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覺和判斷微量有機物質方麵,任何先進的檢測儀器都不能超越人的鼻子。自然界中的氣味多於幾十萬種,一般人可以嗅出其中幾千種氣味,而經過訓練的專家則能嗅出幾萬種氣味。和人鼻相比,狗鼻子更加靈敏。
在電影和電視劇中,我們常看見警犬破案的故事,警犬破案用的就是它靈敏的鼻子。我們知道,人身上有著豐富的汗腺、皮脂腺,每個人分泌出的汗液和皮脂液味道是不同的,我們稱之為人體氣味。
人鼻子較難分辨不同人的人體氣味,而狗卻可以。將犯罪分子穿過的衣服、鞋子或用過的用品給警犬嗅過後,它就能順著氣味去追蹤逃犯,或者將混在人群中的壞人嗅出來。
海關人員利用狗的特殊嗅覺功能,訓練它們搜尋毒品。目前,販毒、吸毒已成了世界性的犯罪行為,罪犯攜帶毒品的手段也越來越狡猾。經過訓練的狗,能夠搜尋出藏於行李中或汽車中,各個角落或夾層中的毒品,它們屢建奇功,使得販毒分子聞狗喪膽。
在瑞士等多山國家中,高山滑雪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運動,但由於雪崩等自然災害造成的事故,常常有滑雪者被埋於雪中。當地人訓練了一批救護犬,每當發生雪崩或滑雪者失蹤的事件時,就派這種救護犬上山尋找。它們身背標有紅十字的口袋(其中裝有應急的藥品、食物等)和救援隊員一起跋涉於高山積雪之中。由於它們的努力,不少遇險者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在歐洲的一些城市,煤氣公司訓練了一批狗,作為“煤氣查漏員”。由於管道煤氣的使用日趨廣泛,要查找埋藏於地下的煤氣管道的泄漏是一個難題。如果不能找到泄漏處,漏出的煤氣在地下某一地方會積累起來,它們一遇上明火就會發生爆炸或燃燒。在查漏方麵,狗是人類得力的助手,一發現問題,它就會狂吠不止,以引起人們的重視。
狗還是很好的地雷搜尋者。現代化的戰爭中,布雷成了保護自己、消滅敵人的重要手段。過去多用金屬探測器來查找地雷,因為大多數地雷是用金屬作為外殼的。
後來,兵工專家改進了外殼材料,采用塑料或其他非金屬性材料來做外殼,一般的金屬探測器就找不出它們。經過訓練的狗能夠嗅出火藥的氣味,所以不管用什麼材料做外殼,它們都能把地雷查找出來。
在戰爭中,它們的工作挽救了成千上萬戰士的生命。還有的地質部門,訓練狗幫助人們查找礦藏。
除了狗以外,金絲雀、小白鼠等動物,也有很好的嗅覺。
在煤礦中,有毒或易燃氣體的存在,常引起井下爆炸,或發生煤礦工人中毒的事故。人們發現,金絲雀對於這類氣體很敏感,礦井中存在的微量有毒氣體,在對礦工尚未造成威脅時,金絲雀就會出現窒息中毒的症狀。
所以,一些礦工在下井時帶著金絲雀,將它們作為“生物報警器”。同樣的辦法,也在某些生產有毒氣體的工廠中使用。
鳥類冬眠的真相
有許多陸生脊椎動物都存在著冬眠現象,而鳥類是陸生脊椎動物中種數最多的類群。那麼,鳥類中是否也存在冬眠呢?
1946年12月,3位生物學家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一個深山穀中發現,一隻小弱夜鷹,僵硬地蜷縮在岩石裂縫中,令人驚奇的是它竟然還活著。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一連串的實驗,他們發現弱夜鷹的體溫僅有181度,而正常情況下是411度;眼睛對光線沒有反應,心髒跳動很微弱。這樣一直昏昏沉沉地,睡到春暖天氣溫度升高時醒來。之後,他們連續4年的冬天,都對小弱夜鷹進行了觀察。
在鳥類中,臨時性的睡眠現象並不罕見,但像弱夜鷹那樣的完全冬眠,卻是極少見的。
真正進行冬眠的恒溫動物,如哺乳動物,必須具備生理上的一些適應機能,比如心跳次數幾乎減少98%,體溫降至隻比外界溫度高出1度,機體停止產生熱量等。可是它的神經係統能照樣產生神經衝動,對外界刺激也能做出相應的反應。
其次,它還必須具有在沒有肌肉活動的情況下,使體溫驟然回升的能力。另外,在它的體內還必須有一個準確的生物鍾,用來誘導它年複一年地冬眠與蘇醒等。而鳥類是不具備這些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