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
在百裏奚輔佐治理下,秦國逐漸強大起來。而作為秦晉之好的友邦晉國卻經曆了幾次大的國內動蕩。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去世,晉獻公的妃子酈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不久就被大臣裏克殺死。國君也沒有了繼承者。晉獻公病逝後,晉國的嗣位成為保持大周時局穩定的大問題。百裏奚在搞好自己的國內政治前提下,帶兵護送公子(王子)夷吾歸國繼位,稱為晉惠公。夷吾荒淫無道,還對外無信義。不兌現將河西八城割給秦國代許諾,秦晉兩國關係出現裂痕。公元前648年,晉國遭受了嚴重自然災害,百裏奚說:“福禍各有輪替,再說,我國借糧給晉國,也不是給夷吾一人,而是為了晉國的黎民。”於是,秦穆公同意通過水道運了大量粟米給晉。這次人道主義的義舉,征服了晉國的人心,史稱“泛舟之役。到了公元前646年,秦國也發生饑荒,晉國卻不僅不給秦國糧食救災,反而出兵攻秦。第二年,秦晉兩國在韓原展開決戰,經過數日激烈較量,雙方死傷慘重,秦軍最終勝利,並生俘晉惠公。為了給秦國發展爭取好的外部環境,百裏奚主張不殺晉惠公,保持秦晉友好關係。在穆姬也以死相威脅的情況下,秦穆公同意放晉惠公歸國。公元前637年,晉惠公死後。百裏奚又輔佐秦穆公設法從楚國把晉國公子(王子)重耳接到秦國,並將重耳送回國,驅逐晉惠公的兒子子圉(晉懷公),立重耳為君,史稱晉文公。在百裏奚輔佐秦穆公爭霸的過程中,還經曆了周王室之亂。公元前636年,周的京都洛陽發生戰亂,周襄王避難到竹川(河南襄縣附近)。百裏奚勸秦穆公把周襄王接到秦國,乘機稱霸。由於秦穆公擔心夾在中間的晉國阻攔,半途而廢,拱手讓給了晉文公。晉文公稱霸以後,百裏奚繼續著手修複秦晉之間的友好關係,開始共同征伐附近與楚國結盟的小國曹國、衛國和鄭國。公元前632年,秦晉軍隊在城濮打敗了進犯中原的楚國軍隊,使楚國領兵的最高軍政長官令尹子玉自殺。秦國成為繼晉國以後,北方最具實力的強國。
公元前628年冬,晉文公死。秦穆公急於稱霸中原,命百裏奚之子百裏視帶兵征討鄭國。百裏奚和蹇叔都不同意遠征鄭國,但大夫鄭甘卻附和秦穆公,支持東征。在秦穆公的一再逼迫下,百裏視帶兵東進。到了距鄭國還有八十公裏的滑國(河南偃師東南),遇到鄭國一位商人弦高正趕著一批牛群去洛陽販賣。這個弦高立即偽裝成鄭國的使臣,把牛群趕到秦兵營地,自稱奉鄭國國君之命,前來犒軍。途中發現鄭國已經有準備,為防萬一,百裏視就臨機改變計劃。滅滑國以後,百裏視命令迅速班師歸國。不料,在歸國途中的崤山慘劇發生了。崤山山脈主峰一千八百五十米,峰下群山開裂一線,懸崖絕壁,世稱“崤山峽穀”,隻有一條僅容一輛戰車的小道,傍著萬丈深淵,盤旋曲折。秦軍中了晉國的埋伏,三百乘戰車和數千兵士,悉數戰死。百裏視與西乞術和白乞丙都被晉國俘虜。晉文公的夫人文贏,是秦穆公的女兒,她聽到百裏視被俘虜的消息,就對襄公說:“這三人挑撥我們兩國國君的關係,我父親早對三人恨入骨髓。不如放他們回國,讓父親去將他們煮死!”晉襄公同意後,就放了三人。
秦穆公很後悔自己執意征伐鄭國的決策,就穿了素服,哭著出城到郊外迎接百裏視等人,說:“我不聽從蹇叔的話,使你們三人受恥,你們有什麼錯?你們要專心謀劃報仇雪恥,不可懈怠!”此後,秦穆公沒有采納鄭甘等人要殺百裏視的建議,而是恢複了三人的官職,繼續讓百裏視執掌秦國所有軍政權利。以後,百裏視以複仇為名,繼續秦穆公的東進戰略。公元前626年,百裏視帶著複仇之師再次與晉軍大戰於彭衙(今陝西白水東北),秦國軍隊因實力不敵晉國軍隊,而失敗。秦穆公絲毫沒有怪罪的意思,繼續支持百裏視。百裏視反思過去秦國失敗的教訓,對國內政治再行改革,實行增修國政,重施於民的政策,使秦國變得強大起來。史稱:“謀無不當,舉必有功。”公元前624年,百裏視再次率秦軍渡過黃河進入晉國,將渡船全部焚毀,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終於大敗晉國,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地。晉國君臣經過較量以後,認識到秦國已經不可戰勝,就囑咐所有地方的晉軍緊閉城門不出城迎戰。秦軍又從茅津渡過黃河,輾轉來到黃河南岸的崤地,在當年的戰場上,秦穆公哭祭戰死的將士,發表了有名的《秦誓》,大意是說:秦軍將士們,請不要喧嘩,作為國君要聽得進老人的勸諫……。崤山之敗,責任全在任好一人,貪功受蒙敝,以致於兵敗崤山。我大秦陣亡將士,你們鮮血洗亮了寡人雙目,安息吧!如果有這樣為人臣者,他謙恭忠貞,胸懷寬大,見到賢明睿知的人,就樂於向上舉薦,恪盡職守卻從不自誇。那如此的臣子即使沒有超人之能,也要比誇誇其談的人好上多少倍。讓如此可靠的臣子來庇護我大秦子孫黎民,那還有什麼不能放心的。隻要我秦國能任賢用能,提防奸獰之輩,那秦國就一定強國有望,霸業可成!……。秦軍埋葬屍骨,祭祀陣亡將士的亡靈,然後班師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