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藍色的大旋轉球,地球白天與黑夜盡在掌握中
遊戲目的:
激發兒童想象力,理解地球的白天與黑夜交替現象。
遊戲形式:
打開手電筒,告訴寶寶“這相當於太陽射出的陽光;拿起一隻藍色氣球,把氣球吊在離手電筒一米左右位置,告訴幼兒,這相當於地球。並幫助幼兒學會觀察,地球正對著太陽的一麵受到陽光的照射,這就是地球的白天現象;背對著的一麵受不到陽光的照射,這就是地球的黑夜現象。接著慢慢旋轉“地球”,觀察“地球”的被“陽光”所照射的情況。隨著地球旋轉,地球的白天和黑夜總是在交替更迭。
遊戲問答:
問:一個暖暖的金色早晨,狐狸撥通了搬到地球的另一麵的一個朋友的電話。可是電話那端,朋友睡意朦朧地說:“是誰呀!半夜三更打電話來?”明明是白天,朋友卻說是夜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答:地球每天都在自轉,當狐狸居住的地方轉到朝著太陽的時候,是白天。而背著太陽的地球另一麵是黑夜。狐狸的朋友居住在與狐狸相對的地球另一麵,故他是黑夜。
二、天氣和氣候,在“胡思亂想”中玩耍
遊戲目的:
理解天氣和氣候的變化,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遊戲形式:
在不同季節裏,或在氣候變化時,帶孩子去戶外散步,和孩子交流你們散步所看到的各種變化:“看,樹葉開始從紅色變成黃色了……”“秋天來了,看這風刮得多冷啊!”“寶寶,看見那朵白雲嗎?風正在把它吹走……”並教孩子學唱四季歌:“春季裏花兒開,秋季裏果兒黃;冬季裏,小朋友都要穿棉襖,夏季裏,小朋友要穿短褲。”帶孩子去戶外時,確保孩子有成人看護。
遊戲問答:
問:如果有一天下起冰雹來,你該怎麼辦?
答:你需要一把很堅固的雨傘,才能避免那些冰雹掉在你頭上。
三、光和聲音,最宏偉的視聽遊戲
遊戲目的:
培養寶寶對光和聲音現象的感性認識,理解並比較光和聲音的傳播。
遊戲形式:
父母可以利用手電光或小鏡子反射的光,吸引寶寶注視或轉動頭頸,引導孩子回答“光”;吹著口琴或敲著鼓走遠了,聽不見聲音了,讓寶寶產生懸念,並等待;吹著口琴或敲著鼓走近了,使寶寶高興。並引導孩子回答“聲音”。
在雷電交加的天氣裏,與孩子坐在有窗戶的室內引導孩子觀察:“寶寶,快來,光和聲音在賽跑。”引起寶寶興趣。“看到了嗎?聽到了嗎?哪一個跑得最快?你是先聽到聲音,還是先看到閃光呢?”引導寶寶回答“我先看到光”。接著父母在一旁總結:“因為光的速度特別的快,每秒鍾就可以可圍繞地球跑7圈半。你想想,一秒多短暫?誰都比不過它!可是,聲音總是不服輸,如今光和聲音的比賽仍然在繼續……”以此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遊戲問答:
問:我們平常都知道是先看見閃電,後聽見雷聲。那為什麼有時我們隻見閃電而沒有聽到雷聲呢?
答:因為光不僅比聲音跑得快,而且比聲音跑得遠。一般雷聲隻能走二三十千米,如果打雷的地方離我們太遠,我們就隻能看見閃電,聽不到雷聲了。
四、太陽和月亮,宇宙遊戲的開啟者
遊戲目的:
引導幼兒通過參與活動,掌握短句“××醒來了”、“××睡著了”,激發對文學活動的興趣。
遊戲形式:
在室內玻璃上,貼有圖畫紅太陽,並用窗簾遮住,在窗簾上貼有圖畫月亮。在一段優美輕柔的樂曲中帶孩子進入了夜晚。拉開窗簾,顯示出紅太陽圖畫,隨著歡快、熱鬧樂曲,感知太陽出來了,邊教孩子唱兒歌:“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小樹醒來了,你醒來了,我也醒來了,大家都醒來了。月亮出來了,小草睡著了,小花睡著了,你睡著了,我也睡著了。”邊指導孩子繪製白天和黑夜圖畫:“白天,圖中有太陽、小鳥、小樹、小朋友等;夜晚,圖中有月亮、小草、小花、小朋友等。在繪製過程中,父母要及時幫助寶寶,提出問題:“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還有誰醒來了?月亮出來了,誰睡著了,還有誰睡著了”。繪好圖畫後,可組織幼兒自由選擇動物玩具,聽到歡樂,熱鬧樂曲聲,幼兒邊舉起手中動物玩具邊高興地說:“太陽出來了,××醒著了。”聽到優美,輕柔樂曲聲,抱好動物一起閉上眼睛,輕聲說:“月亮出來了,××睡著了。”
遊戲問答:
問:如果明天太陽不再升起,世界將會怎麼樣?
答:白天會和夜晚一樣黑,公雞不知道應該什麼時候打鳴,人們也會大聲嚷著:“世界末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