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是人們在遭受損失如死亡、離婚、失業、受騙、生病等後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一個人遭受悲傷時,可能會目瞪口呆,也可能會放聲痛哭。不管當時的反應如何,悲傷都會給人帶來長時間的痛苦。無論遭遇什麼樣的痛苦,如果不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便會被痛苦所葬送。美國著名人生導師和情感之父斯蒂芬?克利福德認為,在極度的痛苦中,任何人都無法使你解脫,隻有你自己可以解脫你自己。下麵是斯蒂芬?克利福德關於自己幫助自己的四個技巧:
1.盡情釋放
處理感情悲傷的最重要一步,是應當意識到自己遭受了某種損失,允許自己的心理、生理機製去感受和釋放悲傷。釋放發泄悲傷情感的理想途徑,正如同釋放發泄其他情感一樣。你要感到有必要和不能自製,你完全可以讓自己盡情地嚎啕大哭,捶胸頓足,直到不再想哭為止。同時,你也可以盡情地去想像由於這種損失,你可能會失去的所有美好事物。
2.適可而止
凡事都有一個度,超過了這個度或極限,事情就會走向自己的反麵。不要一味沉溺在悲傷之中。當你自己心裏老是在想,或者對自己老是說諸如“我的生活全完了”、“沒有必要再活下去”這些話的時候,你就幹脆停下來,不要再想再說下去。你應當對自己說:“孤獨有時本來就是生活必不可少的自然組成部分,我能夠克服和戰勝它。”你也可以用這樣的話去鼓勵、激發自己戰勝孤獨悲傷的勇氣。
3.規定一個日程表
你要給自己規定一個安排每日活動的日程表,通過強迫你自己去從事許許多多有益健康的活動,如開車轉一轉,洗些衣服、做做飯、讀些書看點報、到田野河邊散散步或登一下山等等,來抵消和衝淡悲傷憂鬱的失意心情。有經驗的心理醫生常常說服和規勸那些心情悲傷失意的患者,盡快地使自己投入到工作或自己的事業中去,禁止他們一人整天悶在家裏發呆,往往都能收到滿意理想的效果。
4.徹底擺脫和忘記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徹底擺脫和忘記悲傷憂鬱也不可能。因此,初經悲傷失意情感的人,每天可以設置某個固定的時間,讓自己去感受悲傷。在這段固定的時間裏,你可以讓自己的心情完全被引發你痛苦憂傷的那些呈現物所包圍,充分徹底地將自己淹沒其中,盡情地去感受。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一邊感受,一邊發泄。比如隻要你想哭喊,便盡情地想怎麼哭喊便怎麼哭喊,不要有絲毫的保留。你可以向失去的親人傾訴你的感情,想說什麼便說什麼。但經過這一段時間後,應盡快從悲傷中走出來。
要點:
悲傷是無情的現實,是無法拒絕和否認的,雖然承認它異常痛苦。你十分清醒地知道與此損失有關的過去一些幸福快樂和痛苦不快的回憶。接著,你開始重新建構自己的情感世界,重新樹立自己的形象,從而真正解決自己“悲傷危機”的實質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