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追名逐利,適可而止(2 / 2)

清心寡欲,說的是要做到內心清靜,節製嗜欲。頭腦裏沒有非分之欲、邪惡之欲、有悖於法律與道德之欲。古語道:“寡欲者,其誌潔;多欲者,其心貪也。”寡欲之人,不僅對自己生活享受要求較少,清貧樸素,而且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精神上富有。道德高尚是心理健康的基礎,精神富有是心理養生的重要因素,孔夫子早已說過:“大德必得其壽。”

當然,這裏所說的清心寡欲,也並不是說腦子什麼都不想,什麼欲望都沒有,而是指金錢欲、權力欲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應該盡量少些,求知欲、工作欲,還有與疾病作鬥爭的求生之欲,健康長壽之欲,則是多多益善。

養生典範

向多本,1888年1月24日出生於湖南石門縣河口鄉郭家坪村一戶赤貧農家,1935年在石門參加紅軍,1965年在新疆軍區離職,享受師級待遇,1973年回湖南常德石門縣定居。

向多本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先後榮獲“獨立自由獎章”、“解放獎章”、“三級八一勳章”等獎勵,榮立二等功一次,是二等革命殘廢軍人。向多本生前是我國健在老紅軍中歲數最大的革命老人,1988年獲國家“世紀老人”稱號,2000年獲常德市“十佳健康老人”稱號。

向多本晚年即使年逾百餘,仍皓首白眉,紅光滿麵,精神矍鑠,思堆敏捷,耳聰目明,言談流暢,行動自如,仍能讀點書報、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那麼,向老健康長壽的秘訣又是什麼呢?

據向老及其子女介紹,老人的長壽主要得益於心胸豁達、淡泊名利、勤勞簡樸等。

(1)心胸豁達、淡泊名利

向老是個炊事兵。在十多年艱苦的戰爭歲月中,向多本唯一的願望,就是為首長和同誌們燒好飯,讓同誌們多消滅幾個敵人,使廣大勞苦大眾早日過上好日子,這就是他最大的快樂。

在革命隊伍裏,向多本的心情是十分舒暢的,那種團結、平等、友善、和諧的人際關係,感染著他,改變著他。1937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黨內嚴格的政治生活,陶冶著他的情操,使他胸懷豁達,磊落大方。在他心裏,參加革命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推翻“三座大山”,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全國解放後,他依然做他的炊事員,後來是學生食堂的管理員,一直堅持工作到80多歲。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淡泊名利,從不居功自傲。離休後,向老從新疆回到家鄉石門居住,他從不向人炫耀自己的過去,每天種菜,做家務,還把門前的一條街道打掃得幹幹淨淨,過著極普通的平民生活。

向老這種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精神風貌,正是他安守平凡清靜、免去世俗煩惱、求得身心舒暢、贏得健康長壽的重要原因。

在向老90歲時,老伴因病去世,這並未使他意誌消沉。他及時調整自己,很快便從巨大的悲痛中解脫出來,自己照顧自己,料理家務和照看孫子,一如既往,順其自然,過著平淡和恬靜的日子。

(2)勤勞簡樸

向老出身貧寒,一生勤勞儉樸。由於家境貧寒,向老從小就在饑寒交迫中度過。他年幼時便為生活所逼當了挑夫,每天要挑著一百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經常往返一百多裏的路程。這樣年複一年,日複一日,艱辛勞作,卻也煉就了他一副吃苦耐勞的好身板。

1935年,47歲的向老在石門參加紅軍,當上了一名炊事員。他扛著行軍鍋走出了雪山、草地,勝利到達延安,後來又扛著行軍鍋從延安南下,最後又隨大軍進入新疆,在生產建設兵團子弟中學當了炊事員。不同尋常的戰鬥歲月,鍛煉了向多本堅強的體魄和鋼鐵般的意誌,他直到年滿62歲時才結婚,65歲時得子。

除此之外,向老也注重鍛煉,生活有規律、有節製。長期以來,向老每天早晨堅持做些運動,而且不受天氣變化的影響。向老夏天6點半準時起床,冬天則7點起床,再冷也不戀熱被窩。晚上,他一般在9點鍾睡覺,再熱的暑天,也準時上床。每天下午2點至4點再睡兩個小時。當然,向老的健康長壽與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也有著莫大的關係。

2004年5月22日,被稱為“世界壽星”的老紅軍向多本,因呼吸循環衰竭醫治無效,在家鄉湖南石門縣逝世,壽高11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