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企業文化的主體是什麼?(2 / 2)

(五)利益,是企業文化主體行為的客觀動因

利益是承擔責任的動力和基礎,在一定情況下,利益會轉化為責任,責任在履行過程中又會轉化為利益。因此,企業文化主體應認識自己的利益,以盡職盡責獲得應有的報酬。決不能為了獲得一定的利益而犧牲應有的責任。

(六)服務,是企業文化主體的基本精神

企業文化主體應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服務精神決定著企業文化主體的行為規範,評判行為的標準,就是能否為企業、社會提供最佳服務。企業文化主體要改變那些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服務方式和方法,切實為職工提供最佳服務,為發展生產服務,為基層和企業服務,為企業文化的發展服務。

知識、能力、權力、責任、利益、服務是企業文化主體必備的六種規定性,缺一則不能成為本質意義上的現代企業文化主體。

因此,研究企業文化主體應注重從以下方麵入手:

(1)研究企業中人的價值,包括正確認識和評價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價值、發揮人的價值。

(2)重視人的管理。企業中的人是有組織的群體,如何使這一群體組織起來,團結起來,為了實現共同的企業目標去奮鬥,如何發揮每一個職工個體的作用等,這均是對人的管理問題。

(3)合理地選擇人、安排人。重視人是前提,合理的安排人使用人是落腳點,如何做到知人善任,怎樣才能充分發揮人的作用,都需要認真研究和對待。

(4)認真激勵人。激勵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如何激勵人,激勵的方法有哪些,掌握什麼樣的激勵原則等,都應予以重視。

(5)熱情關心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理解人,這是人類社會民主進程的必然趨勢,是認識人的價值的集中體現,也是正確協調人際關係的思想基礎。

(6)正確協調人際關係。人是作為社會人而存在的。企業群體與群體、個體與個體、群體與個體之間,經常的、大量的發生這樣那樣的聯係,這些聯係是組成企業群體的紐帶。如何使企業群體和諧相處,怎樣減少不必要的人際衝突和正確處理人際衝突,這都是企業管理者不可忽視的問題。

(7)認真培養人。人的聰明才智是在社會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在形成過程中需要不間斷地進行教育和培養,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如何選拔和培養人才,這是企業管理者的主要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