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
(西城區永安路95號)
郵編:100050電話:63138552基本情況職工32人,其中科研人員30人,包括正高級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1人、初級職稱11人;行政人員1人;其他1人。獲獎情況。6月,麻風病專家李桓英教授獲首都傑出人才獎。8月,召開李桓英研究員學術思想研討暨90壽辰座談會,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何魯麗,馬海德夫人蘇菲女士,中國麻風防治協會秘書長潘春芝,馬海德基金會秘書長申鵬章,首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李明,市衛生局黨組副書記張秀芳,市委宣傳部宣傳處處長呂欽等參加會議,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張茅,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王隴德,市總工會時純利分別發來賀信。改革與管理加快引進人才,並形成以下優勢:集聚大量科技人才,主要是年輕人,增加了整個研究所的活力;形成比較豐富的技術沉澱,特別是在麻風病研究領域,不斷加強與國外的技術合作;具備從事研發和技術推廣的經驗。
科研工作申報課題5項,中標課題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市衛生局青年科學研究資助項目2項。在研課題中,包括NIH、WHO、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市衛生局—中醫局青年基金、首都醫科大學基礎臨床合作、李桓英基金會等資助的“麻風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在中國西部囊蟲病高發地區進行綜合幹預的研究”、“麻風菌基因分型傳染源和傳播鏈研究”、“IL-10啟動因子的多態性與麻風病易感基因研究”等。市科委資助的科普專項課題“吃出來的寄生蟲病”、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肺孢子菌肺炎基因載量的研究”結題。
全年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7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篇。
醫學教育5月,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第二屆全國熱帶醫學論壇,100餘人參加。11月,舉辦了市級繼續教育項目——第三屆麻風病防治及診斷技術培訓班,90人參加。
學術交流與合作8月23~25日,召開了第六次IDEAL麻風病國際學術會議。來自巴西、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印度、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尼泊爾、英國、美國、日本、韓國、荷蘭等13個國家的24名國際麻風病專家參會。全年參加國際學術會議5人次,國內學術會議30餘人次、短期培訓5人次。醫療工作熱帶病專家門診全年診治2150人次,收治患者56人次。熱帶病上報的1例(重症瘧疾)獲得大搶救成功獎。院內會診112次,院外會診20人次。診治麻風患者99人次,其中麻風患者45人次、可疑者篩查8人;院內外會診2次,確診4例;赴台體檢42人次。
完成寄生蟲病原學檢測863例、寄生蟲免疫學檢測3051例、肺炎衣原體IgM抗體檢測2424例、瘧疾檢測326例。開展新檢測項目6項。
腸道門診共診治急性腹瀉5804人次,大便常規及懸滴6282人份,大便細菌培養6225人份,其中痢疾陽性32例。
熱帶病急診工作中,檢測絲蟲65例、黑熱病32例、鉤體病55例、登革熱17例、瘧疾178例。接受上級檢查多次,均得到好評。
實驗室完成HIV抗體初篩24151件,陽性待查18人次,送市疾控中心確認18人次,其中HIV陽性6例、可疑陽性8例、陰性4例。婦科抗體定量檢測:弓形蟲(TOX)、風疹病毒(RBV)、巨細胞病毒(CMV)、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Ⅰ)、單純皰疹病毒Ⅱ型(HSV-Ⅱ)共3310例。完成卡氏肺孢子菌檢測642人次。
完成市疾控中心關於HIV室間質評的考評和國家臨檢中心TORCH係列的室間考評。
年內,熱研所現場開展科研及臨床診療、科普教研工作10餘次。
北京市中藥研究所
(西城區新街口水車胡同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