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準備:
諸如苔蘚、樹葉、樹枝、樹皮、花草、種子等,硬紙板,膠水,小刷子。
遊戲玩法:
父母帶幼兒出遊,收集一些能夠做自然拚貼畫的材料。拿回來後,讓幼兒使用硬紙板做畫片,使用膠水拚貼,用小刷子去刷,一起做自然拚貼畫。鼓勵幼兒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並為每一幅拚貼畫起一個有趣的標題。
遊戲提示:
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手指的靈活性。通過遊戲進一步促進幼兒大腦的平衡發育,使左右手更準確、更靈活地用大自然的材料,拚出各種各樣的大千世界。這個過程還訓練幼兒留心觀察生活的能力。
十三、堆沙子,建造美麗的城堡
1.比一比,堆一堆
遊戲準備:
一些玩具,盛沙的容器等。
遊戲玩法:
當你和孩子一起堆沙子時,向他描述有關城堡圖片上情景。讓幼兒在盛沙的容器裏,堆出自己的建築作品,看看寶寶的城堡和圖片上的城堡,哪一個更漂亮。
遊戲提示:
通過遊戲,孩子會裝沙、倒沙、鏟沙,提高寶寶的想像力。
2.學我樣
遊戲準備:
一些玩具,盛沙的容器等。
遊戲玩法:
當你和孩子一起堆沙子時,一邊向他描述有關城堡圖片上情景,一邊示範給幼兒看如何用手指將沙子塑形,如把沙子堆在一起變成小山,用手輕拍可以讓它結實,鼓勵幼兒按自己方式玩沙,“寶寶,你在造房嗎?它好漂亮啊。”
父母還可以給圖片上城堡各個部位命名,如窗戶、門或屋頂。父母還可以啟發幼兒用會發光的錫箔紙做一些河流湖泊,可以將一些玩具置入作品當中,可以將活的小烏龜,小螃蟹等放入潮濕沙堆中,讓它們自由爬,寶寶則為這些小動物建造家園。看看寶寶的城堡和圖片上的城堡,哪個更漂亮。對寶寶的作品進行鼓勵,“我看見你在城堡上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圓拱,你還堆了一座小山,並且用手指在小山上挖了一個洞……”家長還可啟發寶寶將所建築的城堡或動物家園一一畫下來。
活動結束後,幫助孩子洗手。
遊戲提示:
遊戲中,父母應強調遊戲規則,不得將沙子揚撒,也不得用沾滿沙子的手去觸摸臉、眼睛等。
十四、藏寶尋寶,強化細致的分析能力
1.埋一埋,尋一尋
遊戲準備:
小沙鏟,一些作為寶物的小物件。
遊戲玩法:
父母首先做藏寶者,讓幼兒做尋寶者。藏寶時,讓尋寶者轉過身去,父母拿著沙鏟,在劃定的沙地的遊戲範圍內,任何一處挖坑埋入作為寶物的小物件,另外,還可以在沙地上做一些沙丘和沙洞,以迷惑尋寶者。找到寶物的,可以成為下一輪遊戲的藏寶者,繼續遊戲。
遊戲提示:
遊戲適合三歲以上的幼兒。幼兒都喜歡玩沙遊戲,尤其是年齡小的幼兒,相當熱愛這種藏寶尋寶遊戲。通過遊戲,讓幼兒體驗到勝利的喜悅。
2.學我樣
遊戲準備:
小沙鏟,一些作為寶物的小物件。
遊戲玩法:
在一些作為寶物的小物件中,父母作為藏寶者,隨意地拿出一件來,讓幼兒看一看,讓他明白等一會兒所尋的是什麼寶物。藏寶時,尋寶者要轉過身去,父母喊“一、二、三”開始時,尋寶者就可以轉過身來,在劃定的沙地的遊戲範圍內,尋找寶物。找到寶物的,可以成為下一輪遊戲的藏寶者。
遊戲提示:
為避免遊戲浪費時間,藏寶者可以適當地給一些提示,比如寶物埋入沙地的明顯特征等。
十五、玩泥巴,泥人也能哈哈笑
1.捏一捏,弄一弄
遊戲準備:
泥巴或麵團(彩色)。
遊戲玩法:
買一包麵團,包括各種顏色,讓寶寶發揮自己的觀察力及想像力,用麵團捏製泥人,或其他感興趣的小東西。並鼓勵寶寶同泥人對話交流。
遊戲提示:
培養寶寶對捏塑活動的喜愛,不僅滿足寶寶操作的願望,發展寶寶的想像力,而且使寶寶學習捏、搓、團、壓的技能,提高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2.學我樣
遊戲準備:
泥巴或麵團(彩色)。
遊戲玩法:
出示麵團,告訴寶寶今天我們要做泥人,還有湯圓和餅幹等。父母先示範,然後寶寶在家長的配合下進行捏塑活動,家長要積極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做捏、搓、團、壓等動作。
遊戲提示:
用泥巴或麵團製作東西過程中,讓寶寶了解到部分構成整體的概念。在孩子玩泥巴時,讓孩子和泥人說話,可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
十六、學折紙,折紙裏麵名堂多
1.折一折,疊一疊
遊戲準備:
正方形紙數張,彩色筆,玩具小羊。
遊戲玩法:
取一些方形的紙,讓幼兒對其邊對邊對折成短矩形狀,像一本書,並在書的扉頁上麵寫上孩子的名字,告訴他這是“某某”的書。角與邊對齊折成三角形,像一個小山,讓孩子在山上畫小草,並放一隻玩具小羊在小山旁,作吃草狀。
遊戲提示:
通過孩子的最初折紙練習,掌握對邊對角折疊的基本方法,並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學我樣
遊戲準備:
正方形紙數張、彩色筆、玩具小羊。
遊戲玩法:
父母取出一張正方形紙,讓幼兒看看,“寶寶快來看,這些東西都是正方形的,正方形的手帕,正方形的桌麵……”
幼兒也在一疊正方形紙中拿出一張,然後讓孩子跟著父母的動作做,並邊唱《折方紙》兒歌:小方紙,四方方,我要把它折疊書和山。邊對邊,就是書;角對角,就是小山……”等孩子折紙熟練後,可以讓他自己做。
遊戲提示:
在孩子學會折四邊形、正三角形後,可以提高難度,讓孩子學著折些其他物體造型,如小飛機,風箏等。
十七、走迷宮,記憶和思維的雙重考驗
1.走一走,繞一繞
遊戲準備:
卡片、圖畫紙、鉛筆。
遊戲玩法:
父母拿出一張卡片,在卡片上畫好各種迷宮,並讓幼兒用鉛筆順著路前進。但要注意的是,幼兒在中途碰到線或牆壁時都不可以。
遊戲提示:
通過走迷宮,培養孩子判斷、觀察思維能力。
2.學我樣
遊戲準備:
卡片、圖畫紙、鉛筆。
遊戲玩法:
父母拿出一張事先繪製好迷宮的卡片,讓幼兒看一看,指著卡片,問孩子:“這是迷宮遊戲,從這裏進入,怎樣走才能找到球呢?”然後讓孩子用鉛筆順著路往前走,“你看,球現在這裏,現在怎麼走才能找到球呢?寶寶,你用鉛筆畫出來。”告訴幼兒,中途碰到線或牆壁時都不可以,“如果中途道路不通,就要回到原處,重新找路喔。”鼓勵孩子多嚐試。
遊戲提示:
即使是三歲孩子,對於複雜的迷宮也會表現得很感興趣,很想嚐試看看,所以父母必須多下功夫。比如,問寶寶:“找球過程中遇到幾道阻擋?數數看,有幾道?”並問他:“找到球之後,你跟它說了什麼呢?”多和孩子交流思想。
十八、夜行動物,智力思維大檢閱
1.剪一剪,演一演
遊戲準備:
彩色鉛筆、黑紙卡、剪刀、吸管或木簽、彩色膠帶、電筒、一個有白牆或白屏的暗房。
遊戲玩法:
父母和孩子,首先手工製作各種夜行動物,以及星星和月亮等製作品,在暗房裏打開手電筒,讓燈光照射到白牆或白屏上,移動這些製作品,就會在白牆上形成各種變形的影子,即夜行動物。鼓勵幼兒自編自創劇情、設計動作。
遊戲提示:
光是明亮的,影子是黑暗的一部分。光隻能以直線的方式傳播,光線受到阻擋時,影子就形成了。通過遊戲,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2.學我樣
遊戲準備:
彩色鉛筆、黑紙卡、剪刀、吸管或木簽、彩色膠帶、電筒、一個有白牆或白屏的暗房。
遊戲玩法:
在一張黑紙上用鉛筆畫出夜行動物的輪廓,例如蝙蝠、貓頭鷹和蜘蛛等,在黑紙片上畫星星和月亮。父母和孩子,一起按照輪廓,剪下動物、星星和月亮的輪廓。用彩色鉛筆,畫出動物的麵貌特征,如眼睛、羽毛或骨骼形狀,線條要簡單。用手工刀切下動物的眼睛,羽毛形態等。把這些裁剪好的動物形狀,用彩色膠帶粘在作為手柄的吸管或烤肉簽上。
一切準備妥當後,父母在暗房裏打開手電筒向白色的屏幕上照去,讓幼兒移動這些動物以及其他形狀的製作品,移動時鼓勵幼兒自由發揮動作、劇情設計,使它們像皮影一樣在白屏上舞蹈。
遊戲提示:
所有的表演者,必須在手電筒的燈光照射下才可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