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再沒有可以跟古希臘民間傳說中的達蒙和皮斯亞斯之間真誠的友情相比的。皮斯亞斯由於反抗君主被判死罪,達蒙用生命做擔保,使他能回家料理私事及與家人告別。但是,執行死刑的日子快到了,這時皮斯亞斯還沒有回來。君主嘲笑皮斯亞斯的忠誠,說達蒙是個傻子,把友情看得過重,白白為朋友灑熱血。君主還說如果達蒙能真正了解人的本性,他會明白現在皮斯亞斯早巳逃之夭夭了。執行死刑的那一天,正當達蒙被押上刑場時,皮斯亞斯趕到了,他十分激動地衝上前去:上氣不接下氣地解釋自己遲到的原因。兩個朋友親切地互相問候,做了最後的告別,場麵非常動人。君主被他們的真摯友誼深深感動了,寬恕了皮斯亞斯。並帶著羨慕的口吻說:“為獲得這種友情,我甘願獻出我的王國。”
很多人都沒有那種願為他們貢獻生命的朋友,不過人們也不願讓朋友去經受這種考驗。考驗真誠友情的主要方法僅僅是真誠就可以了。
如果你對朋友並不是真心實意,此刻不是懲罰自己的時候,而應從中汲取教訓,抓緊時機表達你的真誠友情才是最好的補救方法。
如果你對他忠誠,那麼你就找到了一位忠誠的朋友。然而,不是每個朋友都能成為這種“寶石”,有的朋友不可能成為“寶石”。所以,你的手中一定要有一塊試金石。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說是什麼樣的人就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因為他們的價值觀相近,所以才湊得起來。即《易經》中所說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所以性情耿直的就和投機取巧的人合不來,喜歡酒色財氣的人也絕對不會跟自律甚嚴的人成為好友。所以說觀察一個人的交友情況,大概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性情了。
沒有真誠便沒有真正的友誼,如果你希望朋友對你推心置腹。那麼就不要以自己的圓滑和虛偽作為條件,換取朋友的友情。忘掉傳統給你的隔閡,伸出你的雙手,你就會結交到真正的朋友。
7.忠誠、但不要走極端
在商務領域,忠誠是個讓人捉摸不透又難以定義的東西。很多大認為它是種美德,但有時它會給你惹麻煩,導致你與你的企業或你與企業中其他人的關係失衡。對待忠誠,有些人認為它是沒用的,應當摒除,這或許是因為他們為“忠誠”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好在大多數人對於忠誠都有明確的標準。當你的標準受到挑戰,或麵對無論如何決定都不舒服的情況時,你對於忠誠的選擇就處於一種兩難境地了。
忠誠問題之所以如此難以處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不可預知性。當你與他人的關係擴展到你不知如何是好的程度時,關於忠誠的問題就出現了。決定如何行動的關鍵是評價忠誠會在何種程度上損害其他價值,比如誠實、正直和倫理。
關於忠誠的最大危險是你選擇了忠誠而放棄所有其他因素,還是選擇了其他標準而徹底放棄忠誠。雖然適當的忠誠能讓你與你的企業間保持互惠的關係和健康的聯盟,但盲目的忠誠卻讓你過多地妥協,給自己帶來傷害。同樣的,認為忠誠無用而拋棄它,則會限製你建立互利關係的潛力。處理忠誠因素的關鍵是保持清晰的觀點,以全局著眼做決策。以行動而不是預先假定來判斷忠誠是最好或是最差的選擇。
當涉及忠誠因素時,人們容易走極端。很多人會想當然地對待他們的忠誠,認為表現堅定不移的忠誠是唯一出路。這種人感到,無論企業如何行動,他們都必須站在企業的這一邊。刈於另外一些人,這種勝過一切的忠誠感正在消失,由於越來越步的企業變得不穩定,無法回報他們的忠誠。問題是兩種立場都過於極端,無法提供大部分忠誠問題要求的變通。
對於那些缺乏對企業忠誠的人們來講,要做出改變,就應意識到對企業的忠誠是互惠的。這種互利的內在協定能成為長久而有收獲的關係的基礎。當這種聯係完全不存在時,雙方都會有不安全感。任何一方都無法預測對方的行為,而雙方滿足各自需求的可能性也減少了。所以即使你的“自由”導致你對任何企業都缺乏承諾,你都應當對你自己和你的企業負責。
對於忠誠問題走另一個極端的人,則應意識到在忠誠問題上也應有所選擇——也就是說,你要小心,不要忠誠到失去理性的程度。尤其是當有一種忠誠會傷害你的利益時,處於這一極端的人有許多表現方式,如在企業重組或易主時,仍拒絕承認你的工作有危險,拒絕承認你的公司決策對你不利,在公司做一些不道德或違法的事情時仍假裝看不見。這些表症證實了錯誤的忠誠會帶給你多大傷害。
關於忠誠因素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人們易於在原地不動。比如,我們常常聽到人們在做出一個決定後,會後悔地說:“我想我是太忠誠了。”這種說法的含義太深刻了,它表明你在忠誠問題上真有些死腦筋。在你作這種表白時,另一邊逃避忠誠的人則死抱著“我從不信任任何人”的態度。事實上,人們在選擇忠誠與否時也需要仔細考慮,應基於當時的環境和事情的複雜性。如果把你的行為限製在既定的處世哲學中,極易讓你做出糟糕的決策。
總而言之,如果善加運用,忠誠可以成為極其有力的工具。當然有的時候考慮到環境和特殊的人和事而放棄忠誠會更明智。保持你的選擇權,思路清晰、靈活判斷,你就會從忠誠與否的選擇中獲益。
8.防止樹大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