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企業文化存在哪些誤區?(2 / 2)

(五)企業文化的文體化

有的企業建設企業文化,建成了職工的文體活動。有的企業在談到自己的企業文化時是這樣說的,為豐富員工的業餘生活,建設企業文化,這些年來我們加強了精神文明建設,成立了很多興趣小組,比如足球、籃球、音樂小組等。很顯然該企業誤解了企業文化的含義,認為所謂企業文化就是唱歌、跳舞、打籃球等,客觀來說,這些對企業來說是必要的,它能增進友誼、溝通感情,但這可能是部分文體愛好者的事,不能靠此去挖掘人才、發現人才和留住人才,因為企業畢竟不是專業文體團體,這是對企業文化的淺化。這種錯誤定位,將企業文化當作一種員工福利,使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放在開展文娛活動,豐富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上,其結果是使企業文化建設處於邊緣化的處境,難以發揮其對於企業發展應有的作用。

(六)企業文化趨同化

建設和發展先進的企業文化,理當借鑒他山之石,但企業文化建設沒有到處可以套用的公式,不能搞批量生產,不能把一種方案搬來搬去,到處套用。文化與產品不同,它的目標不是普遍的而是特殊的,有完全一致的優秀產品,卻不可能存在模式化的企業文化。現在有些企業一提企業文化建設,馬上就想照搬成功企業的CI策劃,模仿知名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的一些形式,熱衷於搞理念設計、文藝活動、統一服裝、統一標識什麼的,有些企業還直接請廣告公司做CI形象設計,認為這樣就是在建設企業文化。結果使得很多企業文化千篇一律,失去了企業鮮明的個性和特色,變成了所謂工業企業中標準件的組合,而忽略了在這些形式下麵企業文化真正的內涵和基礎。其實,每個企業的成長都有自己的軌跡和個性,而企業文化建設(包括導入CI)就是通過自覺的、有組織的行為,把企業已有的、內在的文化進行總結、提煉、優化和更新,把核心的解決內外部事情的辦法找出來,把企業的“遊戲規則”建立好,並通過預期組織和個人的未來,讓每一個員工都清楚地知道工作主旨和運作規律,清楚自己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使企業的管理變得順暢自如。任何企業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生產同樣產品的企業,其企業現狀和員工構成,以及領導者的價值理念都是不一樣的,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也可能有種種差異。任何一種管理模式都有它適用的條件,要正確看待優秀企業文化形成和發展的社會經濟條件,不要簡單地肯定和照搬照抄某種文化模式,單純克隆優秀企業文化的表層形式而不考慮企業自身的性質、行業特點和文化背景,不從企業實際出發創建企業文化,這樣的企業文化是沒有意義的,難以持續的,也不能形成文化的推動力。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腳踏實地,結合企業內外環境和管理實踐,在這些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最終形成具有特色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