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由於柔弱可以勝剛強,而世人偏偏崇尚剛強而不知守柔處弱,這就可能會由雄強變為雌柔,由得意變為失意,從而帶來無窮無盡的精神痛苦與煩惱。老子的守柔處弱、知雄守雌的人生哲學,不僅可以使原本柔弱的一方得到安慰,安於柔弱,而且也給由剛強轉為柔弱的大批失意者提供了一劑解脫痛苦的良方。
總之,老子這種守柔的觀點是極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會現象形象地向人們提出規勸,希望人們不要處處顯露突出,不要時時爭強好勝,而應柔順謙虛,有良好的處世修養,這樣才有利於修身養生。
養生典範
太極拳是一種徐緩運動,速度緩慢,動作柔和,能使人體的微循環得以擴張。太極拳以“鬆柔”為主,主張“用意不用力”,“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在意識的引導下做到“鬆靜自然”。這便鮮明地體現了道家“清靜為天下正”、“柔弱勝剛強”、“反者道之動”等處世哲學和養生智慧。
正因為太極拳對強身健體有顯著作用,故從古至今,很多人都通過打太極拳來保健養生。
吳圖南,原姓烏拉汗,名烏拉布。蒙古族人,1884年生於北京。一代太極拳宗師,號稱美髯公。
吳圖南自幼喜武,9歲習拳,曾入全佑拳房,後從學吳鑒泉大師學練太極拳,又投楊少侯門下,深得吳楊兩家太極功夫之精髓。他數十年如一日,刻苦習練,細心揣摩,拳藝日臻完善,並將保健養生與拳學融於一身。
吳圖南十分提倡太極拳運動。他在《國術概論》中指出,太極拳“以內外兼修,心身交益為主,增強智慧,陶冶性情,均有莫大之裨益。且於養生之道尤具優越之地位。惟有立足之地,即可以運動之能事。不過10分鍾左右,練習者,即可得美滿之興趣。”
吳圖南力主以太極拳健身養生,不圖技擊之術,通過練拳使身體有“天然優美之發育,順先天自然之能力,使全身得充分之發展,謀一生之永久健康。”
吳圖南常說:“鍛煉能增加人的機敏,增強記憶力。身體健康了,心情樂觀了,就想工作和學習。”他還說:“長壽人,應有健康的身體,充足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萬夫不當的勇氣。”
吳老生前,有人曾向他請教具體的鍛煉方法和長壽體會,他介紹說:“要健康長壽,首先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鍛煉,絕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吳老每天早晚都要練上20多分鍾的太極拳,真正做到了風雨無阻,寒暑不斷。同時,他還在工作之餘,經常到郊外散步。春天,他漫步在綠水微瀾的昆明湖畔;秋天,則登攀於香山的紅葉叢中。他認為,這樣既可以飽賞春光秋景,開闊胸懷,又能借此活動筋骨,強身健體。如果偶爾身體欠佳,他就打打太極拳,用鍛煉來調節、消除不適。抗日戰爭期間,他從上海逃難去西安,盡管一路上顛沛流離,空腸饑腹,但他每天清晨仍要練上一套太極拳;“文革”中,他橫遭迫害,家中被抄,第二天他還是像平常一樣準時去練太極拳。
依靠著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吳圖南登上了百歲壽星的寶殿。年逾百歲的他。依然神采奕奕,鶴發童顏,頭腦清醒,聲音宏亮,耳聰目明,步履矯健。他經常到太極拳訓練班進行輔導,做示範表演,甚至應邀到一些單位或大學去作報告。為傳播長壽和太極拳知識,他還不斷接待國際友人中的武術愛好者,向他們傳授武術,為弘揚中國傳統武術做出了積極貢獻。
1989年1月10日,被中外譽為“太極泰鬥”的吳圖南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