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養生之道,勤而行之(2 / 2)

(2)生活養生

養生貴在堅持,還表現在把養生方法寓於日常生活中,不要把養生看作一項任務,認為每天早上起床後打上一套太極拳就算每天養生的任務完成了,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生活中處處皆養生,例如,保持良好的睡眠是養生,早上吃早餐是養生,工作時保持愉悅的心情是養生,等等。隻有堅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養生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養生者。

(3)執著養生

“藥無貴賤,中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者妙。”沒有任何具體的養生方法可以適用於任何人。因此,人們在選擇養生方法時,要根據自己的狀況,選擇最佳的養生方式。而且,一旦選定了,就不要隨意更改、見異思遷,應該把這種養生方法堅持下去,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養生的功效。

養生典範

齊白石,我國著名的國畫家,也是世界聞名的大畫家。1863年生於湖南省湘潭縣,1957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齊白石從小務農,還當過15年木匠,27歲才開始學畫,45歲成名。他熱愛生活,熱愛工作,對人生與事業有著執著的追求。他一生手不離筆,從不間斷繪畫工作。由於刻苦學習,努力創新,齊白石始終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在長期的繪畫實踐中,白石老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筆法雄健,造形簡樸,色彩明快,尤擅長於畫花鳥蟲魚。

關於保健養生,齊白石老人有自己獨特的原則,並嚴格遵守執行。

白石老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自家的菜園為葡萄、絲瓜、花生等施肥、澆水,直累得汗流浹背才肯回去。早飯後,他開始作畫,一直忙到中午。午睡1小時後,白石老人又繼續作畫。他一幅畫一般用1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畫完之後,他站在一旁靜心觀察,或來回踱步。白石老人最喜歡拉二胡,每當傍晚,時常一個人坐在房前自拉自唱。他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可使手指靈活自如,同時還鍛煉了腰部,也改善了肺活量。當二胡拉累了,他又拿起身邊的啞鈴。

白石老人特別重視從生活中獲得素材,以大自然為師。他40歲以後,曾5次遊曆祖國大江南北,五嶽名山、洞庭湖、珠江及黃河流域都留下他的足跡。齊白石進入古稀之年,還入蜀遊曆,麵對三峽和巴山煙雲認真寫生。這不僅豐富了他的創作內容,同時也大大有益於身心健康。

齊老先生的長壽固然得益於作畫養心和日常鍛煉,但最關鍵的還是他嚴格奉行的“七戒”養生法。

(1)戒酒。齊白石高齡時幾乎每天都收到酒宴請柬,席間同座舉杯歡飲,白石先生每每都以“謝謝,不會飲酒”的答話謝絕了。

(2)戒煙。齊老從不吸煙,也不備煙,朋友來了,奉花相待,友人知情也諒解,抑製著煙癮不吸煙。

(3)戒狂喜。齊老的書畫珍品即使選入國際畫展,他也不喜形於色,仍鎮靜若常。

(4)戒悲憤。齊老從不因個人得失而悲歎氣惱。

(5)戒空想。齊老作畫時,必定動腦構思。畫境時,齊老就聚精會神邊思邊畫,他絕不空想,夜晚不動腦不貪坐。

(6)戒懶惰。齊老注重生活自理,衣食住行乃至補縫衣、洗刷碗、打掃地、徒步行,自己能辦的絕不求助他人。

(7)戒空度。齊老常說:“一日不學,苦混一天!”因此,他每天學習能收獲一點,便樂在其中。

就是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在作畫中,在運動中,在“七戒”中,白石老人以自己的堅持獲得了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