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務虛務實(3)(2 / 2)

“怎麼支持和保護?”劉建喜苦笑,“政府財政貼息,支持貸款擔保,減免農業稅,可我們臨江的現況你楊書記還不清楚,縣財政常年赤字,怎麼扶持?怎麼保護?”

楊誌遠說:“我知道劉書記說的這都是實情,其實說到底還是要創新農村的金融體製,放寬農村金融準入政策,重點發展地區性中小銀行和各類形式的小型農村金融模式,允許農民自行成立農村資金互助社這類的互助體,徹底改變農村金融發展滯後,農民貸款難的問題。”

劉建喜一聽,說:“這就超出了你我的權利範疇。”

楊誌遠笑,說:“那你怎麼辦,置之不理?熟視無睹?政府不同意,民間就沒有借貸發生了?我們隻是製定遊戲規則,讓民間借貸朝有序的方向發展罷了。”

劉建喜一聽,明白了,楊誌遠這是在打擦邊球,現在農村,農戶和農戶之間以高於銀行利率拆借資金的事情時有發生,楊誌遠這是奉行存在即有存在的理由,即有存在的合理性,目的還是正確的引導和規範,他笑了笑,這事心知肚明就成了,用不著往細裏說。

劉建喜笑,說:“今天的這個會議讓我劉建喜受益不小,你楊書記的‘一村一品’、‘公司+基地+農戶’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明年的這個時候再到你們社港,你們社港的日子肯定就好過多了,原來我們臨江與你們社港相差無幾,但現在看來隻怕已經被你們社港拋到身後了,明年這個時候隻怕就不是喝酒鬼酒咯,得提升不少的檔次。”

楊誌遠笑,說:“雖然我一直提倡節儉,不允許大吃大喝,但社港的經濟騰飛了,你劉書記到我們社港,每年特許你肆意而為一次,酒菜隨你點,誰讓我們是難兄難弟。”

劉建喜笑,說:“就這樣把我打發了,楊書記你也忒不地道了。你難兄步入輝煌,就不管難弟了?這隻怕不成,你得帶著難弟一起向前不是。”

楊誌遠笑,說:“該幫則幫,但你我既是難兄難弟,同時也是對手,這也是不容你我分說的事實吧,我張溪嶺修建張溪嶺隧道,不收費,不就是對你們臨江最大的支持。我們社港的經濟工作會議對你劉書記大開大放,不掖不藏,是不是很夠意思,我總不能把浩博生物這樣的企業拱手相讓吧。”

劉建喜笑,說:“楊書記要是把浩博生物拱手相讓,那我做夢都笑了,你楊書記上我們臨江,餐餐茅台我眼睛都不眨一下。”

楊誌遠笑,說:“為了把浩博生物引進社港,我楊誌遠說的口幹舌燥,喝的礦泉水都可以抵幾十上百瓶茅台了,你就想靠幾瓶茅台與我交換,哪有這樣的好事。”

劉建喜一笑,心裏知道今天這個工作會議,也隻有楊誌遠這種大氣之人才會邀請自己參加,要知道像這種‘一村一品’、‘公司+基地+農戶’的經濟工作思路,任何一項都是對現階段傳統農業模式的一種突破,寫到材料裏都是拿得出手的農村經濟工作的經驗和成果,楊誌遠對他劉建喜不掖不藏,很夠意思,也很大氣,就這,就不是誰都會這樣去做的。捫心自問,他劉建喜隻怕就做不到這般大氣。這也是他劉建喜每次一聽楊誌遠要開經濟工作會議就帶著政府班子的諸多成員參加的原因,因為楊誌遠每次在會議上都會提出一些新的工作思路,每次都讓他劉建喜深受啟發,自然也讓臨社主管經濟的縣長們受益匪淺了,社港和臨江的現實情況大同小異,楊誌遠無形中就幫他劉建喜解決了許多的問題。如果說以前他劉建喜對楊誌遠笑臉相迎,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楊誌遠是市委常委的話,那麼現在他劉建喜對楊誌遠書記就是誠心實意的佩服。

楊誌遠說:“其實劉書記真該請我喝茅台?”

劉建喜笑,說:“我劉建喜該請你楊書記喝茅台的事情多了,楊書記。具體點,這次是哪一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