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到中老年,不但對待他人要寬厚仁慈,對待子女晚輩更要抱有一顆慈愛之心。晚輩長大成人後,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和社交領域,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隻要總體上對自己不錯,就不可過於苛求,過多指責。須知,以“難得糊塗”的氣量和境界,對子女多一份理解、尊重和關愛,這對自己的保健養生是有益無害的。
養生典範
龔祖清,1904年生於湖北鍾祥,經曆了光緒、民國和共產黨領導的三個時代。龔祖清老人家境貧窮,姊妹共11人,都相繼因病去世。家裏無半分良田,靠父母教書維持生計。老人從小跟著父母讀書,讀的主要是《女兒經》、《教兒經》、《論語》、《孔子》、《孟子》之類的書籍。
龔祖清18歲結婚,生有兩個孩子,但由於醫療條件差都不幸病逝。30多歲時,丈夫不幸去世,龔祖清便改嫁給現在的丈夫。1971年,丈夫因病去逝,龔祖清跟兒子媳婦一直生活到現在。
如今,龔祖清老人一頭烏黑的頭發,一雙明亮的眼睛,一身梅花紅花襖花褲。老人口齒清楚,說話沉穩,思維靈活,精神極好,看上去隻有80歲左右。龔祖清老人的媳婦白守鳳說,老人現在身體非常健康,除偶爾感冒咳嗽外,平時基本沒什麼毛病,每餐吃一大碗飯,吃菜葷素不擇。每天晚上都要喝一至二兩白酒,兩至三天抽一包煙。龔祖清老人講,這種生活習慣已經有了80年左右的時間。
龔祖清老人長壽的最大秘訣就在於:胸懷寬厚,心地善良。
龔祖清老人說,人要多做善事,多做好事,這樣才能積福積德,延年益壽。
龔祖清與丈夫(第二個丈夫是個醫生)行醫期間,不管病人有錢無錢,她都要丈夫先看病再說。病人無人照料,龔祖清就主動幫助料理,端茶遞水,倒屎倒尿,樣樣都幹。病人無錢付帳,就先記帳。病人久病長治,仍無錢付帳,照治不拒。有的病人確實困難,就免費治療。為此,夫婦倆行醫多年,卻沒有多少積蓄,醫療帳本記了厚厚兩本,後來全免了。大家都稱龔祖清夫婦倆醫德好。龔祖清的兒子結婚時,周圍幾十裏的人為感謝他們的慈善醫德,都聞訊趕來恭賀。
平時,隻要哪家有困難,龔祖清都樂於幫助。龔祖清老人會縫衣服。解放前有的因家庭困難,天寒地凍還穿著破爛單薄的衣服,凍得直哆嗦。龔祖清就主動自己掏錢縫了棉衣送去。左鄰右舍的孩子無人照料,都是龔祖清主動幫助照料。
1983年,龔祖清老人已是80歲高齡,附近有個70多歲的五保戶,因病無人照料,龔祖清老人知道後,主動去幫忙照料。每天幫這個五保戶做飯洗衣,倒屎倒尿,照顧得無微不至。第二年,這個五保戶病故,龔祖清老人又幫忙縫了一身新衣服,直到料理後事完畢。大家都說,提起龔祖清老人做的善事好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老人的媳婦也說,她嫁到這個家已經46年,從沒看到婆婆與人鬧過矛盾,吵過嘴。平時待人都是和睦相處,遇事從不生氣動怒,凡事都要讓人三分,說老人一生喜做善事,樂做好事。
龔祖清老人不僅善良寬厚,而且勤勞節儉。龔祖清現在已是百歲老人,每天清晨起床,家裏隻要做得動的事,她都幫著做。
龔祖清老人的兒孫也非常孝順,老人常對人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有利不要居前,修德不要落後,享受不要過分。至於活到長壽百歲,多半還是兒孫們照顧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