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醫學科研與教育機構(一)(1 / 3)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基本情況職工50人,其中科研人員及醫師係列25人,包括正高級職稱5人、副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3人;其他係列25人,包括技術員23人及行政人員2人。

科研工作新增課題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李毅斌,32萬元,“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非血糖—病程相關遺傳易感性機製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孫旭光,11萬元,“紫外線—核黃素交聯治療真菌性角膜感染的實驗研究”;市衛生局課題2項——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徐亮,50萬元,“基於社區衛生的防盲防慢病模式探索”,青年基金,梁慶豐,2萬元,“光動力學療法治療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市科委課題2項——徐亮,45萬元,“市眼科研究所自主創新能力培育試點”,邱學軍、徐亮,90.1萬元,“立體顯示技術的舒適度與健康評價研究”。另有多項眼科及相關學科的橫向課題。

全年發表科技論文53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31篇、英文期刊22篇,收錄期刊中最高影響因子5.491。主編眼科著作1部。出版《眼科》雜誌、《國際眼科縱覽》雜誌各6期。

醫學教育畢業博士生3人、碩士生5人,在讀博士生6人、碩士生9人。

防盲與眼病篩查除了完成同仁眼科中心的部分臨床檢查工作外,全年完成本市城區老年人眼病篩查及慢病患者眼底檢查52631人,其中查出青光眼1578人(3.0%)、糖尿病視網膜病變526人(1.0%)、白內障14894人(28.3%)、白內障需手術者316人(0.6%)。在城八區舉辦了多種形式的眼病篩查交流會,現場指導與遠程會診相結合,從基層人員到社區骨幹,共培訓100餘人。同時,針對外地合作單位開展了眼病篩查培訓,受訓人員來自山東、西藏、湖南等地區。開發流動式科普篩查車3輛,在東城區科技周和愛眼日等活動中宣傳“防盲防慢病,健康隨車行”。在密雲縣太師屯鎮、懷柔區湯河口鎮建立了首批遠程眼科門診,通過專家遠程視頻會診,“麵對麵”回答患者谘詢,提出診療意見,探索新型的山區居民看眼病的模式。

由防盲辦組織、多部門配合在貧困地區開展了多次“光明行”行動。選派眼科醫療隊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吉林省白山和洮南、青海省西寧、甘肅省夏和縣、青海省貴德縣和互助縣等貧困地區免費實施白內障複明手術。在孟加拉首都達卡的伊斯蘭眼科醫院開展“中孟友好光明行”,為100名白內障患者實施了複明手術。11月,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0周年,同仁眼科醫療隊前往馬拉維和津巴布韋共和國,使612名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學術交流與合作年內,5次邀請德國海德堡大學約斯特·B喬納斯教授來所講學並進行科研合作。聘請大恒公司邱學軍研究員兼任研究所數字醫療實驗室主任,成為繼喬納斯、盧士江之後的第三位外聘專家。科研人員出國進修深造3人次,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進行大會發言或壁報交流20餘人次,參加國內學術會議30餘人次。

信息化建設年內,眼科電子病曆影像數據庫已收集患者資料104萬例,通過研究所網站可鏈接該數據庫“眼科影像數據”,患者可通過網站的“個人健康檔案”模塊查看並下載眼底照片等。

基本建設投資50餘萬元,建立屏障級動物實驗室,獲市科委頒發的使用許可證。

“十一五”回顧從2001年至今,眼科電子病曆影像數據庫已收集患者資料104萬例,並在病例模板、圖像處理等方麵積累了經驗。建設“數字眼科門診”,實現門診檢查一體化服務,短時間內完成常見病的診治,提高了專家門診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通過預約檢查、預約複診、預約專家、慢病防治以及建立健康檔案五大便捷服務,節省了患者排隊等候時間,緩解了“看眼科專家病難”的問題。建立以三級醫院為技術核心、區縣醫院為中心、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站為網底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係;通過在本市13個區縣198個鄉鎮的示範應用,使56.3萬農村人口得到眼病篩查;並將此模式推廣到河南、河北、山西、浙江和遼寧五省,外省市已有20.18萬農民獲益。

研究所開發出遠程眼科相關軟件、硬件,進行了遠程眼病篩查模式的推廣。在北京地區建立了18個遠程眼科區域中心、30個遠程眼科基地和261個遠程眼科服務站。在密雲縣太師屯鎮、懷柔區湯河口鎮建立了首批遠程眼科門診,使山區居民看眼病時間由原來的半天減少至半小時。

遵循“篩查在社區、影像到中心、診斷返社區、轉診到醫院”模式,每年完成城市眼病篩查萬人以上,對病人影像資料實時進行遠程會診,並結合社區衛生工作,兼顧慢病管理;通過同仁眼科轉診卡、複診卡、遠程專家門診等多種形式,為眼病患者提供良好的後續治療服務。通過“多層麵眼衛生保健與防病科普知識展廳”項目,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小學、同仁醫院門診建立了互動式多媒體“眼衛生保健與防病科普知識”查詢係統,開發健康教育處方以及放置眼球模型、眼病圖片等多種形式,針對不同人群進行特色科普宣傳活動。

2001年開展“北京眼病研究”,2004年起逐漸將研究結果帶給國際眼科界,已有90餘篇文章發表或被接受。

注重基礎科研投入,發表英文論文128篇,年人均發表0.51篇;中標課題52項,獲科研經費1930萬元,年人均經費7萬元,其中獲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500萬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其中2種藥物已作為醫院製劑用於臨床,1種藥物獲得醫院製劑臨床批件;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眼底圖像處理方法;主編眼科專著3部:《眼科腫瘤臨床與組織病理診斷》、《青光眼視神經診斷圖譜》、《低視力患者的康複與生存質量》。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開展眼科應用基礎及交叉學科研究:①通過對遺傳性視神經萎縮多個家係和散發病例進行致病基因分析,建立Leber視神經萎縮分子遺傳學診斷方法,發現遺傳性視神經萎縮的多種新突變,並進行了功能分析;②通過從體外、體內多層麵研究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向RPE分化、保護視網膜的潛能,發現大鼠的BMC能移行到RPE細胞層,對視網膜功能有一定保護作用;③通過對眼部200株病原體進行基因分型,獲得眼部病原體的基因型,建立了眼部病原體數據庫,構建了眼微生物基礎平台;④開展基於眼科的3D立體顯示技術的立體視覺舒適度與健康標準研究,建立關於3D立體顯示技術的立體視覺舒適度與健康評價標準和實驗檢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