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業文化是如何形成的?(2 / 2)

企業文化實質上是一個新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方式戰勝舊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方式的過程,因此,新的思想觀念必須經過廣泛宣傳,反複灌輸才能被員工接受。例如日本經過幾十年的宣傳灌輸,終於形成了企業員工乃至全民族的危機意識和拚命競爭的精神。一種新的思想觀念需要不斷實踐,在長期實踐中,通過吸收集體的智慧,不斷補充、修正,逐步趨向明確和完善。企業領導者一旦確認新文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宣傳教育的同時,便應製定相應的行為規範和管理製度,在實踐中不斷強化,努力轉變員工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模式,建立起新的企業文化。

案例:上汽總裁胡茂元的哲理故事

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喜歡講故事,他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問題曾講述過幾十個故事,構成了一部汽車業“工作哲理大典”,從他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上汽集團的企業文化是怎樣形成的。

羚羊與獵豹賽跑:擁有自主技術開發能力

超前開發,聯合開發,自主開發。上汽集團被國家列為中國建設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若幹個企業集團之一,要實現這一目標,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是擁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

在談到要不要擁有自己的技術開發能力時,胡茂元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每當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草原上的獵豹們便開始尋覓它們最喜歡吃的事物——羚羊,而羚羊更是高度警惕,時時小心。多少年來,從它們出現在這片草原上,就開始了這種速度和生存能力的競爭,到如今,它們都已經成為這個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動物了。

小獵豹問媽媽:“為什麼我們總要奔跑?”獵豹告訴它:“孩子,我們一定要注意那些羚羊,它們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食物。你必須學會和提高奔跑的能力,這樣你才不被餓死。”

小羚羊問媽媽:“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奔跑?”羚羊說:“因為每時每刻,我們的敵人——獵豹都在等待機會。我們隻有不斷地奔跑和閃躲才能保證生命的延續。而且我們要爭取跑得更快,因為獵豹跑輸一次,最多意味著它們這次捕捉失敗,隻是少了一頓午餐,下次還有機會。但對我們而言,多的就是一次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我們也才能再次看到明天的太陽。”

[寓意]中國汽車工業在世界汽車工業麵前,就像羚羊在獵豹麵前一樣。羚羊隻有通過自己的拚命奔跑,才有可能逃脫獵豹的捕捉,同樣,中國汽車工業要與世界汽車列強競爭,並不被列強吃掉,惟有不停地奔跑,不斷地開發,最終形成中國自己的開發能力。惟有如此,別無選擇!

上汽集團“不停奔跑”的精神,正是在胡茂元總裁的倡導並反複灌輸下,逐步變成了上汽人的理念,使上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