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雎把遠交近攻戰略的具體步驟指明。他建議先親韓、魏以威服楚、趙,從而齊國會受迫而親秦,然後回過頭來再消滅韓、魏。範雎分析說,天下形勢如此,韓、魏兩國因居於中原之地而為天下的門戶。秦國要想稱霸天下,必須跟處於中原的國家關係要搞好,然後才可以對付北邊的趙國和南邊的楚國。趙國強大了,我們就去親近趙國;楚國強大了,我們就去親近楚國。當楚、趙兩國都歸附於秦國之時,遠方的齊國就會害怕我們秦國,那時他們便會派使者帶著貴重的禮物來討好秦國。當齊國也屈服於秦國時,我們就可趁機收服韓、魏兩個國家了。秦昭王認為範雎之語言之有理,拜他為客卿,一起謀劃用兵攻戰之事。
自此,範雎平步青雲,成功地做了秦國的丞相。範雎做了丞相之後,便在內政外交上采取一采列的大刀闊斧的革新。在內政上,他建議昭王把穰侯攆到了封地去養老,接著又剝奪了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這些與穰侯狼狽為奸的人的大權,送到邊遠地方去居住。隨後又逼著太後退位養老,不讓她再幹預朝政,使國內政權得到了鞏固。對外,則實施“遠交近攻”的策略,派人與齊、楚通好,然後把進攻的目標對準了趙國和魏國等領近的國家。經過幾年的征戰,把韓國攔腰斬為三截,把魏打得俯首稱臣,接著又把趙國打得大敗,一下子傷了元氣,從而為秦最後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範雎的遠交近攻戰略為秦國蠶食六國指明了方向和步驟,正如元人吳師道在《戰國策校注》中所說:“秦卒用此術破諸侯,並天下。”
範雎做丞相以後,須賈出使秦國,範雎用酒席來招待各國的臣使,單單隻給須賈桌前一堆草料,讓他強行吞吃。並且威脅他說:“為我告魏王,急持魏齊頭來!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魏國首都。”魏齊聽說後,連夜逃亡,但諸侯國攝於秦國威嚴,不敢收留,魏齊最終無路可逃,終於拔劍自刎。
著名劇作家肖伯納曾說過:“征服世界的將是這樣一些人:開始的時候,他們試圖找到夢想中的東西。最終,當他們無法找到的時候,就親手創造了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人埋怨自己運氣不好,他們怨天尤人,怪罪父母沒有給自己創造好條件,責備社會沒有給自己提供好機會,感慨生不逢時,感慨成功者趕上了好時候、好機會……然而,除了抱怨和暗自辛酸外,他們沒有為自己做任何事情。殊不知“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能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隻有自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從範雎的故事中我們便可以看出。也許有人會說,機會可遇而不可求。其實,這隻是那些沒能成功的人給自己所找的一個借口。機會不僅可遇,亦可求。所謂可求,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創造機會。
韓非子說“袖子長的人善於舞蹈,錢多的人善於做生意。”範雎是人們所說的一代辯士,然而那些遊說諸侯直至白發蒼蒼也沒遇到知音的,並不是計策謀略拙劣,而是使遊說獲得功效的條件不夠。範雎能夠寄居秦國,相繼取得卿相地位,功名流傳天下,其原因本是國家強弱的形勢不同啊。但是辯士並不是沒有發展的機會,這範雎沒有發展的情況下,他為自己創造了機會。生活中,有許多像範雎一樣賢能的人,由於沒有機會,胸懷大誌卻無報國之門。那又怎麼樣,難道我們就等待機會嗎?機會不是等來的,機會會光顧你,但是你不懂得抓住機會永遠都不會成功。所以,我們要學習範雎的精神,要忍辱等待機會,還要創造機會並抓住機會,善於抓住機會的人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