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醫學科研與教育機構(一)(2 / 3)

與佑安醫院合作,通過遠程眼科係統,納入100餘例HIV感染者進行眼底病變分析。與同仁醫院內分泌科合作,對本市15個社區的糖尿病患者進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篩查糖尿病患者2600餘人,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可疑者約占25%。與同仁醫院心血管中心合作,分別在臨床心腦血管疾病人群以及社區老年人人群中進行眼底相關性研究。2010年,參與本市55個社區開展腦卒中防治工作,眼底血管改變監測納入此項工作中。

聘請前歐洲眼科研究協會秘書長、德國海德堡大學眼科JostBJonas教授為名譽所長,Jonas教授每年來所講學、指導工作5次以上,喬納斯教授2008年獲第五屆中華眼科國際金獎;聘請美國生物科技集團先進細胞科技公司盧士江教授為客座教授;聘請中科院北京大恒醫療設備公司邱學軍研究員兼任數字醫療實驗室主任;選派科技人員出國深造(1~3年)6人次;每年參加國際會議10餘人次,參加國內會議30餘人次;培養博士研究生16人、碩士研究生34人;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3人。開展臨床病例討論、研究所論壇等學術活動,邀請院內外專家講課等,提高研究所年輕人學術水平。

(撰稿:馬奕審核:崔彤彤李建軍)領導名單

黨支部副書記崔彤彤

所長徐亮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

(東城區天壇西裏6號)

基本情況職工166人,其中高級職稱54人、中級職稱50人、初級職稱43人、其他19人。醫療儀器設備1227台,總價值6000萬元。完成政府采購27項,同時報廢儀器設備13台,價值29.2萬元。

獲獎情況。被市科委評為“十一五”科研醫療工作優秀一檔,黨支部撰寫的《騰飛30年》獲市科委首都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一等獎,功能神經研究室張建國當選衛生部高層次人才科技骨幹。

改革與管理年內,審計部門對全所21個部門進行了小金庫自查,未發現小金庫及假發票。審計項目10項,審計金額74.81萬元,審減金額9.32萬元,審減率12.46%。會計室與上級財政部門溝通追加資金1000餘萬元。

醫療工作神經影像中心全年檢查患者12.1萬人次,伽瑪刀治療室診療990餘例,複診5000餘例。電生理完成視頻腦電監測970人次,術中腦電監測340人次,誘發電位術中監測1749例。神經介入室住院1187人次,手術709例,其中動脈瘤320例,綠色通道急診手術109例。膠質瘤治療中心完成手術360例,化療297人。功能神經室手術373例。神經病理室發出診斷報告約7000例,免疫組織化學染色15000餘片,冰凍快速診斷報告約1200例,分子病理報告200餘例,會診疑難病例400餘例。超微病理室發出診斷報告1584例,製作半薄及超薄切片3168張,照相15000張。

科研工作中標課題1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7項、局青年基金2項、市衛生係統高層次人才學科骨幹3項、世界衛生組織1項、國際合作1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衛生部基金1項。國際合作1項,獲資助經費112萬元;衛生部基金1項,獲資助1120萬元。到位所外課題經費906萬元,所內匹配科研經費346萬元。全年發表論文80篇,其中在國外雜誌發表37篇;論著70篇,在SCI(第一作者)上收錄文獻5篇、論文5篇。主編著作1部,參編著作2部,參編健康指南3部。獲科研成果獎2項,神經功能室張建國的“腦深部電刺激治療運動障礙疾病及相關研究”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腦深部電刺激作用機製研究及其在椎體外係疾病中的應用”獲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獎。超微病理室配合兄弟單位完成超微病理研究課題75項。生物細胞研究室培養細胞500瓶,做實驗動物120隻,內鏡手術650餘例。神經幹細胞室進行動物實驗100餘次,做實驗動物200隻;進行細胞實驗150餘次,培養細胞1200餘瓶。損傷修複室做實驗動物152隻,成功為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劉鬆博士申報了北京市高層人才項目。病理生理研究室實驗用新生大鼠(用於星形膠質細胞培養)200隻、成年大鼠50隻,完成滲透壓檢測27次。神經介質研究室完成530隻大鼠的動物實驗。功能神經室開展了國產腦深部電刺激PINS係統臨床實驗,完成30例帕金森患者植入,效果較好。動物實驗室完成《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的年檢,對外開放,資源共享,全年共做實驗動物1849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