快樂。你周圍的人和事很多時候不能令你稱心如意,這毫無疑問;但是你要看到這個事實,那就是你生氣發火的對象往往因為你的失態而更加得意,因為你表現了自己的弱點而讓他們高興。你為什麼要讓別人沾沾自喜而使自己痛苦不堪呢?為什麼要為了別人的事情而使自己陷入煩惱和憂愁呢?這簡直是一種慢性自殺。所以一定要快樂起來。

14.不要使自己充當遭受不幸的無辜者角色。不要自憐!自憐的人是無可救藥的人。不要鼓勵自己這方麵的心理暗示。不要心血來潮突發奇想,沉溺於一些多愁善感的鬱悶情緒。不要為自己製造根本不存在的錯誤或過失。

15.維護自己的權利,控製自己的情緒,保持快樂的心境,經常用誠實、有力的意誌來省察自己的道德意識,千萬不要沉浸在無病呻吟、憤世嫉俗、猥瑣懦弱、陰暗沉重的思想裏,然後讓自己對什麼事情都無精打采或者輕慢懶散。

要點: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現在對微妙的感官智能還知之甚少――比如洞察、思維、判斷和推理等――人們隻知道它們的細胞位於顱骨前麵的部分,人的意誌力正是在這個部分發揮作用,把信息傳到整個機體的各個部分。有關意誌力的細胞位於這裏,其中一部分始終都在活動,而另一部分的活動是間歇性的,它們是大腦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們是精神的避難所,焦慮――我們致命的敵人正是從這裏開始侵入。詹姆斯教授說:“如果你一個上午坐在那裏悶悶不樂地發愁,唉聲歎氣,回答任何問題都無精打采有氣無力,你的低落的情緒是不會好轉的。如果你希望克服自己身上這些愁悶的情緒傾向,就必須付出努力,從一開始就冷靜理智地克製自己,把低落情緒有意識地轉向它的相反一麵。如果你堅持不懈,那麼一定會收到明顯的效果,沮喪和憂愁將漸漸減少,而開朗和活潑會慢慢取代它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