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背景需要不同的管理對策或方式。以下簡要介紹幾項實現跨文化管理的對策:
1.有效的溝通
不論在什麼文化背景之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有效的溝通是文化融合的基本前提。同時,文化也是動態可變的,這為不同文化間的合作、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溝通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得到當地人的理解和支持,會給正在進行的項目管理帶來方便和成功。因此,實現跨文化管理,需要有意識地建立各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有形的和無形的跨文化溝通的渠道。為了有效的溝通,應采取以下一些原則:(1)確認文化差異原則。在不同的文化地域實施項目之前,應該對文化差異加以確認。首先確認哪些是剛性的東西,必須無條件遵守;哪些是不可以接受,哪些是可以通過努力達到一致的。隻有首先確認了文化差異,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實現有效溝通。(2)相互理解原則。在確認文化差異之後,重要的態度和意識就是相互理解。在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沒有所謂對與錯、先進與落後的概念,隻有符合原則和不符合原則的問題,隻有在實際工作中去驗證。(3)相互尊重原則。入鄉隨俗是文化融合中的一個重要原則。本土文化不論先進還是落後,在一定的地域內都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外來人員無論多麼優秀,也不能咄咄逼人,不能處處以自己的原則和規範行事,把自己的觀念、意識、風俗、習慣強加於人。
2.精心選擇跨文化地區的管理人員
在選擇跨文化地區高層管理人員的時候,應盡可能選擇那些素質較高、交往能力較強、對文化差異有較高敏感性的人。對低層管理人員要盡可能本土化,因為本土人員對本土文化有很深的了解,容易為員工所接受;同時,這樣做可以使本土員工獲得明顯的晉升和就業機會,具有很強的激勵和親和作用,有利於在不同文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3.以靈活的方式對待時間觀念的差異
時間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現代化進程逐漸加快了生活的節奏,改變著人們的時間觀念,因而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的時間觀念差異就顯現出來了。在不同的地區施工,應充分估計到這方麵的差異,采取靈活的方法保證工程的按時完成。在這方麵成功的案例很多。
4.學習東道國的語言
熟悉當地的法律製度及風俗習慣,要想使跨文化管理獲得成功,就要爭取到東道國的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而學習東道國的語言、了解東道國的文化和建立良好的溝通條件,是建立彼此信任、進行跨文化管理的一個良好基礎。同時,熟悉東道國的法律製度及風俗習慣也是必需的。為此,應做好以下幾方麵的工作:(1)收集、研究項目所在國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2)分析、論證、評價項目所在國的政治、法律風險;(3)建立項目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檔案;(4)組織有關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培訓;(5)了解項目所在國的風俗習慣,適應本土的具體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景做出判斷。
總之,掌握跨文化管理的藝術與技巧,是中國企業從容馳騁於國際舞台、實現成功經營的保證。跨文化管理的成功,一定會使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上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當然,中國企業較之外企,距離成功的海外經營、合適的跨文化管理人才會有更長的路要走、更多的困難要克服,但是這卻是我們不得不走的路,除此之外別無選擇。