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公然批評孫弘、張湯之類炙手可熱的重臣,自然招致他們的嫉恨。丞相公孫弘等人多次尋找借口加害汲黯。漢朝出動大兵攻伐大宛,奪得千裏馬,漢武帝興高采烈地作了一首《天馬歌》,準備在宗廟活動中演奏。汲黯卻兜頭潑起了涼水:“凡王者作樂,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馬,詩以為歌,協於宗廟,先帝百姓豈能知其音耶?”漢武帝默然不悅。公孫弘借機陷害:“汲黯這是誹謗皇帝的禦製文獻,應該判處滅族重罪。”好在漢武帝還算大度,不願因非議自己的一首詩歌而殺害大臣,否則汲黯就有生命之憂。
汲黯多病,而且已抱病三月之久,皇上多次恩準他休假養病,他的病本卻始終不愈。最後一次病得很厲害,莊助替他請分假,皇上問道:“汲黯這個人怎麼樣?”莊助說:“讓汲黯當官執事,沒有過人之處。然而他能輔佐年少的君主,堅守已成的事業,以利招之他不會來,以威驅之他不會去,即使有人自稱像孟賁、夏育一樣非常勇武,也不能撼奪他的誌節。”皇上說:“是啊。古代有所謂安邦保國的忠臣,像汲黯就很近似他們了。”其實,漢武帝對汲黯的態度比較矛盾,不過還是傾向於敬重。漢武帝敬重汲黯的正直和忠誠,曾經稱讚汲黯有“社稷之臣”的風範。
當時,匈奴為當時邊患之首,武帝傾全力予以抗擊討伐,為了保國安民,事屬的必要,但過於不惜國力,頻繁出征,造成國庫空虛,民生凋敝,也是難以掩飾的事實。一次,匈奴渾邪王叛主率幾萬人來降,武帝命析居於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五郡,號稱“五屬國”。當詔命其來京陛見時,武帝命長安令發車二千輛往迎,但苦乏馬匹,隻好向百姓借馬。有的人把馬藏起來,馬無法湊齊。皇上大怒,要殺長安縣令。
當時,汲黯正處在患病中,但是他從床上爬起來,讓人抬著去見漢武帝說:“長安縣令沒有罪,隻要殺了我,百姓就肯獻出馬匹了。況且匈奴將領背叛他們的君主來投降漢朝,朝廷可以慢慢地讓沿途各縣準備車馬把他們順序接運過來,何至於讓全國騷擾不安,使我國人疲於奔命地去侍奉那些匈奴的降兵降將呢!”皇上沉默無言。漢時定製:吏民不得持兵鐵出關售予胡人,犯者死罪!武帝優待降王,民間以降王所屬已非敵人,多售給鐵器,被有司查出,拘捕五百餘人,論死。及待渾邪王率部到來,商人因與匈奴人做買賣,被判處死罪的有五百多人。汲黯請得被接見的機會,在未央宮的高門殿見到了皇上,他說:“匈奴攻打我們設在往來要路上的關塞,斷絕和親的友好關係,我國發兵征討他們,戰死疆場與負傷的人數不勝數,而且耗費了數以百億計的巨資。臣我愚蠢,以為陛下抓獲匈奴人,會把他們都作為奴婢賞給從軍而死的家屬,並將擄獲的財物也就送給他們,以此告謝天下人付出的辛勞,滿足百姓的心願。這一點現在即使做不到,渾邪王率領幾萬部眾前來歸降,也不該傾盡官家府庫的財物賞賜他們,征調老實本分的百姓去伺候他們,把他們捧得如同寵兒一般。無知的百姓哪裏懂得讓匈奴人購買長安城中的貨物,就會被死摳法律條文的執法官視為將財物非法走私出關而判罪呢?陛下縱然不能繳獲匈奴的物資來慰勞天下人,又要用苛嚴的法令殺戳五百多無知的老百姓,這就是所謂‘保護樹葉而損害樹枝’的做法,我私下認為陛下此舉是不可取的。”這一番話,真正觸及了武帝的痛處,武帝忍怒不答,待汲黯退出,乃生氣地對左右道:“久不聽這老頭之言,今日又來胡說了!”話雖如此說,但仍下詔對那五百餘人從輕發落。但當時正逢“大赦”,漢武帝免了汲黯的官,“黯隱於田園”。
元鼎二年(前118年),西漢政府在理財家桑弘羊主持下,實行貨幣改革,禁止郡國鑄錢,廢除半兩錢,由政府鑄造五株錢作為通國貨幣。但又時值國家支用浩繁,府庫為虛,度支之臣巧施鑄錢之法,質輕,價高,暫度財政危機,孰料利之所在,奸民不怕殺頭大罪紛紛從事偽造,私錢泛濫,尤其地處中原要地的淮陽一帶更為嚴重,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麵。《漢書。食貨誌》記載說,從漢武帝到西漢末年的120年間,朝廷共鑄五銖錢280萬萬枚(這種錢,每枚重3.5克,十錢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算一算,相當於精銅87000多噸,在農耕社會,這可是不得了的一注大財)。
這時,漢武帝又想到了汲黯,征召汲黯出任淮陽太守。汲黯伏地拜辭,不肯受印。武帝對汲黯說:“你是不是嫌淮陽令太小?我今之所以要你去,是顧念到淮陽地方官民相處不融洽,隻想借重你的威望,你隻高臥不上班也可治好。”無奈,汲黯隻好領命。汲黯離京城時,心裏仍惦記著朝政大事,他在向大行官李息告辭時說:“我汲黯再不能參與朝廷的計議了。禦史張湯這個人,喜歡多事,舞文弄法,滿肚子奸詐,以迎合主上心意。你李公位列九卿,如不及早言之,將來會跟他一起受累。”李息畏懼張湯,終不敢言。後來,張湯果因心懷奸詐,犯麵欺主,罪不容赦自殺而死。當皇上聽到汲黯臨行前對李息的忠告時,責李息自保不言,下令辦李息不言之罪。汲黯到淮陽後,仍實行“無為而治”,不到一個月,就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二十多起積案,並規定:百姓進衙告狀,任何人不得阻攔,可直接到他病榻前當麵陳述。他還經常微服出訪,體察民情,使淮陽社會風氣大變。關於汲黯臥治淮陽郡的故事,至今仍廣泛在民間流傳。現舉兩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