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業行為規範
企業行為規範是指由目標體係和價值觀念所決定的企業經營行為和由此產生的員工所特有的工作態度和行為方式,是企業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它不僅表現為規章、製度、準則等成文的規定,更多的則表現為傳統、習慣、禁忌、時尚等不成文的行為規範。它具有政治法律所不具有的積極示範效應和強烈的感應力、約束力,並體現企業的價值觀;對企業行為規範的評價可從規章製度、職業道德、員工紀律、工作態度、工作作風、敬業精神、集體協作精神、領導方式、經營方式等方麵予以綜合考慮。
(三)企業環境
企業環境是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的一項因素。它指的是企業經營所處的極為廣闊的社會和業務環境,包括市場、競爭對手、顧客、股東、企業員工、技術、政府影響等等的狀況。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在這種環境中為了獲得成功所必須采取的全部策略的體現。筆者認為,隻有當企業文化適應企業環境時,這種文化力才是好的、有效的文化。按照這一觀點與企業經營業績相關聯的企業文化必須是與企業環境、企業經營策略相適應的文化。企業文化適應性越強,企業經營業績就越大;而企業文化適應性愈弱,企業經營業績就愈小。隻有那些對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反應敏捷並且能夠通過自身的機製和職能促進企業經營策略和行為方式進行改革,以適應經營環境的變化,並在這一適應過程中,領先於其他企業的企業文化,才能使企業的經營業績不斷增長。因此,對企業環境這一要素的評價應主要著眼於企業文化與其適應的程度,即企業文化在何種程度上能夠適應其所在的企業環境並能隨環境的改變而不斷變革。
(四)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外在的綜合體現,是社會公眾,特別是用戶、消費者對一個企業的評價和印象。企業形象不僅來自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外在事物,也出自長期為公眾所感知的、記憶的企業行為的精神特質。其具體內容包括服務態度,產品質量,企業信譽,領導形象,知名度,廠容,廠貌,技術裝備,職工的精神狀態、儀表、社會行為等,企業形象的優劣可綜合考慮以上諸因素後做出評價。
(五)企業文化網絡
企業文化網絡即企業文化傳播的載體和渠道。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由企業的廣播、電視、報刊、文件、會議(如攻關誓師會、慶功表彰會、工作總結會)、職工培訓等企業組織直接控製的“硬性”媒介手段所組成;另一類由文體活動、演講比賽、祝壽、婚慶、運動會、歡送會、節日聯歡等“軟性”傳播手段所組成。通過企業文化網絡的溝通作用,可以向企業員工表明企業文化的實質,獎勵和表彰符合企業文化的行為,建立和諧、愉快的人際環境,增進員工之間的友誼,減少衝突,加強團結,更好地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