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夜奪軍權(2 / 3)

“諾!”

深夜,淮陰大營。

“淮陰都尉到——”

淮陰都尉領著一幹將官快步走到營門前,都尉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呂冰和他身後的近衛軍們。都尉,乃一郡中最高的軍事長官。這個都尉本是未央宮中的羽林衛士,劉邦將他調往淮陰任都尉,本就是為了時刻監視韓信。時辰已經是深夜子時了,本來已經睡著了的他忽聽軍令司馬來報:營外淮陰侯府尉官傳達緊急詔令。都尉一頭霧水,深夜時分傳什麼緊急詔命?再說,他是一郡最高武官,皇帝有詔令為何不直接發到他或者郡守處?為何要先給淮陰侯?

都尉一麵上下打量著眼前這個五百人的隊伍,心中大感疑惑,這個韓信是最讓皇帝頭疼的人,因此皇帝才把自己派到這裏做都尉,深夜之中,陰謀之時,韓信莫不是想奪我兵權?想到這,都尉手按腰刀問道:“我朝軍製,不論誰人調軍,都要有兵符印信,與本將處勘驗無誤後方可調軍。將軍可有兵符?”

呂冰翻身下馬,從懷中取出聖旨道:“淮陰都尉聽旨——”

都尉慌忙跪下道:“臣在。”

呂冰冷冷一笑,展開聖旨讀道:“陳豨反叛,匈奴南下,勢驚朝野,邊境之軍已盡嘩變。京師之軍有限,而邊境之叛軍無限耳。聖旨到時,著令淮陰都尉速與淮陰侯韓信交割軍權,淮陰侯韓信提軍北上與朕合軍。旨到即行,不可遲誤。”

都尉眉頭緊鎖,越聽越覺的疑惑,他也不說接旨,直接昂起頭說道:“我朝軍製,一郡之兵隻負責郡內之治安,剿捕盜賊而已。還從未聽說,邊境有急,著令郡兵合兵禦敵的道理。”

呂冰看向都尉道:“邊境有急,自當調撥郡兵禦敵。又不止淮陰一處,各郡郡兵都要征發。”

都尉看向呂冰道:“既是如此,本將需要兵符勘驗!”

“怎麼?”呂冰一聲怒喝:“有陛下聖旨在此!難不成都尉欲抗旨乎?”

“本將受命於陛下!”都尉站起身道:“自當唯聖上馬首是瞻。然,軍國大事不是兒戲,若有兵符印信,勘驗無誤後,本將自當遵旨交割軍務。”說著,都尉緊握腰間的佩刀道:“若無兵符印信,單憑一紙空文,本將誓死不交!”

呂冰正要嗬斥,都尉一聲打斷接著說道;“淮陰侯不忠之心早已有之。今日爾等若拿不出兵符印信,本將即刻抓捕爾等,隨後率軍包抄淮陰侯府,以矯詔謀反之罪上報朝廷,憑聖上決斷!”

噌的一聲呂冰拔出腰刀一指都尉道:“怎麼?都尉竟敢抗旨不遵,欺我刀刃不鋒利乎?”

都尉眼見勢頭不對,忙一把從腰間抽出軍刀道:“汝刀鋒利,吾刀亦未嚐不鋒利!”

“淮陰侯到——”

眾人聞聲,忙向後看去,隻見又來一大隊人馬。那大隊人馬高舉著火把策馬向這邊奔來,來到營前勒馬停住,為首的正是淮陰侯韓信。呂冰一見,心中大是長長鬆了一口氣,忙收回腰刀,上前拱手道:“參見淮陰侯。”

韓信翻身下馬,眼見的營前一副劍拔弩張的樣子,開口問道:“怎麼?外有強賊亂國,內部還要自家火並麼?”

“稟告淮陰侯。”都尉忙收回軍刀,拱手道:“下官並不是要自家殘殺,隻是我朝軍製,不論誰人調軍,都需有兵符印信。若兵符印信勘驗無誤,下官自當交割兵權。”

“哼......”韓信冷冷一笑,大步朝營內走去,口中喊道:“擂鼓升帳!”

營內士卒大多當年都跟過韓信或多或少的打過幾仗,甚至一些千夫長,騎都將曾經也都是韓信的舊部。如今雖時隔多年,卻也都還認得這位昔日的統帥。韓信領軍,善待士卒,且能善於軍法,百戰百勝,從不會讓軍士白白送命,因此韓信在軍中威望甚高。如今韓信大步向中軍大帳內走去,又有誰人敢攔呢?

眼見韓信入營,竟無一人敢攔。都尉頗覺難堪,他隻好一揮手道:“擂鼓升帳。”吩咐過後,便忙提刀緊跟上去。呂冰嘴角微微一笑,轉頭吩咐近衛軍道:“你等護衛在中軍大帳四周,百步之內不準有外人。”近衛軍道聲諾後,呂冰也提刀快步跟上去。

“中軍大帳,擂鼓聚將!”

“咚咚咚......”

闊別軍旅多年,如今再入軍旅,韓信依舊是輕車熟路,那股大帥風範至今猶在。他一腳踏進中軍大帳,便走向正中的主將位置上。都尉快步跟上來,見韓信已經自己坐到了主將位置上,自己隻好站在副將位置上。呂冰走進來,立身於偏將位置上。剩餘營內各將官走入軍帳,分列大帳兩側。

諸將到齊,韓信開口說道:“代地陳豨暗通匈奴,如今已然在代地起事。聖上特命我韓信掛帥,率淮陰郡兵北上合兵禦敵。”

帳中騎督將曾經就是韓信麾下的一名百夫長,他首先站出來拱手道:“韓帥領軍,三軍皆服!”此話剛一說出來,帳內其餘將官紛紛拱手跟著喊道:“韓帥領軍,三軍皆服!”

“眾將放肆!”都尉一聲怒喝,扭頭看向韓信道:“淮陰侯於軍中之威望非下官可及,若淮陰侯振臂一呼,隻怕軍士們都要效命了。”說著,都尉高聲喝道:“淮陰侯還是楚王時就已有些許反心,如今又無兵符印信,如何證明不是造反?”

“如何證明?”韓信冷冷一笑,他掃視了眼帳內的將官們道:“眾將可信我韓信?”

眾將官忙齊聲喊道:“我等願再隨韓帥,建功立業,至死不渝!”

韓信看向呂冰道:“聖旨呢?”呂冰忙將聖旨遞給韓信,韓信接過聖旨傳給騎督將道:“軍情緊急,皇帝已率大軍禦駕親征陳豨,因事急迫,故而隻傳了聖旨,而沒有兵符。盡管沒有兵符,但這聖旨之上清清楚楚蓋有玉璽,安能是偽詔?眾將可互傳勘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