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實用技巧13(1 / 3)

13

4.巧妙避開對方的鋒芒

老子說:“或曰不爭,或曰處下,或曰禍福相生。”也就是說,人們都在為名利而爭奪時,老子卻教人不爭;多數人當了領導高高在上驅使手下人的時候,他卻教人以下人自居;多數人遭遇禍事沮喪的時候,他卻教人要想到將來幸事福事。老子的這些思想雖然是無為而治,但它的另一個積極意義就是讓我們知道,在與他人談判時,不要與他人針鋒相對,一定要避開對方的鋒芒,否則隻會使自己自食其果。

在猶太人的故事中,避開鋒芒是他們最常用的智能。猶太人在交談時,就特別注意交談時的技巧,避開對方的鋒芒。

100多年前,美國加州因發現金礦而吸引了大批淘金者加盟,猶太人萊維·施特勞斯也是這批淘金者之一,卻每天以失望告終。

一天,萊維和一位疲憊不堪的礦工坐在一起休息,這位礦工抱怨說:“唉,這鬼地方褲子破得特別快。我們一整天拚命地挖啊挖,褲子破了也顧不上補。”聽完這位礦工的話,萊維眼前一亮,帆布不正是很耐磨的布料嗎?不久,第一條牛仔褲的前身——工裝褲就這樣誕生了,並從加州迅速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萊維也由當初的貧困淘金者一躍而變成“牛仔褲大王”。

猶太人總會這樣總結他們的成功經驗:“其實,成功就是這樣簡單,避開競爭焦點的鋒芒,換個想法,迅速搶占自己該去搶占的地方就行了。”

另外喜歡足球的人也全都知道,在足球場中有搶“第二落點”之說。在一般情況下,“第一落點”是有九成勝算的進攻位置,隻要得手,極易進球,但是,也由於對方球員防守嚴密,進攻者總是無功而返;而“第二落點”由於少人跟風,往往會輕易取得戰績。

孫子兵法有雲:“作戰如治水一樣,需避開強敵的鋒芒,就如疏導水流;對弱敵進攻其弱點,就如築堤堵流。”

避開對手鋒芒,另辟蹊徑,可以減少與對手的口舌之爭,這樣,可以使自己更進一步地發展。

猶太人林達就很懂得避開對方鋒芒,她總能在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時顯得遊刃有餘。

有一次,由於天氣極度的惡劣,林達的公司沒有把另一家公司所急需要的材料及時地送到。那家公司的老總非常生氣,因為材料是林達公司的承諾,這樣的失誤不僅會給對方造成極大的損失,而且這還是他們兩家公司的第一次合作,對方的條件非常符合林達公司的要求。

林達已經預測到,第二天在見到對方後,對方肯定會大發脾氣。但是,對於新的客戶,林達從來都不會讓公司失去和對方第二次合作的機會。

在去前,她為此做了充足的準備。

林達毫不慌亂地走進了那家老總的辦公室,果然,對方的老總見到她之後,開始了對其大發其火。

“對於你們公司的做法,我感到極度的失望,因此,你們要對你們的行為負責。我無法容忍一個有極高知名度的企業會做出如此讓人無法忍受的事情來……,我現在沒有辦法形容我內心的憤怒……”

足有半個多小時,對方的老總把林達罵了個狗血淋頭。而林達坐在椅子上,很認真地聽著對方無休止的“嘮叨”,還不時點著頭。

終於,對方感到疲倦了,坐了下來,點了一支煙,看著林達,想聽林達說點什麼。

“對於這件事,我很抱歉,我們會想辦法彌補你們的損失的。”林達看到對方的表情後,慢慢地說出了這些話。

“今天的天氣不錯,我能請你喝杯咖啡嗎?”林達接著說道。

“當然,這沒問題,我也正想喝杯咖啡。”

一時顯得很意外,對方的老總根本沒有料到林達會邀請他去喝咖啡,於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林達和對方的老總愉快地度過了一個上午。喝完咖啡,對方的老總很欣賞地看著林達,說道:“其實,我非常明白貴公司的難處,如果是我們,也是不可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材料送到的,對於剛才我的行為,我表示真誠的道歉,希望我們能繼續合作,我對你們公司很滿意。當然,我對你的行為更加滿意。”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林達就是利用她高明的交談技巧,把對方的不滿意全身心的感受下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感受對方,並因此得到對方的肯定和諒解。從而巧妙地避開了對方的鋒芒,使得公司避免了大的損失,也得到了一家非常好的合作夥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理解顧客

在猶太人中,有這樣一個“黑色幽默”:

“兒子在十二、三歲時,與自己的父親親密無間,認為自己的父親最偉大;十七、八歲時,便與父親鬧別扭,總認為父親是老頑固;三、四十歲時,遇到了問題便想,是否與那個老家夥商量;五、六十歲時,終於發現父親的一生是十分有價值的,他應該是自己的榜樣;,臨死前,兒子長歎,自己的父親是天底下最有學識、有遠見,最可尊敬的父親!”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理解的確重要,理解就是為了要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為了要消除代與代之間的溝渠,是為了和諧、一致,為了進步和發展。

在交往中,如果缺乏理解或理解偏差,就會製造一些交際障礙。所以在生活中,要學會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思考問題。有這樣一則小故事: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他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隻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大家都來一點“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設身處地,遵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之所欲,不強加於人”的自由原則,互相給予更多的寬容和理解,也許這個世界就會變得太平許多。

其實要體諒別人理解別人並不難,隻要你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就能夠理解對方,就會給別人帶來快樂;同時,我們能夠從體諒別人中得到快樂。體諒別人是快樂生活的催化劑,是美好生活的潤滑油。在這種快樂而美好的生活中要求我們要多多體諒別人、理解別人,因為隻有這樣,我們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塔木德》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戶住在半山腰上的農家,平日他們辛勤種田,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還算過得去,隻是如果有個額外的開銷的話,那麼他們的經濟就會變得很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