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三月,此謂蕃秀”。夏天陽熱已盛,萬物繁茂。這時人們最好晚睡早起,以應天地旺盛之陽氣,但也不要太晚。中午應適當休息。夏季出汗較多,不可過於貪圖涼快,使毛孔閉塞,汗液不暢,暑熱內閉不能外泄。否則,輕則感冒不適,重則暑熱內迫心包,致神昏譫語,變證多端。
“秋三月,此謂容平”。秋天,自然界景象因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此時,天高風急,地氣清肅,宜早睡早起,以使意誌安寧清淨,以免秋天蕭殺之氣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冬三月,此謂閉藏”。冬季草木凋零,水寒成冰,大地龜裂,樹木已成枯枝,許多動物也已入穴冬眠,不見陽光。人此時也應順天地閉藏之勢,早睡晚起,待日出而活動。在精神上,則應安靜自若。
養生典範
我國辛亥革命老人張任天,原名張家福,字圖南,自號萬竹居士。1887年11月24日出生於浙江仙居縣,終年109歲。他是杭州市年齡最高的男性老壽星,也是辛亥革命參加者中壽命最長的一位。
張任天自幼聰穎好學,博覽群書。1901年,14歲的他便考取了秀才。這位身高僅1.45米左右的得誌少年或許受仙居地傑人靈的熏陶,又曾在台州府八仙岩上洞天攻讀詩書,習武練劍。
1904年,17歲的張任天離家到杭州“求是書院”讀書,1904年又東渡日本留學。辛亥革命時,他參加了興中會、同盟會,與孫中山有密切的交往,與革命家秋瑾共同進行革命。1924年,張任天由孫中山介紹去南洋擔任蘇門答臘《南洋日報》總編輯。建國後,他一直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參加社會活動,在浙江省政府參事室任職。
進入耄耋之年的張任天,思路清晰,步履穩健,十分健談。那他的長壽秘訣是什麼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四個字——順其自然。
(1)生活起居順其自然
張老常說:“隨意而至,隨遇而安。饑來吃飯,困來即眠,行則行,住則住,天下到處都是我的歸宿。”他生前在生活上雖有子女照顧,但仍堅持自己料理,不給家人增加麻煩和負擔。他對兒孫們說:“你們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大家還是自便為好。”
(2)飲食進補順其自然
張老飲食隨便,不迷信補藥。他不分粗細葷素,有什麼吃什麼,常常是走到那裏,吃在哪裏。他認為,想吃就說明身體需要,能吃得下,就會滿足身體對營養的需求。
(3)精神風貌順其自然
張老每日讀報,關心國家大事,有時練習書法和寫回憶文章,保持腦力不衰。他思路清晰,盡管說話速度較慢,但仍很健談,記憶力也很好。他每天早起、早睡,常到戶外活動筋骨,遇到雨雪天氣,就在室內活動。他還常到附近的河邊或樹林中散步,城隍山下、西子湖畔,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被人們稱為“遊俠老人”。
(4)修身養性順其自然
張老一直保持著愉快樂觀的健康心理。張老屋裏掛著“盛世人瑞”的鏡框,表明隻有國家興旺,才能有人瑞的佳境。他常說:“樂觀、豁達大度、幽默、常開玩笑,是延年益壽的良方。”
或許,張老這種順其自然的養生方法,和他的名字有很大的關係。他常幽默地對人說:“你看我的名字‘任天’二字,意思就是任從天的擺布。世人皆知,太陽有出有沒,月亮有陰晴圓缺,時間有白天黑夜,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要健康長壽,一定要順著它來,否則就會鬧病。”這就是他養生的秘訣。
1995年春,這位一生不苛求自己、更不苛求於他人,一切都自由、自然、自在,一直都保持著愉快的精神風貌的張任天老人,終於走完了他109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