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肢體成長遊戲——蹦蹦跳跳看“我”多快樂(2 / 3)

出示波浪圖,請幼兒選擇、匹配所選的彩帶及音樂樂曲,“寶寶,這就像剛才彩帶跳舞時的樣子。寶寶,你能告訴我,這一張圖表示的是哪段音樂?”

遊戲提示:

父母要給盡可能大的空間、時間,讓孩子自由盡情地表現。

六、踢踏舞,鍛煉幼兒平衡能力

遊戲目標:

從踢踏舞的基本動作練習開始,先學好基本功。通過遊戲,促進幼兒身體健康和健美,增進幼兒智力發展。

遊戲準備:

音樂,踢踏舞專用舞鞋。

遊戲玩法:

先進行熱身練習。家長可指導孩子雙手同步前後擺動並輔以屈肘動作,使腳部韌帶活動開,再用前腳尖觸地,繞動腳關節。熱身完畢後,進行基本動作訓練。在這個環節,不必放音樂,可先脫掉舞鞋,在平地上練習走步(在行走中重心從一隻腳轉換到另一隻腳,重心落到後跟再到腳掌前端)、跺步(與走步相似,但重心落在後腳掌上)、觸步(先後運用後跟和前腳掌,但沒有重心轉移)、前擦步(腳部向前擦出,用前腳掌擦擊地麵並馬上離開)、後擦步(同前擦步,但腳部是向後擦出)。

等孩子基本動作都嫻熟之後,再穿上踢踏鞋一起跳踢踏舞。家長牽著寶寶手跳踢踏舞,用腳跟、腳掌、腳尖擊打地麵發出響聲,加上各種優美舞姿,促使寶寶鍛煉自己身體的柔韌性及平衡能力。

遊戲提示:

遊戲教學應通俗易懂,從簡單的跟、掌基本動作開始,由淺入深。並教孩子保護自己的方式,如向側前方摔倒,可大大減少受傷幾率。

七、傳球遊戲,培養幼兒合作精神

遊戲目標:

通過傳球遊戲,發展幼兒的視覺觀察和反應能力,增強其協同配合的意識。

遊戲準備:

皮球。

遊戲玩法:

幼兒自由活動,單、雙手拍球,並做一套幼兒暖身活動體操,上肢運動——體側運動——腰部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接著開始做胯下傳球遊戲。和寶寶相距1米站好,讓幼兒分腿站立,並從胯下把球傳給你(可以用手傳球、用手向後撥球,視幼兒實際水平而定),“寶寶,把球傳給我。”待孩子熟練掌握之後,漸漸加大兩人之間的距離。或有意識地把球扔向離孩子有一定距離的左方或右方,讓他移動身體去接球。

遊戲提示:

家長把球扔到寶寶胸前,力度要適中,便於孩子接住;球最好扔到孩子的肩和膝之間,過高或過低會增加接球的難度;球的充氣量要適中,因為氣太足的球打到身上很疼。

八、對牆托氣球,利腦健腦的保健運動

遊戲目標:

增強身體的靈活性,特別是兩腿多向跑動的能力及兩手指的靈活性。此遊戲不僅是排球運動的基本簡化動作,而且是利腦健腦的保健運動。

遊戲準備:

一麵平整的牆壁,若幹大小氣球。

遊戲玩法:

遊戲開始時,可分組進行,每位遊戲者對牆雙手向上把球拋起,如果彈回的球,球路不正,雙手沒能托起,可用一隻手將球住,也可兩手交替對牆把球向上托起。遊戲者除把球向上托外,還可對牆練習墊球、扣球。如球落地,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球拾起,重新開始,次數累積。在規定的時間內以遊戲者個人把球托起而未落地的時間長短排列名次。

遊戲提示:

托球時,兩腳不停地移動,使身體麵對反彈回來的球。

九、接拋球,提高幼兒靈活機動能力

遊戲目標:

鍛煉孩子在跑動中的靈活性及準確判斷的能力,提高跑的傳接技能。

遊戲準備:

排球場地,球筐放好籃球3—5個

遊戲玩法:

排球場一側放好籃球3—5個,由母親當主裁判,發出“開始”口令後,父親拿起一球從左前上拋球過網,孩子立即根據球拋起的高度、方向、預計落下速度跑上去接球,然後將球放進筐,隨即父又將向網右前上拋球,依次交替重複拋接,直至將15個籃球在規定的30秒內拋完。孩子接球數越多越好。

遊戲提示:

排球網的高度,應視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父左右拋球的高度在網上1米以上,以利孩子判斷接球位置。父親拋球時,應先喊一聲“給”,以提示孩子去接球。

十、玩橡皮筋,提高敏捷性的好遊戲

遊戲目標:

引導幼兒練習熟練、靈敏地左右跳躍。

遊戲準備:

將幼兒三人分為一組,為每組提供兩根橡皮筋。

遊戲玩法:

將幼兒分成三人一組,其中兩名幼兒左右手各拉直一根皮筋,麵對麵蹲下,另一名幼兒站在橡皮筋中間。拉橡皮筋的兩名幼兒同時向一個方向(同時向左或向右)平行移動橡皮筋。中間幼兒左右跳越,不能碰到橡皮筋,碰到就換人(注意要求幼兒控製皮筋的高度)。

遊戲提示:

父母可以參加活動,指導幼兒跳橡皮筋。可變換多種方法,但應注意安全。

十一、接力賽,培養幼兒團隊意識

遊戲目標:

通過接力傳遞,培養幼兒的反應能力、協調性及團隊合作精神。

遊戲準備:

室外平整場地,並在規定區域畫好起跑線以及終點線,接力棒兩根,在終點處放兩麵小鼓。

遊戲玩法:

爸爸、媽媽等數人都可以參與到運動中,先做熱身操,活動身體各部位、關節後,將人員平均分成兩組,在起點線前排成兩豎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