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遇事總是過分計較,一味地追究到底,硬要討個“說法”,那麼煩惱和憂愁便會先於“說法”而來,反而不利於身心健康。醫學研究表明,人若是經常處於煩惱憂愁的漩渦之中,會頻頻激發機體的“應激反應”,不僅會加速人的衰老,而且會引起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等疾病。而如果小事“糊塗”些,則可避免相關矛盾的發生,使緊張的氣氛變得輕鬆、活潑。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一個人隻要心胸開闊,不計較個人得失,樂於吃虧,就會有好人緣,使人感到可親、可愛、可敬,能贏得人們的好感與信任,從而內心獲得溫暖和滿足感。小事“糊塗”,讓人一分,就能使矛盾化解。生活在祥和的環境和氣氛中,人自然輕鬆愉快、坦然、安然加悠然,這樣,人自然會健康長壽。
養生典範
馬季,1934年出生,著名的相聲大師、表演藝術家。曆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協常務理事、中央廣播文工團說唱團團長等職。
馬季曾做過工廠學徒和書店店員,1951年起業餘表演相聲,1956年由中央廣播文工團說唱團吸收為專業相聲演員,師從侯寶林大師。馬季在近50年的演藝生涯裏,共創作了300多個相聲段子,是近現代相聲藝術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
馬季晚年身體十分健朗,70高齡還親自駕車和兒子切磋車技。他的保健秘訣很簡單:糊塗長壽。這是他贈人的條幅,也是自己保健養生的良方。
糊塗,主要是指凡事抱著“放一著,退一步”、“損於己則益於彼”、但求心安為核心的內容。特指不順心時,更應保持頭腦冷靜。“心靜則體安”,這符合傳統醫學有關疾病多生於氣,“糊塗”不傷“七情”的醫理。馬季在繼承民族曲藝的同時,也吸收傳統醫學精髓,並作為他的保健良方,瀟灑地生活著。
工作上,為了讓人們“獲得一點輕鬆,笑出幾聲”,每到過年過節,馬季總要創作一些相聲。為此,在“上級”審查時,馬季也多次挨批,多次受訓,但他總是笑咪咪地“糊塗”以待,連申辯都不屑一顧。用他的話說:“我要是小心眼兒,這世界上早就沒有馬季了!”
前些年的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馬季忙於傳、幫、帶,推出年輕的相聲演員,可有人勸他:“幹嗎不露露臉,大家都快把你忘了。”他滿不在乎地說:“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曆史使命,幹嗎老讓大家惦記著。要那名幹什麼?誰不知你身上有幾兩肉?”“糊塗”使他有清醒的頭腦,輕鬆的精神狀態。
馬季好久沒有“出場”了,一次,在公共汽車上,他聽到兩個小夥子這樣傳播“信息”:“哎!聽說馬季出事,被抓了!”“不會吧,昨天電視台還在播他的相聲呢?”“哎!播歸播,抓歸抓,你不明白!”最明白的是在場的馬季了。可他又“糊塗”起來,把頭往衣領裏一縮,不吭不哈,提前一站下車了。
馬季因“糊塗”得靜而心寬。心寬自安,他的身體胖起來了。他曾試著吃藥減肥,效果不大。於是,他又“糊塗”起來,“幹嗎要和自己過不去?”他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繼續拿著魚竿去釣魚。誰知最後,血壓也不高了,心髒供血也正常了。
2006年12月20日,馬季在家中突發心髒病,後經搶救無效而去世。演員李文啟追憶起馬季的養生之道,“以健康為中心;瀟灑一點,糊塗一點;忘記年齡,忘記疾病,忘記恩怨;有老伴、老友、老窩、老底,要笑,要跳,要俏,要嘮,要掉(放下架子)。”他不由得感慨,“一個如此懂得養生的人卻那麼早離開人世,如果身邊的人具備急救知識,可能他至今還在為我們帶來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