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體部分共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曆史回顧,通過回顧了解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問題。第二部分是通過對教學目標發展曆程的研究及其相關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實際上是從“閱讀為主”逐漸走向“聽說為先”的,而這個變化既是社會時代的發展變化促使大學英語教學進行相應的調整,也和大學英語的學習對象本身的英語水平不斷提高相關,還和人們對大學英語教學本身規律的認識逐漸深入相聯係。第三部分是對大學英語教材發展的曆史演變和存在問題的分析。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大學英語教材曾經經曆過四代教材。通過四代教材形式、內容特點的分析,了解到大學英語教材形態呈現出由單一型到多樣性、選材由政治性到文學性再到生活性的轉變;同時還發現大學英語教材在轉變過程中存在的諸如過於重視閱讀能力而忽視聽、說、寫、譯能力,語文材料失真,選材重趣味性和文學性、輕實用性和科普性等等的一些問題。第四部分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發展過程及其相關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設置的依據、發展過程以及內容和形式的變化,了解其效度、信度和可行性,並把握四、六級考試的正麵和負麵影響。四、六級考試一開始曾發揮積極作用:使全國高校意識到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推動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貫徹執行,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對教學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改革並完善考試製度;享有很高的社會聲譽。但隨著市場化、功利化因素的介入,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被異化和扭曲,負麵效果開始呈現:影響了正常的大學英語教學秩序,導致以考代教;扼殺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甚至影響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未形成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浪費可貴資源形成爭相逐利的利潤空間,妨害社會道德、公平和穩定。為此,開展了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到底是學業考試還是水平考試以及大學英語考試被妖魔化的原因的探究和分析,從而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存廢討論給出答案,提出徹底進行四、六級考試改革的主張和建議。

本文試圖通過對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曆程的考察,提出影響和製約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大學英語教學取得的主要成績,如提高了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能力,促進了係統的大學英語教學體係的構建,推動了專職的大學英語師資隊伍開始形成。在對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考察過程中,也試圖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如教學體係從形式具備到實質呈現還有較大距離,師資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本文在最後部分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認為最重要的是三方麵的問題,即結合專業、跨文化交際、整合信息技術。

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的急劇轉型之中,大學英語教學也麵臨著空前的機遇和挑戰。如何使大學英語教學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更好地適應新的社會發展要求,並為社會培養出大量的既能結合專業用英語學習又能順應國際交往的高層次高質量人才,是擺在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者和工作者麵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和課題。因此,研究大學英語教學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現在的發展曆程,總結它曾經取得的成績和曾經有過的教訓與問題,對於目前和未來的大學英語教學之路有著極為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啟示作用。

本文的研究是在以往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對大學英語教學的進一步探討,由於資料的限製和本人學術水平的有限,在深度和廣度上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同行指正。

§§第一章 大學英語教學的曆史發展沿革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曆程。伴隨著我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大學英語教學也經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本文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分為了七個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