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社交困境的實用技巧21(2 / 3)

成功了,尼克鬆的演講選擇了一個容易使聽眾產生共鳴的話題,獲得了超出預想的效果,事實澄清了,他擁有了一大批同情者,連傑克爾斯都成了全國知名的小狗。

真誠而又樸實地同大家溝通,有意抓住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在人們的心弦上輕攏慢撚,定會彈奏出人情味,從而可以縮短彼此已經疏遠的感情距離。

在《觸龍說趙太後》的故事中,當趙太後聲稱,誰再說讓長安君去當人質,她就當麵吐唾沫時,老練的左師觸龍,人宮避而不談人質之事,收幹斂戈,先自謝罪,後問太後玉體是否安康,飲食可口否,聊敘自己每日“強步”的體會,使太後“色少解”。從而拉近了兩人心理的距離,為勸說太後答應長安君做人質創造了條件,起到了特殊的融合作用。

以下是溝通的兩條技巧:

1)保持正確的態度。

在心理狀態上要和他人平起平坐。不要過高估計自己,也不要一味地抬舉他人。既然你和他人正在溝通,就要信任他的誠意和能力,相信他的智力水平不比自己低。哪怕麵前坐著的是乞丐,你也應該明白,在他身上有些東西你是不具備的。

2)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

從事溝通時,要讓對方知道,自己是一個最理想的可與對方合作的人;且無論事情如何複雜和困難,都有辦法逐項解決,並獲得圓滿的結果,同時也要充分表現出自己的能力,以取得對方的認同。

正確的態度和行為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問題,溝通就變得容易。

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周易·係辭上》中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朋友之間同心協力,就可以鋒利無比,截斷黃金。孔子也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裏所說的朋友,當然是指對自己相交有益的朋友,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友直,友諒,友多聞”,即正直、誠實和有教養有學識的朋友。這類朋友都是從友愛之心出發,不過分苛求朋友,他們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們還能諒解朋友一時的過失和錯誤。同時,益友又是諍友,他們並不一味遷就朋友的過失和不足,自己認識到的真理,自己的學識,自己某些方麵的美好品德,他們都盡量輸送給朋友,幫助朋友涵養德行。

真正的朋友,相互尊重,不相互吹捧;往來頻繁,但不過分親昵;往來不多,也心心相印。那些不講道義,沒有真感情的假朋友,表麵上勾肩搭背,相互吹捧,親親熱熱,誇海口胸脯拍得山響,一旦相互之間有了利害衝突,貧賤、富貴發生變化,就會翻臉不認人,在朋友有難時不僅不幫忙,甚至落井下石,將其置於死地。

近代知名學者王國維是不可多得的才子,他博聞強記,智力過人,在甲骨文研究上卓有成就,被羅振玉所賞識,並結為朋友,後又成了兒女親家。王家貧窮,羅出於把王國維當成賺錢的機器的目的,常在經濟上接濟王。羅大量收進甲骨,讓王來考釋,但發表文章的署名卻都用羅的名字,使他賺了大量的錢,這都是交友不當害了他。

與王國維不同,魯迅交友卻很慎重,因此結果截然不同。魯迅早年師事於資產階級革命家、著名學者章太炎,後與蔡元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又同許壽棠等學者、作家在事業上是互相切磋的好友。此外,還結交了許多革命青年,特別是結交像瞿秋白、馮雪峰等共產黨人朋友,對他能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魯迅和瞿秋白在文化戰線上經常合作,介紹翻譯馬列主義文藝理論和蘇聯文學作品。在最危險的關頭,魯迅讓瞿秋白避難於自己家中,瞿秋白在自編的《魯迅雜感選集》序言中,對魯迅給以很高的評價。魯迅也在瞿秋白犧牲後,懷著悲痛的心情,帶病將朋友的遺言編成《海上述林》出版,並在前言引用的對聯中,把瞿秋白在內的共產黨人比作“知己”,並以有這樣的“知己”為人生最大的滿足。

郭沫若曾指出:“王國維之所以戛然止步,甚至遭到犧牲,主要是朋友害了他。而魯迅之所以始終前進,一直在時代的前頭,也未始不是得到了朋友的幫助。”魯迅之所以能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除了主觀上的原因之外,也得益於他身邊的那些良師益友。

在誌同道合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友誼,是萬古長青的,它經得起任何考驗。與品質高尚的人交朋友,結下的真摯友誼是事業成功的推進劑。

6.真正的友誼是忠誠

兩個男人結伴穿越森林,突然,一隻大熊從叢林中衝他們跳出來。其中一個男人為了自己的安全爬上了一棵樹。另一個因無力一人同這頭熊搏鬥,便倒在地上一動不動地躺著裝死。那頭熊隻在他頭上嗅了一嗅,便像對他是死的感到很不滿似的走開了。爬在樹上的那個男人從樹上跳下來。“那頭熊好像在你耳邊說了什麼,”他說,“它告訴你什麼來著?”“它說,”另一個男人回答道,“和一個在危險時刻拋棄朋友的人做伴是愚蠢的。”

聖經上說:“忠誠的朋友是無價之寶。”忠誠的朋友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但要想得到朋友的忠誠,你就要敞開心扉,對朋友坦誠以待,這樣才能換來朋友真摯的尊敬。

忠誠的朋友完全承認你的自主權,從不幹涉你的所作所為。他隻會帶給你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來自忠誠的友誼。

這裏有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一位先生,他有一個朋友坐了牢。這位朋友既不是行凶搶劫犯,又不是強奸殺人犯,更不是縱火犯,隻不過是因為經營投資無意中觸犯了法律。這位先生當時不知道自己的朋友進了監獄,當他打電話到對方的辦公室得知此事以後,便在星期六清晨,開車跑了60多公裏路去探望他。到那兒以後,由於探監的親屬太多而未能看到朋友。第二個星期六清晨,他又去了一次,可是這次監獄方麵要求他辦個通行證。第三次雖然又遇到別的障礙,但他還是想方設法要見朋友,卻沒想到他的朋友因為感到羞愧,不願見他。可他依然滿不在乎,徑直往監獄裏走去,像在咖啡館裏一樣自然,終於跟朋友會了麵。朋友獲釋後,兩人繼續保持著友好關係。當這位朋友談到自己在監獄的經曆時,他隻是靜靜地聽著,不提問,不做任何評價。當然朋友與他在一起覺得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