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第七十一章》
譯文
有道的聖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
闡釋
老子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自己已經很淵博了,卻總認為不足,這樣的人是最高尚的;自己明明知之甚少,卻要裝作學識淵博,這樣的人會不斷地生出毛病。
老子認為,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才是聖人的行為。“聖人不病,以其病病。”聖人之所以沒有缺點,就是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能正確麵對缺點。
養生也是如此。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吃五穀雜糧,既使身體保養得再好,也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傷病的威脅。如果感染了疾病,就應該勇敢的麵對它,正確的對待它,這樣才能安享生活。
《老子·第六十三章》中說:“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凡是輕易許諾的必然會失去信用,凡是把事情看得簡單的必然會困難重重,所以,聖人總是認真對待困難,也正因為此,他們才沒有困難。
這也是在告訴人們,得了病時不要背思想包袱,不要過分緊張和悲觀,應坦然麵對病痛,保持輕鬆樂觀的心情,身心愉悅地度過每一天,這樣才有利於疾病的康複。否則,在不確定自己是否有病的情況下,稍有不適,就懷疑患了絕症,過分緊張,心神不寧,對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由此看來,要想健康長壽,正確的疾病觀是必不可少的。正確對待疾病,最高明的辦法就是對疾病采取“知之不知”的態度,不過分緊張,該吃藥時吃藥,該治療時治療,該休息時休息,該娛樂時娛樂。隻有采取這種“戰略上藐視疾病,戰術上重視疾病”的態度,才會最有利於疾病的康複。
養生之道
老子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孔子也有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都是在強調,對問題、對缺陷要有一種坦誠的態度。同樣,在養生上,人們對疾病也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坦然地麵對它。
“既來之,則安之”,這是對待疾病的最佳態度。宋朝大文豪蘇軾有句名言:“因病得閑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患上疾病,首先不要害怕,不要緊張,不要悲觀,而要樂觀坦然麵對,做生活的主人。生命要由自己掌握,應樹立疾病是可以控製和治好的信心。同時,患了病就必須及時診治,不能諱疾忌醫。孫思邈便有言說:“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反對麵臨疾病,喪失信心,消極等待。“不可令病氣自在,恣意攻入,拱手待斃。”
當今很多人之所以能健康長壽,不僅是因為平時在精神上始終保持開朗樂觀的狀態,而且也與積極麵對疾病有很大的關係。
如相聲界一代宗師、語言大師侯寶林,一生走到哪裏就把歡笑帶到哪裏。晚年他患了胃癌,胃被全部切除。手術後親朋好友去看望他,他卻笑著說:“這下可好了,我把胃都割掉了,看胃癌往哪裏長。”一句話,就活躍了氣氛,使大家沉重的心情變成了笑聲。
又如,當代著名學者、書畫和文物鑒定家啟功先生有“二不怕”,一不怕病二不怕死。他頸椎病發作,需要做“牽引”治療。這般痛苦的事,他卻開心地喻為“上吊”,形神畢肖地寫下了《西江月》:“七節頸椎生刺,六斤鐵餅拴牢。長繩牽係兩三條,頭上數根活套。雖不輕鬆愉快,略同鍛煉晨操。《洗冤錄》裏篇篇瞧,不見這般上吊。”
而有些人患了病以後,特別是患了慢性病之後,就憂心忡忡,驚恐不安,甚至小病大養,賴床不起或長期臥床不願活動。殊不知,這樣做對疾病的康複十分不利。
首先,病理生理學提醒:一個器官有病,並不是這個器官整個組織不好,而是部分有病。病變組織需要修複,必須依賴營養物質的補充,而組織的營養來源於血液供應,隻有供血充足,營養豐富,病變組織才能迅速地修複。適度的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加速病變組織的恢複。如果病人賴床不起,不參加適當的鍛煉,患病器官就會日趨衰退,病情加重。
其次,慢性病人長期臥床,不進行適度的運動,機體血液循環不暢,代謝產物排泄減慢而積聚體內,久之,對機體產生不良的作用,致使病變組織病損程度加重,健康的組織器官營養不良,功能降低,危害健康。
再次,病人長期臥病或賴床不起,體力活動減少,會導致食欲欠佳,營養供應不足。再加上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較大,總擔心疾病難以治愈,整天鬱鬱寡歡,胡思亂想,也不利於疾病的早期康複。
德國心理學家說:“疾病是生命的一種狀態,生病是正常現象,就像死亡屬於生命一樣。”所以,麵對疾病時,一定要有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這樣才能在疾病中養病,在疾病中享受生活。
養生典範
曹曾祥,1897年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受家庭的影響,他用功讀書,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1918年,他從交大畢業,曾數次下南洋,先後在泰國、新加坡等建築公司做了幾年土木工程師。1921年回國後當了設計師,輾轉全國,曆盡艱辛。解放以後,在上海機電局負責基本建設,才漸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